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263/300】《人生只有一件事》人生所有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一個人只有從頭開始“學怎么活”——學如何聽話,學如何說話,學如何贊美,學如何助人,學如何信任,學如何做小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家庭、事業和人生中遇到的難題。人生的一切都是大功課,都必須從頭學起。只有從自己的起心動念開始調整,才能逐步改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擁有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人生。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活好”;除了“活好”,人生再沒別的事。
第一部分從『我』開始學
第一章看見我自己
一、“看不見”自己
1、外面的我不夠真實,家里的我才真實。
2、家人眼中的“真我”,自己看不見,也不承認,遠交近攻的生命狀態。
二、不能“做小事”
1、“能大能小”的問題,既能做大事也能做小事。
2、眼高手低,不能小演變史:第一階段是講究分工,追求效率,培養人才;第二階段是受嬌寵,小事大家自動不讓我做,以至形成依賴,逐漸不會做小事;第三階段是把所有“小事”視為理所當然,開始不愿面對、不耐煩;第四階段則是眼中無小事,大事也做不了。
3、學做小事,改變能大不能小的局面。
三、被寵壞的中年人,有必要走出舒適圈,重新學習人生。
四、禍由“想”出,設法看到“妄想”,不再執著。
五、看到自己過去看不到的“人生劇本”,傲慢是絕癥,找到傲慢的源頭,除非你能看見它,就有機會治愈。
六、自我感覺良好時,走出舒適圈,重啟人生學習之旅,做義工,學會放下。
七、永遠不說“早就跟你說過了”,把“對”讓給別人,把空間還給別人,不僅對別人有幫助,更有益于彼此的關系。
八、分清自己的事、老天的事和別人的事。只有如何對待別人才是自己的事,是能做主的事。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誰的事,然后對老天的事和別人的事保持幽默,不當真;對自己的事,認真對待,莫放過。
九、一個做事認真的人,會先做壞的打算,然后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就是徹底的“接受”。一個對生命認真的人,也必然先全然接受真正的自己。
十、生活需要“空”和“閑”。當問自己“這樣幸福嗎”,再多問一句“這樣別人幸福嗎”。
第二章可以不一樣
1、“半成品”人生。練習“接受”,放下自我的是非好惡,“讓生命做主”。覺知?接受?臣服,三者缺一不可,缺了一個,頂多只能活出“半成品”。
2、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真心地想和你在一起、想跟你一樣。教育之道,愛與榜樣,除此無他。
3、放下評判心,臣服于發生的事,就是活在當下。
4、每個人都應為自己建立“叫停”機制。
5、愛別人,來愛自己;愛自己,來檢視和修正。沒事就要“寵自己一下”,用溺愛自己來代替真愛自己。
6、焦慮的本質:焦慮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沒有理由,人是不可能焦慮;焦慮的來源,與面對什么處境無關,只以自己的想法有關。當一個人專注于自己的清晰意圖,全力以赴行動時,焦慮毫無存在的空間。
7、真正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愿力的;愿力的修煉,就是從每件小事背后的“不愿意”開始的。通過小事,看見自己“不愿意”,把這些小小的不愿意修煉成愿意,這就是愿力修煉的關鍵所在。
8、學習→改變→成長→人生百花齊放。
第三章轉動的心念
1、把“不愿意”一個個找出來,修煉成“愿意”,實為人生一大樂事。修煉愿意,為別人容易,為自己難;大家一起容易,自己單獨難。要愿意: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2、時時刻刻用“愿意”去面對發生的每一件事,打開真心,保持覺察,自然就“愿意”。
3、放下執念,重建人與人的連接。
4、管好念頭,盡可能提醒自己,想辦法看見“自己想什么”。有情緒時問問自己剛才在想什么。
5、找回真心。“充實”度過今天,無論什么工作,全力以赴。不忘初衷。
6、走出逆境三心:慚愧心、慈悲心和感恩心。大白話就是對不起,我愛你,謝謝你。面對苦三種境界:心隨境轉,心不隨境轉,心能轉境。
7、決定要快樂。
8、人生沒有“不得不”,只有不接受和不愿意,接受了就不抱怨,愿意了就不會無奈。學會轉念。
9、戒掉好為人師,做真正為人師表。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到底是希望對人有幫助還是為了彰顯自己。
10、修個性,重在修一顆真心;修真心,要先主動覺察,這就是“自我療愈”精髓。“個性”是可以改的,人人都該改。
第二部分更好的自己
第四章自我的突破
1、突破的時機:察覺自己的不足。突破的路徑:由外而內、由內而外,最后內外相生相成。突破的進度慢到難以察覺,逐漸加速飛升。
2、提起和放下是人生兩門大功課。
3、麻煩是人生的重要線索,提醒你人生的功課沒修煉完。修煉“怕不麻煩”。拋棄“我認為”。
4、不要證明自己厲害,而要一心成全別人。今日之我是多少人成全之果。
5、人生最終圓滿,算的是總賬,不是“日益”多少,而是“日損”了多少,這才是真正“大道”——為道日損。
6、給自己打分,在跟隨中突破自己的限制,才享受到生命的喜悅。
7、讓別人的看法成為了解自己的鏡子,別人的看法有助于我們找到與人相處之道。
8、認錯是人生的必修課。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
第五章高效能人生
1、“聽"比"說”更有效能。和別人講話,一定要先聽別人怎么說,聽不明白就問,直到感覺對方已經說完了,心滿意足了,自己才開始說。
2、修無常——遇到事想辦法讓自己能過去,過去了就能放下。世間充滿無常,不斷有機會考試,為畢業做好萬全準備。
3、等待被邀請,隨時準備好發光發熱。
4、認真求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當下發生的事,而是指當事人通過不斷修正和覺察后,驀然回首時內心發出的那一句“啊,原來如此”。
5、對任何人感謝,尤其對和你過不去的人。
6、努力無極限,累了?不妨加碼試試看。人的潛能都超過了自己日常的理解。
7、向高手學習人生智慧。思維方式最重要。
第六章還在學活好
1、學“不講道理”對待親密的人。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2、學“感同身受”。學“如實”表達,學“放空傾聽”,學會隨時“不恥下問”。
3、面對發牌氣的人,接收求救信號,想辦法說他們能聽的真話。假裝好脾氣。
4、學說對不起。道歉四境界:克服個性,有錯就說“對不起”;克服自己的執著,就算自認為有理,還愿意說“對不起”;只要對方需要,隨時可以說“對不起”;人我兩忘,只為大家以后都能更好而說“對不起”。
只要對方需要,隨時可以說對不起用心聽別人說話,教孩子懂得反省和原諒也很重要。
5、學“聽話”。用心聽,不插嘴。
6、學“說話”。別人不問,不輕易說;必須說的時候只說幾句;說的時候整個人都在,而且把心放在聽者身上;說話留下很大空間,讓聽者自己去想明白;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正在做。三類:為我說,為事說,為人說。
7、學“贊美”。真正的贊美是給出靈魂當下最需要的養分贊美,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無我”。
8、學會感恩。感恩之心是生命中最強大的力量。
9、學信任。全然的信任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品質。
10、學“助人”。學“不計較”,計較讓你錯過人間的緣分。
11、學“記名字”。
第三部分修煉的智慧
第七章家庭的修煉
1、延續勤勞樸實、善解人意的“善根”。
2、真正影響我一生的只有一個人——母親。真正祖上積德,就是有個明理的母親,而且子女懂得領受。
3、做自己的貴人,能自貴者,人恒貴之。貴人三個條件:有無條件的愛,有無限的耐心,能樹立榜樣并能潛移默化。
4、只有當持續性的、出于靈魂深處、帶著愛的能量的“做”與“說"吻合時,“說”才具備真實的影響力。
5、教出好子女,不是靠資源和條件,而是靠德行。
6、把擔心時時放下,把關心時時提起,最好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不擔心,這才是值得大家一起追求的境界。
7、童蒙養正。
8、尊重父母的命運,感謝從父母那里得到的一切。孝順中的“順”,是接受、尊重和感恩。孝道傳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孝順父母,做子女的榜樣。
9、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努力成為你的樣子。
第八章職場的修煉
1、甘愿受,歡喜做。在工作中找到對自己和他人的意義所在,心真則事實,愿廣則行深。
2、離苦得樂藥方:先從事抽離,回到內在跟自己在一起,再從自己念頭中抽離,找到那個更真實而平常心的自己。
3、像孩子一樣,用童真的眼光、無所拘束的本性重新體驗世界,培養洞察力,事上練心,以假修真。愿意假戲真做,在沒樂趣中找樂趣,在沒意義中找意義。
4、人生觀: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
第九章領導的修煉
1、真正的累是心累。累的源頭在自己,把心放在事上一定累,把重心放在人上就不累了。幫助身邊的人變好,人好了,事情有人承擔了就不累了。
2、高效率利用時間,關鍵在于自律和意志力。活在當下。
3、事上練心。任何人想要大家同心,首先要自己修心,時時放下“小我”的得失心、執著心,以重心為己心。修出這樣一顆真心,所作所為,自然讓人想跟他在一起,想跟他一樣,這就是領袖的承擔。
讓自己少使用權力,多開發力量
4、開發內在,更有力量。向外,掌控;向外,覺察,人生就涇渭分明。
5、歸零是讓過去不成為負擔,反而成為滋養。歸零才是最大的突破。
6、心量大者必承擔大,承擔大者必“認錯大。有人用“都是我的錯”的態度待人處世,這就是能扛起大事的人。
7、一個真正夠棒的組織,永遠不必擔心任何人才的離去;一個真正夠棒的人才,也永遠不愁無處安身。境界最高的經營者,只有一件事可做:不斷地修正自己,讓自己的周圍充滿善緣,最終形成一個因緣聚合的大磁場。
8、居上位者的價值觀要影響其他人,必須自己內在想要的、相信的、感受的完全一致。一段良好的關系,需要空間磨合,讓人各得其所,攜手同行。帶出“愿意”的團隊,只有一個方法:你要帶頭說“我愿意”。
第十章企業的修煉
1、要創造落地生根、長長久久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頭等大事,關鍵就在“化性”兩個字上。企業必須打造一個共修的環境,形成一個讓人同頻共振的能量場。
2、把誠信、卓越和分享的精神做到極致,創新是自然的結果。
3、人生只有做。多做、少做;認真做、隨便做。通過做讓自己提升,賺到做是個人和企業的雙贏。找到心,用心去做,直到心想事成。
4、打開覺知,帶著感受,反求諸己,全然投入地面對發生的每件事、每個人。有心的企業,才能追求極致的價值,而不僅是追求極致的效率。
5、傳承這件大事唯有用心,才能以心傳心。
6、擺地攤:專注的做一件事,長期不懈的做,越做越好,做到別人都趕不上。跑江湖:出門見百種人,要別人點頭認同,才能成事。一流人才既擺過地攤又跑過江湖,境界與格局兼備,又謙虛,又有意志力。
7、企業講究效能,要重視學習。領導帶頭修以身作則。經營者最重要的修煉,讓自己成為“令人歡喜”之人。
8、企業要修“簡單”。組織的秘密就是:境隨心轉,心想事成!
? ? ? 我們每個人來的時候什么都沒有,走的時候也是什么都沒有,你所執著的那些外在的東西,注定會讓你失望。但是我們可以修到歡喜,修到開心,修到接納,修到謙虛,修到愛自己,喜歡那個自己。所有的修行的入手法門,都是把自我看破,核心是大家要能夠聽進去,這個很重要,學會聽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