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在老家上完了二年級那個暑假幫忙收割稻谷時意外弄傷了手指,媽媽便又一次把他帶在了身邊。我并不知道哥哥是不是和我一樣,當時上完學前班,也是深感天天上幼兒園束縛了天性,從而自主要求回老家上小學。
男孩子也許因為更好動,更調皮,更喜歡挑戰性的事情,因而適應能力更強一些。再加上他從小就是奶奶的掌中寶,當然過得比我有滋味,進入狀態更快,更順。如果他沒有意外受傷,也許就會選擇一直在老家上學。那么,我們倆的交集也許會從老家上學記說起,而非等到爸爸的公司遷到另一個城市后才開始。
就這樣,哥哥醫治好手上的傷便被媽媽留在了身邊,而我自以為解脫了,卻在老家度日如年,受盡冷風吹……
媽媽怕哥哥在城里讀書跟不上,便讓他從頭開始。這就導致了往后在新的城市里,我們同級同班的結果。
據媽媽回憶,哥哥老是不學好。經常被老師投訴作業交得不及時,頑皮搗蛋。因為寫作業不及時,經常深更半夜趴在床上快馬加鞭趕工。因為媽媽很多時候半夜起來上廁所,抬頭往樓上看總會捕捉到微弱的燈光。有好幾次爸爸實在是氣,便直接上樓,拎起哥哥就是一頓揍。后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揍出效果了。反正小夜燈慢慢地沒亮起來了,老師的投訴也沒有再有過。
那時候我們家住在一個大出租屋里,里面住著我們一家四口,還有爸爸的同事,有男生,有女生。我們是拖家帶口的,所以分了一個獨立的屋子,還有樓上一個小床位,那是哥哥專屬的小天地。其他的男生住一個屋,女生住一個屋。算起來,一個兩層帶小陽臺的屋子住了十幾口人。
這個出租屋是爸爸公司掏錢租的,有一個小廚房,卻沒有廁所。公測在五百米外,建在一個大魚池的上方。我在想,也不知道誰想出來的,就為了省水省魚飼料嗎?這魚……吃的人,作何感想?每次上廁所撲通撲通的響,魚扎堆走過來搶食。我總提心吊膽,萬一下錯腳掉下去了,那真的是不死也會埋下深深的童年陰影……
屋子最得意的設計便是陽臺,連著屋頂,斜坡式的瓦片屋頂上爬滿了霸王花。每年媽媽都會收集好些曬干,用來煲骨頭湯喝。清甜,清潤,美味極了。
這個屋子十幾口人,天天都很熱鬧。我到現在還能想起來別的哥哥姐姐逗我玩的情景。抱著我送我禮物,還有爸爸公司聚餐給我帶回來大龍蝦和龜苓膏時的激動興奮場景;最深刻的是爸爸抱著我親昵,而我說著說著睡著了的溫馨一幕;還有就是飛機每天從屋頂飛過的轟隆轟隆,震耳欲聾,每天都要經歷好幾波。看著飛機的巨大軀體從頭上掠過,既震撼又提心吊膽,深怕它砸下來,奪走我們平淡而無憂的和諧生活……
所以說,日子幸不幸福,其實和錢的多少關系不大。我們需要具備感知幸福的能力,這個能力的強弱會影響我們怎么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在我的世界里,那時候一家四口在一起,住在公租屋里,也很幸福,很快樂。因為有家,有愛又有情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