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去醫(yī)院看望了同事的老婆,看見同事的老婆頭上纏滿繃帶,毫無精氣神躺在床上的樣子,很難想象這是一位三十出頭、寶寶才兩歲的媽媽。
心里頗受震撼,一方面感慨如今的疑難雜癥越來越年輕化,這或許跟當前的飲食生活環(huán)境相關(guān);另一方面也深切感受到每一個家庭出現(xiàn)成員生病帶來的巨大負擔(dān)。
同事的老婆患的是顱內(nèi)膠質(zhì)瘤,剛做完開顱手術(shù),手術(shù)的情況還算好,結(jié)果也不差,不是惡性,但存在隨時復(fù)發(fā)的可能。
聽朋友說,患這種病很大一部分是遺傳,但聽同事講他老婆工作忙,加班是常事,即使在家休息,也經(jīng)常熬夜。
因此,心里不禁在想,患上這種病恐怕不單單是因為遺傳吧,很大一部分原因應(yīng)該是不良的生活習(xí)慣和不正確的工作方式。
02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職場上就興起了一股年輕人干工作,要舍得拼命的風(fēng)氣。
剛?cè)肼毜臅r候,就聽單位同事講過公司一名年輕的政治新星在數(shù)年之內(nèi)連升幾級的故事,這名政治新星確實有著不錯的工作能力,但說實話,在公司比他有能力的年輕同事不在少數(shù),他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主要是因為他足夠拼命。
為了公關(guān)客戶,他多次在住院的時候不聽醫(yī)生勸告,帶病工作。他的這種精神確實打動了公司,打動了公司高管,他才得以平步青云,似乎一切都值得,但日積月累的這樣拼命,恐怕是鐵打的人也會倒下。
不僅在我自己工作的單位如是,在新聞媒體上也總能聽到誰誰工作拼命獲得了升職加薪,走上了人生巔峰的事跡。
很多自媒大V還把這種風(fēng)氣寫成了成功學(xué)、寫成了社會正能量、寫成了職場人士應(yīng)該膜拜的成功指南。
以前常聽羅振宇的《羅輯思維》,羅振宇自己就講過,剛創(chuàng)業(yè)那會,每天只睡4個小時。羅振宇成功了,成功的很大原因是努力拼搏來的,是每天只睡4小時干出來的。
還有很多不勝枚舉的故事,我們很多人都只看到了他們成功的光鮮,并未瞅見背后所帶來的代價,我不相信羅振宇那段時間只睡4個小時,身體沒有任何異樣。
03
實不相瞞,我并不認同這種工作模式,也并不認同這種所謂“越努力,越幸運”工作狂。
在這種拼命干工作的模式下,我隱約感受到一種急切、一種浮躁,那是一種為了盡快取得成功的心態(tài),這是一種用年輕、用健康來換來的快速成功。
那些媒體大V宣揚的那些成功者,鮮有不加班、不熬夜的。
當然我并不是反對努力,反對拼搏,而是反對不顧一切的拼搏和努力,甚至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家庭。
我始終相信成功是有個過程的,成功應(yīng)該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過程,應(yīng)該像屠呦呦那樣奮斗二三十年,才換來科學(xué)上的認可,而不應(yīng)該像是打一劑興奮劑,就把運動員的紀錄提高幾個等級。
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就在前不久,公司安排了一次體檢,拿到體檢報告的時候,我的心情意外沉重,雖然體檢前我就意識到自己的亞健康,已經(jīng)開始每天跑步并且堅持了一個半月,但體檢結(jié)果依然不理想。
才三十不到的我,才工作七八年的我,寶寶才5個月的我,身體已經(jīng)有很多異常的地方:比如超重,比如血脂高,比如脂肪高,比如腎丐鹽沉積等等,雖然這都是些小問題,可我才三十不到啊,我還有漫長的人生路,以這個身體下滑的速度,我的未來之路如何度過呢?
細思恐極。
想起自己平時上班的時候,有時候忙起來坐在辦公電腦前大半天一動不動,有時候忙的連口水都來不及喝,也有時候連續(xù)好幾個晚上通宵達旦。
這些難道不是自己身體每況愈下的原因。
加上回到家里,不是躺著看手機就是看電視,缺乏運動的結(jié)果自然是身體健康出現(xiàn)問題了。
04
那么對于年輕人,初入職場,應(yīng)該有個什么樣的工作態(tài)度:
有個良好的心態(tài),相信一切都有過程。
當你看到現(xiàn)在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開著豪車,住著好房子,有著不錯的工作和薪水,你應(yīng)該相信你只要努力,到這個年紀你也同樣會擁有這些,你犯不著把一天當成兩天用,犯不著每天加班,犯不著熬夜通宵,更犯不著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守之不久的成功。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
要深信身體有著內(nèi)在的平衡,雖然年輕,但也不能肆意的透支,比如當下的很多年輕人拿冰冷飲當水喝,辛辣、重油隨便來,貪圖一時的快感和刺激,這也必然會給自己以后的健康帶來隱患。要遵循身體內(nèi)在的平衡和規(guī)律,就算年輕身體狀態(tài)好,但也不能承受身體不能承受的重量。
人生就像一場馬來松,贏在終點才算贏
暫時的風(fēng)光和成功不足取,要贏就要贏在終點,按照現(xiàn)在人的人均壽命,退休后尚有二三十年的人生歲月,幾乎與工作歲月同長,不能為了取得工作期的成功,就讓余下的二三十年味同嚼蠟。
總之,還是那句老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年輕的職場人士,要平衡好自己的身體負荷和工作壓力,切不可鼠目寸光,因為一時之成功而透支自己的健康。
健康永遠是那個1,沒有這個1,再高的職位、再多的金錢,那也只是0。
最后希望大家身體健康,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