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的“三世”緣:生命的意義從來都不是為了自己

文/張巳

深悲早現茶花女,勝愿終成苦行僧,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弘一法師

李叔同

生命的厚重從來不是刻意妄為,

角色的轉換亦非朝夕暮楚,

一朵花,一片葉,

都在訴說著塵世的時光流變。

豐子愷畫作


一、留日期間——作品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這首歌曲對于學生來說最熟悉不過了,在朋友離別之際,即使相去天涯海角,一杯酒,一盞茶,一次寒暄,一首笛曲,一方傾訴,依然訴不盡這離別的友情。這首樂曲便是在中國第一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之一李叔同(就是后來的弘一法師)所填詞的《送別》。

有年冬天,大雪紛飛,當時的上海一片荒涼之態,李叔同的一位好友許幻園站在門外喊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后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連好友的家門也沒進去。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個小時,連葉子小姐多次的叫聲,仿佛也沒聽見。隨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關上門,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傳世佳作。

李叔同生于1880年正值清末,這位浙商巨賈,本應該好好地享受家庭帶給他的富裕生活,卻偏偏在1905年選擇漂洋過海,留學日本,也許是紛亂的環境使得他不甘心看到自己國家的墮落而成為具有遠大理想的人,需要向先進的資本主義尋求濟世良藥,而走上了普世救國的道路。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看來李叔同不僅不像現在所謂的某些富二代一樣到處招搖是非,卻還心系祖國,將祖國的命運與個人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這對于一個二十出頭的熱血青年來說,實屬難得。

留日期間,他著重學習西方音樂,主攻鋼琴。曾創辦中國第一部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竭力提倡音樂“琢磨道德,促社會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會教育功能,同時發表了《我的國》《隋堤柳》等多首懷國憂民的樂歌。這些樂歌充分繼承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優良傳統,大多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辭雋永秀麗,聲轍抑揚頓挫,意境深遠而富于韻味,加上他具有較為全面的中西音樂文化修養,選用的多為歐美各國的通俗名曲,曲調優美動人,清新流暢,詞曲的結合貼切順達,相得益彰,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因此,他的樂歌作品受到廣大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的喜愛,像《送別》《憶兒時》《夢》《西湖》等。

是啊,你心中一定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否則不會異國他鄉之際,發表出這么多傷感而又勵志的歌曲,字里行間都充溢著對母親,對祖國的思念,音樂也恰恰的表達出了他的所想所感。

林語堂曾說過:“李叔同是我們時代里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他不僅以其獨有的人格魅力廣交摯友,更是讓我看到了他血液里那股不羈的個性,無論友情、親情、愛情,還是自己的事業,都專注于此,正是這樣的堅韌,才成就了這樣一個奇男子。

《茶花女》劇照


二、歸國期間——教育

杭州西子湖畔的杭州高級中學,曾經涌現了一代又一代卓越的人才,悠久的歷史文脈,濃郁的藝術氣息,吸引著眾多傾慕文化的人前來駐足,這里同時又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行者李叔同執教的地方。

1910年,國內戰事連天,期間李叔同遭遇家道中落,然而這位有著強烈愛國渴望的“匹夫”卻毅然選擇回國,用自己微薄的學識來挽救這個即將崩塌的國家。他沒有讓我們失望,家庭的變故并沒有改變他的立場,反而在一向主張新式教育的他,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際,激動的抒發出自己的一腔熱血。

“皎皎昆俞,山頂月,有人長嘯。看囊底,寶刀如雪,恩仇多少?雙手裂開鼷鼠膽,寸金鑄出民權腦。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好。荊軻墓,咸陽道,聶政死,尸骸暴。盡大江東去余情還繞,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華濺作紅心草。看從今一旦好山河,英雄造。”

這使我想起了孟子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樣一個不以自己榮辱所考慮,而以國家興亡所牽動的人,必然會得到上天眷顧。中國近代音樂教育的嘗試,正是他對這個封建社會,壓迫人民的社會無聲的反擊。

李叔同

其實我們現在所應用的教育制度,都跟以李叔同為代表的第一批留洋學者的歸國有著莫大的關系。他們把現代的教育體制帶到中國,改變了以往八股取士的考試制度,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國民,讓兒童從小接受到系統的教育體系,對知識的連接和思維的擴散起到很大的幫助。

其實,教育是貫穿我們一生的東西,作為李叔同最優秀的學生中國的散文家、兒童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曾經說過:“世間的大人都為生活的瑣屑事件所迷著,都忘記人生的根本,兒童比藝術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們往往能注意大人們所不能注意的事,發現大人們所不能發現的點。所以兒童的本質是藝術的。”從中可以看出,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發育是非常重要的。李叔同在那個年代便看到了教育的本質是能夠培養國民性,能夠啟迪兒童的早期思維,也算是首開先例了。


三、出家期間——佛法

有人說:“一花一葉,孤芳致潔,昏波不染,成就慧業。如果說有一種華麗而不刺眼,鉛華洗盡,返璞歸真,歷盡世間的奢華百態仍清澈如水,那么這種人生非李叔同莫屬。總覺得,他是站在生活的最高處俯視蒼生,總覺得,它的生命有一種說不出的絢麗多姿。”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三十九歲,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當了和尚,法號弘一,從此進入了他人生的第三階段,就是豐子愷先生所說的“爬上三層樓”的階段。

我們都非常的不理解,為什么當李叔同這樣一個風度翩翩的貴公子,卻在人生的頂峰選擇棄世歸隱,在最璀璨的盛年遁入空門,終身苦行,慈悲度世,這樣的人生經歷恐怕是沒有人能夠猜測到他在決定出家之前內心的糾結與焦慮,對于李叔同的出家,正如豐子愷在《我的老師李叔同》一文中所說:“李先生放棄教育與藝術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慶的。”也許只有同根的師徒才能夠真正領會到大師的心境吧。

其實通過李叔同出家后的表現來看,我認為他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李叔同一出家即告別塵世的一切繁文縟節,之后隨著佛教典籍的問世和嘉言懿行的傳播,在宗教界聲譽日隆,一步一個腳印地步入了高僧之林。他從留學生、到藝術教育家、最后成為律宗高僧的弘一大師,其可謂“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典型。雖然我們少了一位好的老師,卻換來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師,對于中國,對于人類,都可算得上是幸事了。

“一音入耳來,萬事離心去”。《清涼》《花香》《世夢》《歸燕》等,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充分的感受到作為佛學大師,用內心的寧靜換來世間的大愛,不局限于塵世的卿卿我我,這可能才是他想要的人生,想要表達的感情。

張愛玲曾經說過:“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的圍墻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李叔同以其淵博的學識和低調的為人,征服著中國近代各個先賢學者。他是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從他的經歷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一生做人確是凡事認真而嚴肅的。他說過:“要學一樣就要像一樣,要做什么就要像什么”。

馬一浮曾有詩挽他說:“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李叔同就像是一叢菊,一片霞,一輪月。一月當空,千潭齊印,澄淆定蕩,各應其機,他的一生行誼,就是一部哲學大書,無字之經,不刊之典。他給后世留下的詩文、藝術、思想和佛典,就如藍田之玉和苧羅之紗,越是經過時間的磨礪越堅實,越是經過污水的沖刷越潔白。

“人生是一場為了告別的宴會,從李叔同到弘一法師,這其中的糾葛,是一段生命歷程的自覺與自省,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有人說:“他以慈悲喜舍悲憫渡世,而圓寂前最后的四個大字“悲欣交集”,猶如他一生深邃高潔的總結。”萬事萬物總有散場的一天,而李叔同的一生讓我們學會了生命的歷程從來都不是個人的疾苦的體現,如果不能將這種大愛放在“眾生”心里,一個人的逍遙如同褪去光燦的缽皿,一堆銹銅爛鐵而以。


歷經世事的沉淀才彰顯出智慧的神韻,看透年華的浮塵才體味出精神的寄托。

夢里我們與李叔同相會,告訴他:就算時光再怎么流變,你依然是這個塵世間最耀眼的金子。

版權標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83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47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9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8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68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17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06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39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51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62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88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07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6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55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3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一起日子久了,激情已經不在。一切,都回歸到了生活本來的面目。 但是,面對這個男人,很多時候,還是...
    自由yu閱讀 151評論 0 0
  • 我向來是喜歡一個人行動的,我覺得和人相處交流很累,特別是和不那么喜歡的人,如果非要我和他們共同出行,那我一定會得罪...
    伍衿閱讀 350評論 0 0
  • 后來,才發現所謂的曾經,所謂的愛,只不過是自己編織的一個夢,在夢中遲遲不想醒來,僅僅是這個夢符合了曾經所有的憧憬,...
    思少布丁閱讀 268評論 1 2
  • 裝無忌 家裝分期優質服務商 專題?:40°的夏天,家里怎么「弄」才能更涼快? 專題?:深圳房價連跌9個月,一線樓市...
    裝無忌閱讀 171評論 0 0
  • 01 周末一大幫好友相約去KTV唱歌,包了個大包,坐進去9個人。 中間不知道是誰點了首林志炫的《單身情歌》,突然有...
    進擊的歷史君閱讀 532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