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焦慮啊,看到別人干個啥成功了,就馬上要跟風。一會往東一會往西,結果忙乎了大半天,最后還是原地踏步,蹉跎了歲月?,F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要怎樣勝出?幾千年前,老子就給出了答案:
知其雄守其雌。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一是做好自己能力圈范圍內的事,發揮好自己的長處;同時注意自己的短處,不要被短處拖后腿。這樣慢慢積累下來,就能夠成事。不要拿自己的短處去拼別人的長處。有的孩子,運動天賦異稟,籃足排乒樣樣來的。做家長的覺得干體育沒出路,非得逼著去學習去考大學。這就是以短擊長,怎么可能在茫茫幾百萬考生中脫穎而出,莫不如苦練狠抓,這樣在體育上建功立業的機遇要大得多。朗朗不就是嘛,要不是他家老爺子破釜沉舟逼他學琴,而不是讓他按部就班讀書考學,哪來的今天的天才鋼琴家呢?
拿錘子的人,會把所有的問題都看成是釘子。
所以嘛,解決問題不能只用一種思維方式。要有多學科思維,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才能發現問題的本質。比如說,教學樓大門老壞,孩子們精力足火力旺,踢踹摔撞,經不起折騰。那么從物理學角度看,只能尋找更硬更強的門,從木門到鐵門,從鐵門到鋼門,結果只是損壞的時間延長。但是如果從心理學角度看,莫若換上一扇最最脆弱的玻璃門,結果可能大不一樣。
最后,人生是張只能打孔二十次的卡片,機會用一次少一次。
不要覺得年輕就是資本,瘋狂跳槽轉行尋找機遇。耐心等待,積累實力,擴大能力圈,等到有合適的機會,迅速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