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許多事都會不朽,可仔細想想,卻也不過如此。
現在承認自己不再癡迷火影還是一件很舍不得的事,這感覺就像是背叛了高中的自己,那個曾經和朋友一起說會愛火影一輩子的自己。
15歲的我,高二,星期五放學回家我肯定會在電腦前追一集火影忍者。這是好幾年的習慣,這20多分鐘,我會吐槽一下op沒上一首好聽;經費不足,畫質崩得不能看;制作又拿原創來拖進度。
那時的我,會跟著動漫人物一起念“水吞”、“卡吞”,把自己整理的戰斗合集存在“最愛”的文件夾里,會在鳴人生日快到的時候去貼吧蓋生日樓,也會一邊吐槽著越來越多的嘴遁一邊給朋友安利火影。那時的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高三畢業的時候集齊全套漫畫書。
我不會忘記自來也將自己的信念寄托于鳴人,笑著沉入湖底;鳴爸鳴媽封印九尾前對尚在襁褓中鳴人的句句囑托;尼桑貼著佐助的額頭上說“對不起,佐助,這是最后一次了......”
在火影漫畫完結的那個星期三,自己的靈魂好像是被抽走了一部分。發現這么多年來每個星期三準時追更的習慣突然要抹去,也不知道下一個星期三該怎么過。
現在,不知道已經落下了多少集動漫沒有看,可以說原創篇慢慢消磨了我的耐心,但是我確實不會把火影當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床邊堆著的漫畫書已經落上了灰,自己也不會一句一個“青ぃ”循環到死。就像是拋棄了自己的信仰,拋棄了“友情”、“羈絆”,成了一個善變的人。
15歲的我堅信火影不僅僅是一部Jump熱血格斗番,其內核比表面華麗的招式深刻的多,是一種不止于喊口號打雞血的熱血,火影還用幾百話的伏筆呈現了一個宏大的世界觀。
可是當有一天我靜下心來,想把火影傳達給我的精神內核一一記錄下來。我本以為會收獲滿滿的感動,可當看到紙上稀疏的文字,才發現原來也只不過如此。我把火影的內核從熱血的戰斗、沸騰的BGM和自己充盈的情感中剝離出來,讓自己面對了曾經的信仰不再神圣的事實。
七年追番長跑,一路下來,到終點才發現自己對火影的膜拜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包裝出來的。友情、羈絆、世界觀,這些精神內核就像元宵餡,在我充盈的感情里滾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圓。青春期的暗戀也不過如此,每天偷偷的一瞥變成自己一個人的感動,日復一日,每天給一塊黑巧克力撒上一點糖霜。以為自己的每天的堅持都是愛他的表現,其實自己愛的是每天想象的那個人,那個在自己心里已經被有意無意修飾過的人,每天的情感感動的大多只是自己。
我曾一度不愿面對自己不再癡迷火影的事實,但是時間久了,會明白是自己長大了。承認這個事實就好像自己會笑著看自己曾經發過的矯情的文字,能夠淡然地面對自己轟轟烈烈、傻里傻氣的戀愛,能夠把這些當作禮物珍藏于心。
我在對的時間遇到了火影,火影是我青春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我感謝它給我的激情、熱血和感動。他,就像一位忠實的朋友,你可能走了很遠,但是回頭他就在那兒,你心里總會有個他的位置。
我不再癡迷火影,但我愛有火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