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邊遠山區或者一些貧窮的農村,父母打工,留下的都是年幼的兒童和年邁的老人。這種報道對于我們而言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這種社會貧富差距真是讓人感覺悲涼,尤其為人母之后更加看不得可憐的孩子。
? ? 記得幾年前在電視上看見一個孩子的故事讓我特別觸目驚心,真沒想到中國還有這樣的可憐人。他是一個七八歲的留守兒童,是真正的“留守”,就是真的天天一個人生活,自己一個人上學,一個人做飯,甚至連一個照顧他的老人都沒有。他吃的所謂的飯也不過是家里堆放的苞米之類無法稱之為“飯”的東西。雖然已經七八歲,但是身體非常弱小,就像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后來好像是一檔節目把他接到了城里,因為時間比較長了,我也忘了是不是湖南衛視的《變形記》了,然后應該是交換的“媽媽”給他做了雞蛋,他吃后卻肚子疼了起來。后來這個“媽媽”帶他去醫院檢查,連醫院的醫生都哭了,原因就是這個孩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以至于他的腸胃無法接受突然而來“高營養”食物。但最令我感到心酸的是,這個高營養食物不過是我們平常到很多人甚至都已經不太愛吃的“雞蛋”。我記得醫生好像說,現在這個男孩的腸胃只能接受半個雞蛋,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子吃一個雞蛋都是營養過剩得腸胃接受不了??這個故事真是讓我記憶猶新,以至于現在還無法忘懷。后來那個年輕的女醫生自己拿出了一些錢,在孩子臨走時送給了他,女醫生說,自己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如今當上了醫生,希望這個孩子也可以將來能有出息。
? ? ?但是,這個孩子要想有出息,需要比我們正常城里的哪怕貧窮一點兒的孩子都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啊?即便他努力了,又是不是會因為沒有錢而無法找到自己出息的通道?會不會因為嚴重的營養不良,導致身體對于夢想的無法支撐?
? ? 我真想知道,這個孩子現在究竟怎么樣了。
? ? 但愿這個節目可以讓他的人生軌跡能有所改變。
? ? 可即便改了,那些沒有上過節目的孩子們又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