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羨兄自由,兄羨弟無憂。
曾幾何時,也是盼望長大的年紀,想掙脫父母的管束,想著考試考砸了也不會被父母責罵,想著有花不完的零花錢,甚至想談一場光明正大的戀愛。
如今,仿佛小時候所想全部實現了,卻又總想回到小時候。現在的我們,父母除了叮囑我們注意安全,還會怎么管我們呢?至于考試,考砸了他們反而會安慰你,從不呵斥了。因為你開始工作,零花錢當然也不愁了,可是你卻又不敢輕易亂花,開始學著父母省吃儉用,因為你知道會有各種貸款等著你。至于戀愛嘛,總還是以結婚為目的的,早已過了牽個手都會害羞的年頭。
二十有五的年紀,一邊耽于懷念往昔,一邊又開始學著長大,學著成家立業。九十年代的孩子,總有一大把難以忘懷的童年和青春,唯有夜晚的一首首音樂能夠勾起我們對往日的回憶。第二天,又開始學著大人的樣子,男孩子學著談論古今,關心國家大事,女孩子則幻想著舉案齊眉、相夫教子的歸宿。殊不知十年前的我們還只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二十出頭的我們,案頭的書籍,或許不再是詩歌散文,而換作“七天速成某某技能”。
這個年紀的我們,正在努力學著成家,學著立業,學著開車,學著買房子,學著受委屈,學著孤獨,學著一個大人的年齡該做的事情。我們開始騰不出時間多愁善感,工作一天的乏累只能靠追劇來緩解,偶爾覺得這樣碌碌無為不是辦法,便振作起來學點東西,卻又發現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繁忙的工作下來,哪有心思去學習呢?久而久之便甘心做一條咸魚了。這還是最初的我們嗎?
我們是不是該時常想一想自己的本心是什么?想想自己想要什么?想想十年來自己丟掉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想想自己的內心還安定嗎?昔日的目標是否已經成了今日的海市蜃樓?或者說即使實現了卻早已沒有當日的那種歡喜?
十年前的快樂非常的簡單,現在的快樂還需要酒來做催化劑。因為現在的我們,除了酒桌上的開懷暢飲,還有什么契機能夠把我們聚集在一起呢?無非是天各一方罷了。君可知,長亭外古道邊的曲調是哀婉的。君又可知,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盡顯孤寂之感。誰在把酒問青天?誰又將愁心寄予明月呢?是古人,也是今人啊。東坡先生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詞,我卻唯獨鐘愛“小舟從此逝,滄海度余生”這一句,盡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