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是我之前刷到的那個文章里推薦的戒掉戀愛腦之第二本書,第一本是《面紗》,詳情可以翻看我之前的那篇文章。《一間自己的房間》作者是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這本書的內容是伍爾夫在女子學院的兩篇講稿,以“婦女和小說”為主題,通過對女性創(chuàng)作的歷史及現(xiàn)狀的分析,指出女人應該有勇氣有理智地去爭取獨立的經(jīng)濟力量和社會地位。一間自己的屋子,以及每年五百鎊的收入,是創(chuàng)作的基本條件。只有這樣,女人才能平靜而客觀地思考,才能不懷膽怯和怨恨地進行創(chuàng)作,從而使被歷史埋沒了的詩情得以復活。伍爾夫是英國著名女性主義作家,其筆調獨辟蹊徑,以優(yōu)美活潑的談吐娓娓道來,使這本書成為女性文學的傳世名作。
? ? ? 由于各種原因,我看書的進度實在是很慢,導致兩本書之間間隔了這么久。這本書的風格跟我以往所看到過的完全不同,它是完全以一個女性的角度,來講述女性創(chuàng)作的歷史及現(xiàn)狀。它將女性從男女情感的漩渦中拉了出來,通過一個更客觀的視角,來縱觀歷史上各個時期女性的社會角色和地位。書中講述了歷史上各個階段男女地位的不對等,導致女性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如此之艱難。
? ? ? 可是我從中卻體會到了其他的東西,我突然理解了為什么女性在親密關系中會很容易把自己處于“弱勢群體”的位置上,為什么總容易變成“受害者”,這些都是有歷史的因素在里面的。正因為一代代的女性所經(jīng)歷和沿襲下來的社會角色,社會價值觀等等決定了女性從性格的底色上就被打上了這樣或那樣的標簽。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男女在戀愛中的相處方式以及情緒差異,既有性別不同導致的生理性因素,又有在慢慢歷史長河中沿襲下來的社會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 ? 所以為什么戀愛腦大多都是女性(當然也有個別男性,在這里我們說的是大概率事情, 并不做特例分析),因為從古至今女性的主要社會角色就是在家里。做一個盡職的妻子,一個盡職的母親,似乎是不同時期對女性共同的褒獎。因此對于伴侶的選擇對于女性來說至關重要,自然選擇伴侶的戀愛過程相對女性來說也占有相當重要的比重。反觀歷史上的男性,不論古今中外,各個歷史時期還是以男權社會為主,男性幾乎占據(jù)了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社會角色。因此婚姻和家庭在男性的社會活動中并沒有占據(jù)非常大的比重,他們的絕大多數(shù)重心都會放在其主要社會角色中,權利,地位,勢力范圍似乎對各個歷史時期的男性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換句話說,沒有這些社會基礎,他也無法很好的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后代,實現(xiàn)更好的生存發(fā)展。所以這就很好理解戀愛在男性生活中的比重并沒有那么大, 或者說遠低于女性。即使同樣遭受情感上的挫折或者失敗,男性和女性對待這一時間的態(tài)度和看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 ? ? 作者在書中提到,女性如果想實現(xiàn)寫作的夢想,必須要有錢和屬于自己的房間,說的就是經(jīng)濟獨立的重要性。不論在什么年代,女性如果想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必須先實現(xiàn)經(jīng)濟獨立,唯有經(jīng)濟獨立,才能有機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依附于其他人。現(xiàn)在社會提倡男女平等,承認女性的社會地位,但是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思想不論中西方,對于女性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導致即使有些新時代的女性仍然骨子里依然是向往相夫教子的生活,期待有人能夠成為她的依靠。在這里倒不是批判這種想法不對。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權利。只不過突然想對所有戀愛腦的女孩子們說一句,可以嘗試著跳出愛情這個小圈子來放眼感受下這個世界,除了愛情之外是否有自己想要實現(xiàn)的目標或者夢想?愛情是人生中美好的一部分沒錯,但是也只是人生中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相信當你體驗了更豐富的人生之后,也許對愛情就會有了新的看法和感受。愿每一位女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一間房間和自己想實現(xiàn)的夢想,能夠有一個更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