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活的小小村莊里,我對外面的世界有著簡單的想象。什么是外面的世界:大山外的世界就是外面的世界。這一簡單的想象第一次被印證,是在我大概7歲的時候。那一天,我和父母在地里勞作,路上來了幾個人。這幾個人是長年生活在外的人,他們熱情地給我和父親送了一些香蕉。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種水果。對外面世界的想象在這一刻被喚醒和激活:香蕉是我們的山村里沒有的,香蕉所來自的那個地方就是外面的世界。
?
我對外面的那個廣大世界,產生了更多的想象。但那些想象極其朦朧,像空氣一樣無法被捕捉。那些想象最終像夢一樣,迷離地葬送在了一個又一個的暗夜里。
待到我的父親后來出去打工,我對世界的廣大有了更多的認識。父親在打工之前,就對我和姐姐說過:要給我們買兩本古詩書。父親果然沒有食言,待他打工回來,我和姐姐都收到了一本古詩書。我佩服于父親的神通廣大?。但那時的我也已經知道,神通廣大的父親如果在我們村里,他是無論如何不能兌現他的諾言的。只有外面的世界,才能幫助他實現自己的愿望。所以,外面的世界應該是一個廣闊而豐富的世界。
我上高中的時候,在學校里認識了來自山西各地的同學,大家說的話都不一樣?。這個廣大的世界總是不放過我。其實那個時候,說實在話的,我只想過自己的生活,不想搭理世界上的一切。但這個世界偏偏不放過你。我的老師里有好幾位來自江蘇的,他們總愛在課堂上講江蘇如何如何,并把山西和江蘇作比較;我的同學總愛在周末的時候去市里跑跑,回來就告訴我長治市里如何如何……好吧,既然這個廣大的世界不放過我,我也只好奉陪一下了。
我來到了長治市區。這個城市真大啊。?但是,也只是大而已……對啊,我對世界的廣大立馬就失去了興趣。這世界大到我沒法把握,這世界大到我看不清楚……好,你盡管大去,我知難而退,不和你玩了。
但是?,這種自卑心并不總是伴隨著我。既已生活在廣大的世界中,對其了解和喜愛只會與日俱增,也會越來越想弄明白這個世界究竟廣大在哪里。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重要的時刻。對我而言,這一重要的時刻是在十年前的一個下午。那個時刻讓我永遠地知道了世界的廣大,并且明白了這廣大于我而言的意義。十年過去了,我想把這一時刻記下來,告訴自己,讓自己永遠記住。
那是2006年暮春時節的一個下午,我獨自一人來到了長治城。我一個人登臨古跡上黨門,徘徊良久。我想要問問這見證了幾千年歷史的上黨門,這廣大的世界,于我有何干系。但它沒有回答一個少年,但它的言語沒被一個過于年輕的少年聽懂?。
?
但這個問題畢竟困惑了我很久,它是一個少年心里的隱痛,它是一個少年心中的暗疾?。我無法忍受這種煎熬,我不能總躲著這個廣大的世界對我的逼問和周旋。我想找到一個和這個廣大的世界相處的方式,而不是僅僅對它好奇,而不是僅僅對它不解……
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就這樣來到了。我離開上黨門,在街上閑走。走著走著,走到了一家書店。我翻開一本書,看到了里面的?一首詩: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沖走一團泥土
大陸就失去了一塊
如同失去一個海岬
如同朋友和自己失去家園
任何人的死亡都讓我哀傷
因為我與人類息息相關
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是在為你而鳴
那一刻,我的心頭猛地一輕,我的眼睛有些濕潤。血液的流動有些異常,一定是這樣的。我激動得要命,指甲下面隱隱生疼,直鉆心窩。我渾身的毛發,直愣愣地站立了好久,雞皮疙瘩良久方平。身心如蒙重釋,又似終得歸宿……如聞喪鐘,如聆至教。
自那之后的十年歲月,我的心里都一直裝著這廣大的世界。有的時候,偶然也會忘了,只記得自己。但這個廣大的世界,畢竟已經在我心里十年了,我很快又會想起它。
今日記述十年前的事情,不為別的,只為我自己。我要感念我生命中那一重要的時刻,一直記得這個廣大的世界?,一直記得來自那廣大世界的喪鐘和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