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管理,我自己算比較另類的,在真正有機會去實踐之前,已經讀過德魯克、明茨伯格、高德拉特的管理書籍。對管理始終有很多的思考,如何制定目標,如何保證執行,人的作用是什么,應該做什么具體的事情;經歷了一些實踐之后,聽說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非常不錯,印證了很多已經知道并且認可的思想,所以寫下一些思考。
長期以來,我一直對提供挖機的服務一直比較好奇,大項目大工程的不太了解,這里是指小規模,個體承包式的服務;挖機服務在這個模式下,是按時間收費的,我一直在想,這種模式下,豈不是說服務提供方,非常有動力,在服務過程中提供足夠慢的服務。就像在軟件開發,加班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在我所見過的一些團隊,出現的就是,沒有衡量指標,那么做的效率越低,或者高層的架構越有問題,反而相關的人員很忙碌,而“獎金”,反而被補貼給了錯誤的、偏離目標的行為。這樣的團隊,多半是面臨很多問題,缺乏創造力而且文化比較壓抑的。那么從管理者的角度,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呢?
1 管理是責任而不是權力
在挖機服務是完全靠口碑和個體承包服務的領域,實際的情況是,時間反而是一個可用的指標。從管理學的角度,我一直對管理的理解,有一些領導力的相關實踐在里面,管理者,不是頭銜或者職位、而是組織中真正從事德魯克、明茨伯格所描述的管理工作的任何事實上的管理者。
從這個角度來說,購買服務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不是被管理者應該主動去承擔做好事情的責任,他們只是去完成管理者所安排的任務,而管理者才是真正有動力去保證自己安排的任務能夠被高效、準確的執行的人。在挖機的服務中,各種場景之下,施工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有因人而異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購買服務的人,需要自己親自或者授權信任的人,親自監督指揮服務的過程,因為節約時間,短期來看,只符合購買的人的利益,所以購買人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所以管理者不是簡單的照搬一些條文或者框架,開個會,把條文貼在墻上,然后回去等著事情自己變好,這種管理者空有管理之名;而是親自參與,承擔起為最終管理目標實施的結果負責的責任,并且努力讓目標實現。我覺得,這個應該是管理者的使命感。
2 制定目標和有效的衡量指標
時間,其實不只是在挖機服務中,很多類似的,結果難以衡量,執行過程充滿不確定性的場景下,例如軟件開發,也是比較常見的簡單衡量工具。因為本身需要衡量的指標過多,為了衡量和評估,付出的代價太大,而且需要過多的知識;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時間,可以是一個非常好的指標,在有其他目標和指標存在的情況下。
同樣的一個山地作業環境,地形本身既是作業目標,作業過程中又會反過來,影響作業難度;那么服務提供者,必須要能夠更準確的描述自己的目標,并且根據既有經驗,確定實施過程中沒有以損害自己的利益的方式進行;而施工者,表面上看,越慢越好,但是實際上如果在過程中,能夠足夠的有創造力去保證質量,那么一定存在一些步驟,更省力,更省時間、而且往往質量更好,多數場景,時間就等于質量;而高質量,就能帶來口碑,其實自己獲得同樣回報,付出的力氣就更少。
所以在管理過程中,首先需要管理者,明確自己進行某種管理活動的目標到底是什么;自己想要看到什么結果,要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那么任何的指標都是沒有意義;而目標的制定,對于管理者來說,絕對是要付出努力的。
指標的選取,同樣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這個過程是有機的,而且受目標,以及組織的資源、能力等因素的制約,它需要管理者根據實際的情況,展現自己的管理手藝,就像《給經理人的第一課》中煮蛋的例子一樣,選取合適的指標,并且根據反饋和目標的變化,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指標,并且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 自組織團隊
在敏捷軟件開發中,自組織團隊是完成任務的最佳團隊,從代碼審查和每日站會中,我覺得都能體現出德魯克所說的管理工作的特點。
代碼審查文化的建立,不能以任務的形式來強制推廣,而是要明確目標的情況下,由領導者來親自引導過程的建立,從代碼審查的目的來看,管理者才是有責任,有動力通過代碼審查過程來保證軟件質量,促進開發過程有序進行;這種責任,不可能通過被管理者來簡單代替,而管理者本身時間精力有限;這種情況下,首先,管理者需要選擇并且授權其他人,讓其他人去承擔部分責任,而這樣的授權,從系統和團隊的角度,我個人覺得需要對系統和項目的一些有效拆分,能夠讓團隊和系統以高內聚低耦合的方式去協作,這個也是康威定律所說的,軟件系統,其實是開發軟件的組織架構的體現。
然后從自組織的角度,管理者不能想當然的以任務形式,將本身是管理者的責任,分擔下去。那樣的話,不會形成自組織團隊,而是從自組織所提倡的全員負責,變成全員不負責。這個過程的實現,需要一些領導力的因素和流程,建立一種團隊文化;而文化的建立,需要有效的引導和激勵,這些都不是免費的午餐。
管理是一門手藝
管理首先是一門科學,需要多個不同學科的知識,還需要各種指標和跟蹤;同時管理更是藝術,管理是實踐活動,管理大師明茨伯格所說,管理是一門手藝,手藝就像軟件開發一樣,沒有銀彈。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掌握一些工藝;而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是不一樣的全新的開始,需要有有機的方式去實踐。只有不斷學習實踐,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知行合一的那種感覺,值得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