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課堂實錄
劉光月老師
一、? 看圖猜文,引出課題
1.小游戲“我出你猜”。
教師出示一些寓言故事的圖片,學生根據圖片猜寓言故事。(坐井觀天、畫蛇添足、揠苗助長、守株待兔)
2.引出新課,明確單元內容。
師:學習一篇課文首先要關注導讀頁。
生齊讀導讀頁內容。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本單元第一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3.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守”“株”“待”。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個三個生字,怎樣才能寫得正確、美觀?
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點撥,指導。重點強調“待”的書寫要點。(指導“待”字時,強調書寫橫畫較多的字時,要先考慮好這些筆畫的長短比例和距離,避免擁擠。)
4.生練習寫字,同桌互評。
5.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文本,落實通順
1.請學生簡單講講你了解的“守株待兔”這個故事。
2.師: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守株待兔》啊,與你們之前了解的在寫法上不太一樣啊。打開書第16頁,聽老師讀《守株待兔》(課件出示課文)。
3.師:與你讀過的《守株待兔》有什么不同?(引出文言文)
4.回憶上學期學習的文言文《司馬光》
師:理解文言文,要特別注意讀正確,讀好停頓。
5.出示短句,根據停頓讀一讀。
宋人/有耕者
因/釋其耒/而守株
冀/復得兔
兔/不可/復得
(重點指導讀好“因/釋其耒/而守株”)
6.指導書寫“耕”“其”。
(1)師點撥:大家看,“耕”字左邊的“耒”是古代用來耕田的一種農具,文中有一句話就提到了這種工具,是哪一句?“因釋其耒而守株”。右邊的“井”是官府劃分給農夫的方塊田。所以古代的種田人叫做耕者。
(2)課件在田字格中出示“待”“耕”“其”,學生觀察三個字的共同點,根據“待”的特點說一說如何寫好“耕”和“其”。
師:這兩個字也是橫畫較多的生字,還記得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嗎?
生:書寫橫畫較多的字時,要先考慮好這些筆畫的長短比例和距離,避免擁擠。
(3)教師課件演示指導書寫“耕”“其”,學生練寫,展示評價。
(實物投影評議,重點評價學生書寫的橫畫的長短和距離)
7.依據停頓,練讀故事。(課件出示)
守株待兔
? ?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看誰讀得通順。
(3)齊讀。
三、借助注釋,讀懂故事
1.過渡:要想讀懂課文,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借助注釋、聯系生活、借圖想象……
2.師:下面請同學們借助文中的注釋讀一讀課文,你能讀懂哪一句就和大家交流哪一句。(學生自學,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學習成果。
4.重點指導理解“走”字的意思,課件展示骨刻文“走”字的字形特點,輔助理解,引導學生由字形感受漢字的最初意義“走”即是“跑”。
5.指名借助注釋說說整個故事的大意。
四、繪本配文,詳細指導
1.過渡:了解了故事內容,我們來一起做個游戲,為連環畫配文。
2.出示第一幅圖,文中的哪句話?生讀“宋人有耕者。”
師:這是一個寓言故事,就像給大家講故事一樣,再讀這句話。
3.出示第二幅圖,觀察圖片,猜句子“田中有株。”生讀。
師:這句話在告訴大家田地里有一個樹樁,邏輯重音應該在“株”上,請試著再讀一讀……
4.出示第三幅圖,生配文:“兔走觸株,折頸而死?!?/p>
指導朗讀:
(1)教師設疑:兔走觸株,怎么就撞到樹樁上折頸而死了呢?
師:說明兔子當時跑得怎樣?
生:很快
(2)師:想象一下,野兔為什么這樣拼命地跑?
(有可能遇到了猛獸或者遇到了獵人,野兔正在逃命。)
師,誰來讀,讀出這種緊張感和危險來。
(3)小結:正是因為特殊的原因,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擇路地跑到了種田人的地里,因為要逃命,才跑得像離弦的箭一樣,才致使它一下子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而死。所以,這只野兔撞死在種田人地里的樹樁上實屬——?
預設:
生:意外
(隨機板書:意外)
(4)齊讀這句話。
5.出示第四幅圖,生配文:“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p>
(1)觀察圖畫,啟發想象。
師:認真看圖,仔細觀察這個種田人眼神和動作,展開想象,想象一下,當他白撿到一只兔子以后,心情如何?會想什么呢?會自言自語說些什么呢?
(2)創設情境,師引讀。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而且能夠結合圖畫合理地想象出圖中人物的心理活動,讓我們配合再讀這句話,加深印象。
6.出示第五幅圖,生配文:“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五、借助繪本,背誦故事
1.集中出示五幅連環畫,去掉文字提示,學生試著背誦。
(1)根據連環畫接龍背誦;
(2)根據連環畫男女生分角色背誦;
2.去掉連環畫,再背。(熟讀成誦,齊背)
六、回顧內容,引發思考
1.引導學生明白文章道理
師:為什么這件事被宋人笑?課文中哪句話可以說明?
? 生:應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他為什么被宋人恥笑?
? 生:因為他得到兔子是一次意外,可是他總想不勞而獲,有僥幸心理。
師:所以我們做事不能……(隨機板書:不要心存僥幸,妄想不勞而獲。)
2.由道理引出收獲的啟發
師:如果想再得到兔子,他應該怎么辦?正確的做法是什么?
生:認真種田,收獲后換錢去買兔子。
師:這才是正道。如果我們想得到某樣東西應該怎么辦?
生:好好學習,努力付出,將來自己用勤勞來換取。
師隨即板書:付出才有收獲
師:通過本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暢所欲言。
七、學法遷移,拓展延伸(課后作業)
1.請大家課下再讀其他寓言,說說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推薦閱讀:語文園地 “日積月累”中的九個寓言故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所講明的道理,下節課選取1—2個寓言故事與同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