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忙忙忙,感覺累累累,但這一天里你做了哪些有效的事?接接電話,回復郵件,刷刷朋友圈,解決隨機遇到的事,一天就這么過去了。這一天里真正有效的工作時間有多少呢?
《每天最重要的兩小時》,是一本時間管理書籍,作者喬西.戴維斯博士,布朗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他的學術研究主要側重“體現認知”、情緒調節以及情緒神經學,書中給出的所有策略都有相應的科學理論和大量的研究結論做為支撐,這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書。
書中通過五個策略來讓你狀態可控,創造出每天兩小時的巔峰時刻,在這個時間里,完成最重要的工作,這種方式讓你的工作效率有明顯的提升。
策略一 在日常工作中,認清最重要的事。
1.? ? ? 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你最重要的工作,不要讓你的大腦能量一開始就被幾百個小決定消耗殆盡。
想想你自己手頭上最具創造性、最有意思的工作是什么,或者長遠看來最有益的工作是什么,然后在早晨花上一兩個小時去做它們。
2.考慮一下今天所有的待辦事項,把它們分類為“重要的”“創造性的”和“其他”。
3.試試在下午花上一個小時閱讀并回復你的電子郵件。
4.在你第二天有重要活動時,頭天晚上就提前做一些決定,不要把它們留到第二天來浪費你的心理能量。
策略二 管理你的心理能量,善用情緒與自控力。
如果你太過疲憊,或是情緒波動太大,需要迅速補充一下心理能量,不妨試一下以下三種方法:
1.? ? ? 緩慢地深呼吸一會兒,能夠有效地幫助你冷靜下來。呼吸能夠幫助你直接改變生理狀態,而情緒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生理狀態變化的體驗。
2.盡情地大笑一場。研究表明,在我們心理疲憊時,積極的情緒可以為我們“充電”。
3.短暫地打個盹兒。作者特別強調了是“短暫地”。
我喜歡閉上眼睛冥想一會兒,讓大腦更寧靜。
策略三 無須對抗分心,走神會讓你更專注。
要想專注于工作,我們需要掌握兩種技巧。第一種把分散注意力的東西拿開。
第二種就是更多地了解注意力的原理,這能夠使我們更加理性地看待分心、走神。
這兩種可能有些自相矛盾。先別忙著否定自己,看作者說:“我們需要讓自己的思緒亂飛”。是的,沒錯,別再總是強迫自己專注于工作了。
走神似乎能幫你完成最具挑戰性的任務——做出長遠計劃。偶爾開個小差對接下來的工作真的很有幫助,它可以讓你用正確的方式思考未來。
我花了兩小時看完這本書。開始告訴自己按劉主編的高效閱讀法,1個小時去完成。但看得過程中,覺得眼睛有點累,看見先生早上放在茶機上的板栗就去啃幾顆,當然眼睛還是盯著閱讀器的。接著摸摸壺里的的茶還帶著余溫,就喝一杯茶,喝茶時想今天這個茶這么黑,該是普洱吧,喝茶也要有點品位,得用個好看雅致的杯子,心情會更好。于是索性站起來,重新找個杯子洗洗,倒杯茶,品一下。完全走神了,不過喝茶時在想,閱讀這么快,走馬觀花,自己都記住了什么,停頓思考反而有助于加深記憶。大腦不是電腦,不是機器,這個分神也讓大腦間斷地得到了休息。
策略四 掌握飲食和運動的訣竅,讓自己更高效。
運用一些運動和飲食的技巧,讓自己在接下來的幾小時內表現的更棒。
身體狀況會深刻地影響到我們的精神狀況。身體和心靈之間的聯系極為緊密,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是一種情緒,而情緒不僅存在于你的大腦里,它們還與你的身體密切相關。
我曾經堅持跑步半年,女兒新到一所學校,能看出她有壓力。其實我也有壓力,不知怎么幫她,又不敢打擾她。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很反感你說什么,用她的話:“每天老師都在給我們灌各種雞湯,聽得耳朵都起繭了,喝不進別的…….”跑步能夠有效地幫我減輕焦慮,改善我的情緒,并且讓我的執行力變強。決定做什么就會說一不二地去做,腳步輕盈,精神飽滿自信。
一個精神煥發,積極向上的媽媽,一個是焦慮嘮叨的媽媽,孩子更喜歡哪個呢?
所以當你需要集中精力完成重要事項時,可以在之前的一兩個小時內運動20~40分鐘。
同樣,你也可以通過吃東西、補充水分以及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幫助自己達到良好的身體狀態,這樣,在最重要的時刻,你才會擁有更顯著的工作成效。少吃多餐、規律性地飲水、按照自己正常的咖啡因攝入量喝含咖啡因的飲品,就能幫助你達到最佳狀態。
書里說了“正常的咖啡因”,這個詞用得太精準了。先不說咖啡里的咖啡因會不會過量的問題。自己喝過很多種奶茶,其實所有的奶茶都含有咖啡因,這是曾經有一篇文也證實過,只不過是奶茶的成份中沒有標明。一天晚上7點多,喝了一杯怡豐城的奶蓋奶茶,之后一直處于興奮與高度亢奮緊張狀態。那天晚上如打了雞血一般,寫作、練習書法一直到夜里兩點,練習瑜伽冥想之后才入眠,但第二天體力大耗,傷了元氣一般,疲倦不堪。
從健康出發,最好不要喝咖啡或是按自己正常的咖啡因攝入量喝含咖啡因的飲品。
策略五 讓工作環境為你服務。
工作環境中對工作效果有影響的三大可控因素:第一是工作背景中的噪聲,第二是我們所處環境的光線,第三就是我們周圍的工作空間——桌面是清潔還是雜亂無章、能不能做擴張性的活動、是否便于我們站起身來活動一下,以及這個空間里有沒有一些能為我們加油充電的元素。
不要總想著如何用更多的工作來填滿自己的時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從而實現成效卓著的“兩小時”;調整自己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結合自己在不同時間段的效率水平、再到不同的認知任務,認真安排自己的活動和工作環境。這樣,我們就能在一兩個小時內達到自己的最佳工作狀態,完成最重要的任務。
書里的這些策略,我們可以現在就開始運用,它們一定能幫助你實現理想的“兩小時”,讓每一天都變得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