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昨天講到到內容嗎?
分清真實和謠言,
在自我的生活中,更多的去追逐真實,培養自身的多元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成為自我的一棵樹,才能更好地向上進行生長,你們說對嗎?
緊跟著,咱們來說說五問的第二問――“我能感知“非共識”嗎?”
什么是“非共識”?
“非共識”與我有什么關系?
你每天早上起來上班,去還是不去,那有沒有第三種選擇呢?
學校課程安排中,刪除不必要的課或繼續存留,又或者與其它課程相結合?
職場晉升時,選擇升還是不升,又或者……?
………………
以上問題,相信我們都會遇到,但很平常的應對便是接受或者反抗,那有沒有想過第三選擇呢?
這便是上班途中聽的書籍――《第三選擇》中提給我們的問題。
第三選擇其實也涉及到創新思維,因為,如果你只你現在1和2,你就不會想到3,你說對嗎?
那這就聯系到“非共識”。“非共識”就是從脫離共識,再到創造共識,也就是創新的本質。
你想要擺脫拖延,就需要樹立第三種思維,脫離掉之前壞的想法,建立自己的目標和標準,這樣,你覺得你還會依然拖延嗎?
“非共識”,從來不反對什么,它只是把被忽略、被遺忘的東西呈現出來。
這就回答完了剛剛的兩個問題,你們再細想一下,看是否如此?
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細想,去思考,以上是,以下也一樣。
“我的時間夠用嗎?”
前幾天的分享,有提到《你一年的8760小時》,這是一年的小時數,那一生呢?有算過嗎?
當癌癥來臨時,我們才發現,時間已剩不多;
當明天就要考試時,才發現好多時間都浪費了;
當今天有升職機會,才意識到之前的時間,都沒有好好工作;
當科技逐漸成熟,才發現,原來有些不可治的,其實還有機會;
………………
這一切,終歸,都是兩個字;時間。
《百歲人生》里提出了五個挑戰問題,讀者們都該思考一下,分別是:
1.我退休了能干啥?
2.我和我的孩子怎么相處?
3.怎么重新定義婚姻?
4.職業會發生什么變化?
5.如何面對挫折?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就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很多時候,很多重要的時刻,都是被我們心中的“等”所錯失了。
所以,時間夠不夠用,關鍵就在于你如何對待它。
轉眼間,我們已回答三個問題:
1.我看得到真相嗎?
2.我們能夠感受到“非共識”嗎?
3.我的時間夠用嗎?
那到這里,捫心五問,還剩下兩個問題:
1.我的力量從哪里來?
2.時間愿意和我做朋友嗎?
我們來一一解答。
演講中,羅胖提到一個詞“信用飛輪”。
你們都用過支付寶吧?支付寶里有個信用租,信用好的有些還可以免押金,其實這就是“信用飛輪”的作用。
我們在借錢給朋友時,都是秉承一種信任的態度才借出去的,你信我,我信你,這樣一來,就形成一種圈,你說對嗎?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會涉及到“信用飛輪”,要想別人信任你,你先信任自己,要想別人都信你,你得建立自己的“信用飛輪”。
到這里,你知道了我的力量該從哪里來嗎?
最后,我們來說說“時間愿意和我做朋友嗎?”
羅胖在演講中說到一句話: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什么意思呢?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詞:堅持。
凡事只有堅持才能成就,
凡事只有堅持才能突破,
凡事只有堅持才能實現。
你說對嗎?
時間也喜歡一直堅持的你,而不是三分鐘熱度。
?所以,從2019開始,培養一種堅持的習慣,做時間的朋友吧!
文章最后,送給讀者們一個公式,去思考思考:
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復動作的平方
三天的演講內容分享,今天就結束了,歡迎閱讀后的你,留言分享你的感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