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人遠赴他鄉,我們都是為了走上人生巔峰,卻不曾想趕上了早高峰。
前段時間和小龍一起去公司附近吃午餐,小龍是我的大學同學,也是現在他所在的公司里的一位小股東。
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高新產業林立的位置,在這里有上千家公司,單單我們所在的辦公樓里就已經有至少五十家。
小龍:“很累,在這里幾乎每一天都有一家公司搬走,一家公司搬進來。我唯一的夢想是有一天能成為功,成為優秀校友回學校講座。”
與之相反,總是有些人看上去很努力,但他們的行為卻在欺騙了自己。這些人入職三五年,他們總說自己特別辛苦,而做起工作來卻總是太過敷衍。那些懈怠的人總是缺乏行動力,一邊羨慕別人升職加薪,一邊說自己沒有太大的存在感。
2。
我曾聽到林老師說過,林老師是一家德國獨資企業在中國分公司的總裁,有員工找他抱怨:“我來公司已經四五年了,她比我還晚來為什么她的工資比我還高?”林老師借著這個問題在會上跟所有的員工:“你們總是在抱怨為什么資質比她老,工資比她少,你有想過自身的問題嗎?你們有誰,有幾次陪著我在公司里加班到十二點的?有的話記得私下來找我。”
很多不思進取的人面對別人的成績總會為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安慰自己,安慰自己有些事情不必爭取,機會該來的時候總會來。你每錯過一次機會你都毫不在意,又怎么來把握自己的人生呢?
昨晚我和往常一樣每隔兩天左右的時間給家里打電話,我媽總是特別關心的對我說:“想讀書的話,記得好好讀。”我曾對我媽說:“很后悔學歷沒有高點。”但已經做出決定的事情后悔已經無法補救,就像人生錯過的每一個人,都很難在回到最初相遇的模樣。
3。
在外面會不會被人欺負?會不會因為學歷而被瞧不起?同事們會不會跟你打招呼?
如果是在以前,我總覺得老媽的話是啰嗦;但放在現在我覺得特別的溫馨。
我變得很有耐心的回答她:“不會,我和同事們同樣都是出門在外的,誰都知道對方不容易,也相處的特別好。”
媽:“大城市的競爭壓力大,如果以后覺得混不下去了,沒關系,回小縣城來也可以。”
我:“沒事兒,自己多花點時間的話,不會比別人差太多的。”
我盡量每天都早起,盡量第一個到公司(因為前天公司的鑰匙交給了我)。前天晚上,回到寢室趕忙修改一篇新聞稿,修改完成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
室友:“何必呢?寫得再好又怎樣,你就那么愛讓人夸獎嗎?你以為你會一輩子呆在一家公司嗎?”
我覺得既然做一件事情,那就盡心的去完成。即使不被夸獎,但也不至于被嫌棄。
4。
現在所處的公司特別的溫馨和愜意,上班時間特別的自由,允許你遲到,但不允許你比老板遲到(悄悄的說句“老板一般下午才來”),雖然把握了這點,但我覺得既然是上班依舊還是準點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很多人都說:“我一個人來這城市,只是為了走上人生巔峰的,不曾想,遇見了早高峰。”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體驗過,一輛公交車上每一個空隙都已經擠滿了人,每個人都生怕遲到,每個人也都想走上人生的巔峰。但卻有不少人都趕上了早高峰。
5。
中午時間老板把我們叫去開會:“你們應屆畢業生,我更希望你們可以多去自己學學公司各個方面的業務范圍,而不僅僅只是僅限于自己的工作崗位。我更希望像個老師一樣去教你們,而不是像領導一樣去壓迫你們。”
我記得有句話我印象特別的深刻:“其實每一個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有差別,那就在于每個人對于一件事情研究的深度不一樣。”老板希望我們不管是在現在的公司,還是以后去別的公司,我們都是人才。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這樣一句話:“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
但有的人似乎已經知道下一顆巧克力的味道,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和想要去的遠方。
我們心里丈量過自己的實力,也想過自己的未來,這是在他鄉。
就像是張嘉佳在《擺渡人》里說:“我們喜歡計算,又算不清楚,那就不要算了,而有條路一定是對的,那就是努力變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做自己,然后面對整片海洋的時候,你就可以創造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