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友跟我聊,“張文鮮,當初你還沒有斷奶,晚上誰帶娃”.我心里默默祝福這個摯友,要堅持住這個難熬的角色轉換。反正我當初,是日夜不分地干活,晚上帶娃喂奶,白天馬不停蹄工作,不到三個月從一百二十斤虐到了一百零二斤。當初縱然辛苦萬分。還是感恩,孩子健健康康,我精力有余。
主要是自己的想法與心態,我今天翻看2015年到2016年的空間日志點滴,發現記錄有個好處,能刻印某一階段的心情與感悟,還有圖片隨附,這個功能,看一路走過來,唯獨這張臉越發有所變化,不是變老,是自信。跟隨著每天吸納到的不同觀點,發現自己還是有主動選擇的能力,比如選擇堅持自己的工作,選擇每一天健身,選擇看書,付費聽高人講課,同樣10個小時工作日,不同的注意力分散,高壓的負荷,由于心態的不同,處理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態度也有不同的影響。
最近關注余世維講堂,其中一節談到教育,說中國女人自殺率特別高,占全世界50%,(比例特別嚇人,我只是參考罷了),我很坦誠講,在高中某一階段我也這樣想過自殺,好在有朋友,老師開導。老師又說,女人有三大自由,就不至于這么弱勢,~人格自由,思想自由,經濟自由。我現在回顧走過來的近三十年,后面才明白這三大自由支撐我成為自信,果敢的小女子。再沒有那么負面的想法,除非我想搞shi別人(比如我老公,開玩笑啦,我是愛他的),沒有別人搞shi我的。因為不存在了嘛,世界那么大,有啥想不開。
最近又追加了Dr.魏的育兒專欄,有一段特別讓我反思,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當小孩興沖沖帶回一樣東西,比如很破舊的橡皮筋,有些媽媽說“咦~這么臟,趕緊扔了”孩子突然就被打擊到了,其實這是孩子探索的過程,橡皮筋拉縮都是不同變化,媽媽一盆冷水,孩子變成關注到“原來媽媽不喜歡這個”。我以前小時候,也是難得作文第一名。興沖沖跟媽媽報告,媽媽只是冷冷講“生活費省著些”,我那是想取得贊賞的回復沒有了,取而代之是深深生活不容易的高壓。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需要父母的保護與觀察,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一路還很長。
保持學習的心態,每一個都可能可以成為中產階級,這是李笑來說的,他還說,很多道理很樸素,做一個樸素的人,需要特別多的生活經驗的歷練與提煉。我就想成為樸素的那一個人。不浮躁,愿意與團隊為伍。一起成長成為超級個體。
隨附三年前的我和今天的我們
三年前(這一張把我笑得前仆后仰,為了照顧孩子與工作,如此不好的形象)
三年后的我們,我們會更好,請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