?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鄉村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面對新形勢下新的發展命題,地方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蹄疾步穩地奮進新征程。
用好人才“蓄水池”,讓鄉村振興“活”一點。治天下唯以用人為本,其他皆枝葉事耳。推進鄉村振興,既需要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也需要善經營的“農創客”、懂技術的“田秀才”。要持續打好“鄉情牌”,抓住情感紐帶,用鄉土鄉情鄉愁尋回“鄉人”,用好山好水好生態留住“鄉人”。要念好“引才經”,通過加大政策吸引,引導人才“回家”干事創業,充分發掘村內現有的“土專家”“田秀才”“種養能手”“致富帶頭人”等鄉土人才,鼓勵在鄉村振興中創出經驗、形成亮點、干成樣板。要著力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專業化管理機制,建立健全以鄉村振興為重點的考評體系,激勵干事創業激情,讓有真本事的能人志士在鄉村振興中發光發熱。
激活科技“新引擎”,讓鄉村振興“快”一點。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迫切需要科技賦能。近年來,“互聯網+”實現農產品出村進城,手機變為“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大數據化為“新農田”,不斷催生出立體農業、觀光農業新模式,推進農業結構轉型升級。邁上新征程,一方面,要要不斷引進創新技術,推動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強化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發展的創新力、凝聚力、產業競爭力,把科技“變量”轉化為富民“增量”。另一方面,要搭建科技創新合作交流平臺,鼓勵企業、致富能人等與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加強與“科技助農”相關的科技培訓、科普講座、產業指導等科技服務,構建科技服務與鄉村振興所需對接的有效機制。
?打造產業“豐收田”,讓鄉村振興“強”一點。“產業興,百業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中最為基礎、最為關鍵的任務,直接關系著農民生活富裕與否。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壯大特色產業,促進規?;a、集約化經營、市場化管理,推動形成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動鄉村發展從“輸血”變為“造血”。要不斷延長產業鏈,大力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業等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引導大型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不斷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產地下沉、向園區集中,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統籌布局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其時已至、其局已開。只要我們把發展的眼光放得更遠、把奮斗的腳步踩得更實,堅持不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就一定能夠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共同描繪鄉村振興的大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