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就訂閱了劉潤老師的五分鐘商學院,跟隨課程學習這么久,以前都是一直用思維導圖來記錄知識和關鍵點。后來讀了秋葉老師和萬維鋼老師的書,明白了腦圖并不適合所有類型的知識記錄。使用腦圖能夠更清晰的梳理知識脈絡,但對于學習知識、消化知識、記錄感悟來說,腦圖存在天然的不足。
首先要學會使用工具,讓工具為我所用,發揮工具的最大價值;其次是分清楚工具的使用情景,何時需要用思維導圖,何時需要寫文章記錄,什么要做摘要,什么要寫感悟。
古典、王爍、李笑來、和菜頭、羅胖等各位大咖不約而同提出寫文章的重要性,于是從今天起,重新拾筆,愿長久堅持。
扯遠了,拉回來。
這周潤總講的“離職面試”(我們暫且稱為離職面談更合適)這個話題很有啟發,身在國企六年,還從沒遇到或聽到附近朋友所在的任何一家國企說過“離職面談”這回事。
所謂離職面談,就是非常優秀的員工提出辭職后,作為管理者,與他面對面的最后一次談話。這次談話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公司做到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甚至能夠以他為鏡看到自己公司或自己團隊的不足,加以改進。
離職面談的目的:不是挽回,也不是批評,是面向未來重塑你們之間的新關系。
離職面談的運用:一次有效的離職面談,可以做到以下3件事。
第一,留不住人,就留住心。留下他的心,就是要真誠地站在他的角度著想,看看能為他的前程提供什么幫助。潤總提到,留住一個優秀人才最好的方法是不要讓他開口(提出要走),一旦他開了口,基本就無法挽回了。但即使無法挽回,依然可以幫助他做點什么。比如幫他寫一封推薦信;如果他想休息一段,可以聘用他當一段外部顧問,方便他找到下一份工作;如果他想創業,與他聊聊想法給他一些中肯的建議和可行的幫助等。總之,給他提供一些你能提供的幫助,這可以把你們從上下級變成朋友關系。
第二,人之將走,其言也真。這次優秀員工把管理者解雇了,一定要想辦法弄明白原因,問題出在哪里。上面提到的第一步如果沒做好,仍然讓辭職者感覺是上下級關系,那么他大多數情況下是人之將走,其言也善。害怕得罪你,只會說公司不錯,你也不錯,團隊也不錯,是個人原因才想要離職。但如果第一步做到位,他覺得和你是朋友,才會告訴你離職的真實原因,做到其言也真。
第三,善于提問,樂于傾聽。想要得到優秀員工的正反饋,很關鍵的一點是會問好問題。什么是好的問題?比如你問,你覺得咱們公司不好嗎,你覺得你的直屬領導哪兒有問題,你覺得誰誰誰怎么樣,這些問題都不是好問題,很難得到中肯或有效反饋。換個問法,你覺得如果你是你直屬領導這個位置,針對某某事你會怎么怎么處理,你覺得你要是走了誰能勉強接替你的崗位,你能否推薦給我幾個你覺得合適的人選。這些問題,會讓準離職者放下包袱,更有效果的回答你(前提也是第一步上下級變朋友關系要做好)。
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一定要問。第一個,如果你離開了,你手上正在處理的項目應該怎么辦?第二個,針對要離開的優秀人才,要問他,你能否最后幫我一個忙,可否在你離開的一年內不挖走我們公司的其他員工?針對第一個問題,這么問了他會覺得管理者已經基本同意讓他走,他會提供給你中肯的建議,供你參考。第二個問題,快走了的人想的更多的還是自己,一般會欣然答應你的請求。但很多優秀員工走后還會考慮挖人的問題,因此提前獲得一個君子承諾非常重要。
我所在的以及身邊人所在的國企都沒有這個環節,但學到這個知識,總有一天會被用到。除此之外,最近的工作和讀書意識到,學會問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接下來會重點研究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