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張岱,我們都知道課本里那個在湖心亭看雪的風雅公子,冰凍三尺的日子里,在家取暖不好嗎?偏偏張岱要頂著北風來看雪景。都說他是癡人,癡到大雪天和朋友燒酒爐賞雪喝酒,癡到明朝滅亡還不忘舊都金陵,而他癡迷的又豈是回不去的過去和美景?
他癡迷老莊之道,精小品文,工詩詞,最擅散文,喜歡聲樂古董,蒔花養鳥,沉溺于喝茶下象棋,天文地理無所不知,花費精力用較為淺顯的文言寫成四千余個文化常識段子,成為作品《夜航船》。
余秋雨在書架上擺了一本,說它是“一部許多學人查訪終身而不得的書”。可惜的是,這本書明明沒有宣傳迷信的鬼神之說,內容也都是干貨,卻在清代成了禁書,險些失傳。
好在,珍珠蒙塵依舊會有發光的一天,《夜航船》這本書就如同夜間行駛的航船,一時遭遇漩渦,險些命喪黃泉,總算是等來了風平浪靜,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1、走南闖北,沒點文化怎么成
《夜航船》這個書名大有來頭,在一艘夜間行駛的航船上,一個僧人和讀書人相遇了。
讀書人高談闊論,講的都是些僧人不知道的知識。僧人就有些惶恐,縮著腳睡覺??墒锹犞犞?,總覺得哪里不大對,就抱著潛心求學的心態問這個讀書人說:“請問你,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說:“是兩個人。”
僧人又問:“這樣的話,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答:“當然是一個人了。”
僧人聽完,原先崇敬的心情沒有了,放松地伸出了自己的腳。
過去,夜航船是常見的交通工具,船開得慢,走南闖北的人兒總是免不了要在航船上聊聊天消磨時間。這時候,肚子里沒點貨兒不成。
可是,像讀書人這般說錯話的,又會讓人覺得可笑。
天下的學問,夜航船上的最難。
航船上的人們來自各行各業,四面八方,多的是我們沒聽過的新知識。只是,有些道聽途說,完全錯誤的知識說出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夜航船》中匯總的各類知識,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給你滿滿的知識作談資。不過,《夜航船》的意義遠在談資之上。
2、懂中華文化的人,走到哪里都自帶光芒
不久前,中國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火了,信手拈來的詩詞,談笑間都是高雅風范。
疫情期間,各國之間更是互贈詩詞,“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等等,在傳達情誼的同時,展現出我們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而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雖然不需要像武亦姝那般精通,總歸還是要知道點常識,免得出了國門,像夜航船上的讀書人一樣,丟了知識分子的臉面。
《夜航船》算是中華文化的百科全書,20大類4248個文化常識,包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異獸、諸子百家、宮廷秘聞、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異……
保俶塔、雷峰塔、飛來峰、錢塘等景點的由來,趣味歷史故事,成語故事,奇門八卦等等,記住一點點,出門在外,就有了特別的文化氣場。
周敦頤曾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腦子里裝著知識的人,不僅朋友圈檔次高,人生也會更為精彩。如張岱,風趣幽默,如唐伯虎,風流倜儻。
3、小小夜航船,珍藏在書架上,更值得珍藏在心里
這本小小的《夜航船》,質量高顏值也高。
張岱寫的《夜航船》是文言文,為了普及更多的文化知識,降低理解難度,這本書是譯后白話文版本,里面的文字淺顯易懂,可以直接誦讀記憶。
夜航船的封面就是海的味道,翻開內頁,最開始見到的是精美插圖,翻開的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大千世界。
書中夾雜著小小書簽,就像夜航船的行駛,行到此處,聽說了一些見聞,插上書簽,緩緩回味。
下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帶著小小的書簽,繼續旅行。
《夜航船》版本很多,這本裝幀精美,充滿文化底蘊的是賈平凹推薦版本,書簽上是賈平凹親筆題寫的書名。讀書的時候,夾上這張書簽,就好像跟著賈平凹一起,遨游在大海之上。
這一版本的《夜航船》上下共兩冊,點擊上方商品卡片,只要三杯咖啡的錢,就能帶走夜航船上的中華文化常識。
愿讀到這本書的你我,在浩瀚的中華文化海洋中,行駛著自己的小船,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