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中,很多父母讓孩子成為愛的“包圍圈”,在很多事情上給了很多的幫助和建議,殊不知孩子更需要鼓勵,而不是建議,更需要你來陪他成長,而不是替他成長。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后,都有其獨立自主的需要。家長要由監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讓孩子擁有自我管理的權利。
當孩子們嘗試著去做各種事情,想盡各種方法來探索這個陌生的世界,這將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遇到挫折,感到沮喪,給父母們帶來諸多不便。
然而要知道,孩子的成長無人可以代替。孩子正是在一次次的嘗試(實踐)中成長起來,能力和知識也是在一次次的試錯中學到的,也能令孩子充分體驗到解決困難后的成(我)就(最)感(棒)。不放手,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優秀!
如果我們事事要管,時時要管,管得太多和太嚴,便會阻礙孩子獨立性的發揮,也不利于他鍛煉管理自我的能力,樹立主導自我的觀念。還容易引起孩子的反叛、報復、怨恨,往往會出現事與愿違的情況,這樣父母就管得更嚴,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一個孩子的發展也許就這樣被泯滅了。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學會放手,當然不是什么都不用管,我們需要做的是給予充分的鼓勵和支持,孩子能做的就盡量讓他自己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的舞臺,給自己一些放手的機會,既然我們無法陪孩子一輩子,遲早要放手的,為何不在可以放手的時候去放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