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莊子內七篇》學習筆記14 達生篇(2)

故事No.5 養生的“趕小羊”原則

田開之見周威公。威公曰:“吾聞祝腎學生,吾子與祝腎遊,亦何聞焉?”
田開之曰:“開之操拔簪國以侍門庭,亦何聞於夫子!”
威公曰:“田子無讓,寡人願聞之。'”
開之曰:“聞之夫子曰:‘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威公曰:“何謂也?”
田開之曰:“魯有單豹者,嚴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有張毅者,高門縣薄,無不趨也,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內,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後者也。”
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必極。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莊子·雜篇·達生·五》

原文 翻譯
田開之見周威公。 一個叫田開之的人,去見周威公
威公曰:“吾聞祝腎學生, 周威公聽說,田開之是一個叫做祝腎的人的學生,祝腎是一個很會養生的人。
吾子與祝腎遊,亦何聞焉?” 你跟祝腎一起混那么久了,有沒有聽到什么養生的訣竅,告訴我一下。
田開之曰:“開之操拔簪國以侍門庭, 田開之就說,我只不過是拿著掃把幫忙掃地的而已。
篲:掃把。彗星就是掃把星
亦何聞於夫子!” 我是在門口掃地的,老師說什么怎么輪到我來聽呢?
威公曰:“田子無讓, 周威公就說,你不用客氣啊
寡人願聞之。 周威公是周朝的一個君王啊,就說寡人啊,結果他說寡人啊愿意聽一聽。
開之曰:“聞之夫子曰: 結果這個田開之就說,我聽過我老師祝腎說過這樣一句話
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會養生的人,其實就像放羊一樣。看到哪一只羊落后了,就揮一下鞭子,把它趕到前面去。

所以這個就是所謂的養生的趕小羊原則。如果我們真的是按照莊子所說的對自己比較誠實的話,一段時間以后都會發現,自己的人生變得相當好惡分明。也就是說,這個東西是我喜歡的,這個東西是我沒有興趣的,都會很清楚。那通常我們就會對于自己喜歡的很投入去做。

這個也沒有問題。但是通常問題是出在我們沒有興趣的那一塊。

原文 翻譯
威公曰:“何謂也?” 周威公就問他,這個看到落后的小羊就趕它一下,是什么意思?
田開之曰:“魯有單豹者, 個田開之就說,我講個故事給你聽。魯國有一個叫單豹的人,一個清修的修道者。
嚴居而水飲, 一個苦行的頭陀一樣的人,他住在山洞里面喝喝泉水,
不與民共利, 不跟人民一起去爭名逐利,人民要喜歡什么東西,最近流行什么,他都沒有興趣。所以照理說這樣是一個不沾染世俗的這些習氣,一個很超然的人
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 到了七十歲的時候,臉色還是非常粉嫩粉嫩的。
我們中國人是說女人到了三十五歲就變成黃臉婆,因為經脈氣衰,對不對。足陽明胃經之氣不足以到達臉部,臉就開始發黃了。那這個所以他代表了他內在的能量是修養得很好的。
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 可是這個人他只是內在保養的很好,外在的保護做得不是很妙。他在山里面,遇見了老虎,就被老虎吃掉了。
有張毅者, 然后他反過來講,有一個叫張毅的人
高門縣薄, 誰家的大門上面有掛一塊布的時候,就是家里頭有掛一塊布在門上就是婚喪喜宴,就是這類事情。
無不趨也, 無不趨也,就是這個人非常在意他的社交能力和人際關系的。所以誰家有什么他一定去包紅包,包白包啊,一定去串個門子。所以他的整個的人際網絡呢是打理得非常好的。像我們今天如果要選什么里長,鄉長,大概就是這種人會當選。
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 那可是怎么樣呢?可能他只注重外在世界打理得很好,可是內功修為差一些,到四十歲的時候發高燒死翹翹了
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 前面這個苦行僧一樣的人,他養的是他的內在,結果老虎吃了他的外在;
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內, 這個張毅呢,他養著他的外在世界人際關系,結果他的內在被疾病吃掉了。
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後者也。” 這兩個人都沒有趕他們那只落后的小羊的人。

那我想這樣的一個說法,在我的人生中屢屢有體驗呢。所以我也是覺得的確是如此。

就像是,好幾年前吧,有一段時間,我覺得我過得生活實在是太快樂了,每天窩在家里面讀書,什么事情都不用管,自以為是跟這個社會沒什么瓜葛,很高興啊。結果呢,電話詐騙就上當了。就是這樣的感覺其實是很糟糕,就是你太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了。因為這樣的一場傷痛,我爸媽現在都強迫我要訂報紙。你給我看報,外面的世界還是要知道一下啊。

其實我們自己很有興趣的那一塊,沒有人會想把它做壞的,都是很認真會把它經營得很好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興趣的那一塊啊,也要稍微顧一下才行。這才叫做養生。

這個趕小羊原則,我覺得還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人,包括我,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還不錯的人。所謂還不錯,就是說對于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經營的還是蠻好的,自己也還滿意。可是問題就是我們的生活里還有很大一塊是我們沒有興趣的,被我們經營得稀里嘩啦的,但我們往往不把它列入扣分。實際上那個還是需要扣分的,不然人生還是挺危險的。

原文 翻譯
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 那孔子就下一個結論:
人不能太內向,太內向,能量都聚在里面了,對外面的世界就沒有什么抵抗力了;那也不要太外向啊,太外向的話就是陽,這個陽通于這個提手旁的揚,就是你的能量都浮動不安了,都飄散了,這樣也不對。
柴立其中央”。 要柴立,就是要像一棵樹一樣。

莊子常常說,一個內心穩的人就像一顆扎根很穩的樹。要像一棵樹一樣穩穩的扎根在這兩者之間。

原文 翻譯
三者若得, 這三者層面都能顧得好好的
其名必極。 就說他的稱號一定是很高等的稱號,就是圣人至人神人之類的稱號啦。
夫畏塗者, 畏涂就是讓你害怕的道路,讓你害怕的道路在那個時代可能就是有強盜啦。就像我們好像每次看電影,都會看到紐約的某某黑巷,走在里面,就會有人拿一把槍讓你掏出錢來。這個就是畏涂啊。那這種常常有人攔路搶劫的巷子呢
十殺一人, 通常走到那個巷子里面的人呢,十個人里面會有一個人不能生還。那要怎么辦呢?
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 那經過這個比較危險的地方的時候,一定是全家人都互相警惕,一定是多帶一些人馬在身邊,就是要去那里的話找多兩個人陪,然后帶好電擊棒啊,帶好什么的,才能經過那里啊,才能去。
不亦知乎! 這不是很聰明么?

也就是說做人不用那么別扭,如果什么事情是有危險的,那你該做的防備都要做好,這樣才能夠保護你在你喜歡的事情上面繼續走下去。

不然我們常常會死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面,就是懶得花心思防備的事情。

原文 翻譯
人之所取畏者, “取畏”就是應該拿來害怕的事情,
人應該害怕的東西有什么呢
衽席之上,飲食之間; 衽席就是床鋪啦,中國人總是有一種習慣性的說法是人如果在肉體面上太不節制的話會傷身啊,對不對。
在吃東西的時候啊,那吃東西也會吃壞是不是。像我們教中醫的就常常會說,不要夏天老吃冷飲,吃了幾只月經會痛

這些直接可以害到你生命的事情,那還是要小心一些。

原文 翻譯
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如果關于性方面和飲食方面的這些種種可能會害到你的事情,你自己不好好小心的話,那也是太偏了。

想學莊子一開始大家都會變得有點偏,這邊再提出一個修正案,這些這些事情要小心一點。但是我想,這樣的一個原則如果跟其他原則搭配起來用,還是有點難度的。

故事No.6

祝宗人玄端以臨牢筴,說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汝,十日戒,三日齊,藉白茅,加汝肩尻乎彫俎之上,則汝為之乎?”為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自為謀,則茍生有軒冕之尊,死得於腞楯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為彘謀則去之,自為i謀則取之,所異彘者何也?
《莊子·雜篇·達生·六》

原文 翻譯
祝宗人玄端以臨牢筴, 祭祀的官員呢,
“玄端”,就是把衣帽穿得整整齊齊的,然后靠到這個牢柙,
“柙”字是古時候的木頭柵欄的意思,就是養豬嗎弄的豬圈,柵欄里面有豬。
說彘曰: “彘”就是豬,豬的另外一個稱呼,
他就來說服這只豬,去當這個祭拜的時候放在那么大桌子上面的豬公嗎,那他就跟他講說,
“汝奚惡死? 你為什么要怕死呢?
吾將三月?汝, 我會花三個月的時間來讓你吃好料,把你養得肥肥的。
十日戒,三日齊, 然后在殺你之前,我會齋戒沐浴十三天。
藉白茅, 在你身上披白色的草席,等于是把你放在這個白色草席上面,讓你死的時候死的漂漂亮亮的。
加汝肩尻乎 把你的肩膀,把你的屁股,
彫俎之上, 放在刻的很漂亮花紋的砧板桌面上面,就是這樣子把你分成一塊一塊的好豬肉,放在這漂亮的容器架子上面,
則汝為之乎?” 這樣子你愿不愿意干呢?
為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 如果你是站在豬的角度來想的話,那豬是寧愿就吃的很爛,然后就跟其他的豬安置在這個很爛的籠子里面算了。

因為,如果就是對一個動物來講的話,我想他能夠活下去比較要緊,而不是為了這個死之后能放在多漂亮的容器里面而去妥協這件事情。他說,這樣子,你如果替豬想一想,就知道豬寧愿不要其他,而是希望好好活下去。

原文 翻譯
自為謀, 人在為自己打算的時候,
則茍生有軒冕之尊, 如果你活著,有那個漂亮的車子,那個古時候有篷的車子是“軒”嗎,那“冕”是漂亮的帽子,就是如果能夠坐好車,穿名牌衣服,
死得於腞楯之上、 “腞楯”,就是雕刻的很漂亮的靈車
就是載你棺材的車是名牌好車的意思
聚僂之中 “聚僂”,就是棺材上面的裝飾品,
就是現在的話當然殯儀館都比較節省,都是可回收式的塑膠花之類的。就是讓你活得呢,很有派頭,那死了也很華麗。
則為之。 就會愿意去做了。
為彘謀則去之,自為i謀則取之, 為豬想,就知道不要往這方面去啊,可是為自己著想呢,就會忍不住會伸手去要這樣的人生了
所異彘者何也? 人的命和豬的命到底是哪里不一樣呢。

這是莊子講過很多遍的故事,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就是我們在生命中做出的選擇,究竟能不能幫我們養生。

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從前在交大的學長們,很多都在新竹科學園上班。學長的太太就會抱怨老公有真是不如無,公司有什么事情,立刻又沖回公司去了。家里面都冷冷清清的,工作上非常的辛勞,可是賺的錢很多。可是有命賺錢沒命花錢。太太也覺老公一天到晚沒有時間陪她也是很無聊。那這么多錢拿來干嘛,就不停的參加旅行團,出國去旅游。

我不是說工作忙碌是錯、大家應該偷懶。我覺得你學了莊子之后,有的時候就會覺得我選擇了這個工作,究竟是在提升自己的能力還是在磨損自己的能力。這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啊。如果我們選擇的生活對我們的心不是那么的健康的話,那我想就要小心一點。

我不知道我們現代人為什么要這么忙,因為我們已經是經歷過這個工業革命的那種高度文明社會了,其實很多的什么生產的東西都可以用機械可以代勞了。那么,我就覺得,如果你要過好日子的話,有一技之長,大家都可以活得很囂張,很舒服。

這種生活為什么不要。我也比較窮啊,我也覺得看到那樣子的那種非常有氣魄的店家,我也想說,對哦,在這個社會上面,如果你能夠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好的話,大概就再活得也就蠻開心的。何必去一家公司啊朝九晚六,受苦受難。

如果我們能夠學莊子的做法,真正對自己誠實再誠實,說不定我們都可以找到一些可以活得更輕松,更囂張,而且也一樣可以賺到錢的方法。

當然覺得是否辛苦還是要看人啊。如果你是很喜歡這個工作,當然就不會覺得辛苦,那多做一點你會覺得很開心。如果你是只是為錢在那里辛苦的話,那我就覺得,我們時時都有了解到一件事,我們常常是有命賺錢,沒命花錢。

如果是一只豬的話,它想要怎么樣的生活,大概就是有一口飯吃,然后其他時間就在爛泥巴里面打滾,大概這樣就好了。

故事No.7

那接下來的一個故事啊,我是有點搞不清楚他為什么要放在達生篇,因為主旨不太和達生篇啊。只是,我們姑且快快的過一下好了。

桓公田於澤,管仲御,見鬼焉。公撫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見?”對曰:“臣無所見。’
公反,誒詒為病,數日不出。齊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則自傷,鬼惡能傷公!去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
桓公曰:“然則有鬼乎?”
曰:“有。沈有履,竈有髻。戶內之煩壤,雷霆處之;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鮭蠪躍之;西北方之下者,則洗陽處之。水有罔象,丘有崒,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
公曰:“請問,委蛇之狀何如?”
皇子日:“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
桓公囅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見者也。”於是正衣冠與之坐,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莊子·雜篇·達生·五》

原文 翻譯
桓公田於澤, 齊桓公在這個湖邊打獵,
“田”就是打獵
管仲御, 幫他開車的是管仲
見鬼焉。 結果齊桓公就看到有一個鬼
公撫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見?” 齊桓公看到鬼就嚇一大跳,然后就抓著管仲的手說,這個叔叔,你看到什么?
對曰:“臣無所見。 結果管仲說沒有看到,那齊桓公也不好再頂撞啊,
公反, 他就回來以后
誒詒為病, 這個“誒詒”有很多注家都注不清楚,也不知道是唉聲嘆氣,還是神魂顛倒,神智混亂,反正就是病歪歪的樣子。
數日不出。 幾天都不能夠上朝料理國事
齊士有皇子告敖者曰: 齊國就有個官,這個皇子告敖,就跟國王講說,
“公則自傷, 你要很不對勁啊,是你自己在傷自己。
鬼惡能傷公! 鬼怎么能傷到你呢?
去忿滀之氣,散而不反, 當一個人的氣有忿滀,就是一坨這樣子沖上來,結成一坨的時候
則為不足; 人的氣因為某種驚嚇而動的時候,氣散掉了人就虛了,
上而不下, 如果氣卡在上面下不來
則使人善怒; 那人這個氣,悶到的狀態就會容易生氣

這個在中醫的世界好像是有這么一回事啦,就是人生氣會有不好的能量堆在人的肝經。肝經如果有不好的能量堆在那里的話,就會更容易生氣。更容易生氣是其中一個癥狀啦,另外因為肝經是經過人的下體的性器官,所以通常肝經有問題的人,男人會有陽痿,女人會有性冷淡之類的問題。

他這樣講,就是如果氣這樣子上來卡住,肝經悶到的話,那人會變得更容易生氣啊,醫法就是逍遙丸里面加味白芍會加很多之類的。

原文 翻譯
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如果人的氣是整個垮掉,上不到頭,那腦就虛了,記憶力就比較差了。
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 如果這個氣,卡得不高不低,剛好在胸口的話,那人就會覺得自己整個人胸口就很不舒服,他就會覺得自己生病了。

那但是呢,當這個皇子告敖跟齊桓公講了這么一套道理,就是說你不是被鬼害,你是被自己的情緒害的。

原文 翻譯
桓公曰:“然則有鬼乎?” 可是齊桓公好像也沒有聽懂,他還是繼續問到底鬼是不是存在的呢,他還是很在意他看到的東西。

那既然齊桓公這么在意他看到的東西,這個皇子告敖也不是省油的燈。就是你要跟我聊鬼,我就和你談鬼。

這個地方出現的一個成語是,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虛與委蛇”。就是你要跟我聊一個叫做“委蛇”的鬼,那我就給你一個委蛇的鬼,這樣你也就舒服了。就是一種那個時代的對付國王的溝通辦法。

原文 翻譯
曰:“有。 皇子告敖就馬上就回他,有鬼,有鬼,
沈有履,竈有髻。戶內之煩壤,雷霆處之;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鮭蠪躍之;西北方之下者,則洗陽處之。水有罔象,丘有崒,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 “沈有履”在爛泥巴里面有踩出來的腳印,在爐子里面有灶君娘娘,然后什么什么,后面有很多一大堆,反正我們今天這個莊子課也不是中國民俗學考證,就放過吧,就是這里那里都有各種不同的精靈啊,有的長得像蛤蟆有的像蜥蜴啊之類的,各有考據。我們就全部都跳過就好了。
然后呢,他就說也有野外孤魂野鬼啊,在那里飄,還有委蛇,因為齊桓公是在湖邊打獵看到鬼,他就說湖邊有委蛇這個鬼。
公曰:“請問,委蛇之狀何如?” 齊桓公就說,委蛇是長什么樣子的。
皇子日:“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 那這個皇子當然也知道怎么樣順著國王啊:委蛇的大小就像車輪一樣,他的長度就像一個車前面拉馬的那根木頭棍子一樣,然后穿著紫色衣服,戴著紅色的帽子。

其實齊桓公根本看到一瞬間只是看到一個紅紅紫紫的東西,把他講的讓他覺得越講越像啊。

原文 翻譯
其為物也, 這種鬼啊,
惡聞雷車之聲, 很怕大型交通工具的噪音。大型交通工具都是霸王做的,霸王有霸氣。所以他遇到有霸氣的交通工具就會跳起來啊,
則捧其首而立。 就會抬起頭來被你看到。
見之者殆乎霸。 能看得到、能夠把這個委蛇嚇到跳起來的人,那一定是很有霸氣的人,會成為一代霸主啊。

你看的都是吉祥物啦,最后把他轉一圈啊,看到一定能成為霸王。那這樣繞了一大圈,也不跟齊桓公爭辯他為什么會生病,只是講就說你看到吉祥物了,好東西啊。

原文 翻譯
桓公囅然而笑曰: 結果齊桓公就笑開了,
“此寡人之所見者也。” 我看到的就是這一只啊,原來是吉祥物呀,然后就沒事了
於是正衣冠與之坐, 然后就開始衣帽拉一拉然后做起來聊天
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那一天還沒過完,病就已經好了

這樣的一個故事啊,對于我這樣一個教書的人來講,非常有難度,就這個故事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呢。這個心病要用心藥醫啊,我想可能是這樣子吧。

我就覺得如果要我說的話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如果真的是一個純粹客觀的世界,那也就一切都簡單。可是問題就是我們這個世界里面在客觀之中還是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人的主觀的因素。而這些主觀因素你又不能說他對我們的生命沒有影響。我覺得最經典的例子啊,講來講去還是關于抽香煙會得肺癌的這個事情啊。

就是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家里面都會準備一個煙灰缸,因為客人來到家里要抽煙就讓客人抽。那個時代抽煙是很自然的事情。到了民國66年,就有一些西醫開始推廣說抽煙會得肺癌,所以要大家不要抽煙。然后呢,那些提倡抽煙會得肺癌的西醫,在那幾年全部都得肺癌死掉了。抽煙會得肺癌的這個說法傳開之后呢,臺灣十年之中肺癌的患者暴增了八倍。

可能香煙本來會有點毒,可是不那么毒。可是你開始讓大家都相信這個很毒之后,它就真的變得很毒了。那這個跟齊桓公見鬼是有一點像的。不抽煙的人得肺癌暴增了八倍之后好像不太能夠自圓其說了,所以就開始提倡“二手煙會比一手煙還致癌”。其實聽起來,我不是再用科學的角度來講這件事情,我會覺得說我抽煙應該吸進去應該先毒我才對,為什么吐出來反而會比較毒別人呢?吸的人沒事,吐出來讓人聞到反而會有事,這也是很奇怪。二手煙的說法傳開之后,誰家老公要抽煙,家庭主婦們一定會兇他幾聲,逼他戒了,然后再不然就是要抽煙滾到外面去抽,不要在家里面污染環境。這樣子又過了十年到今天,家庭主婦肺癌率又在大暴增之當中。然后現在的那個防癌的那種標語又說家庭主婦要小心油煙之類的。

所以我就覺得有一些事情,它有多毒,還是我們的自己的主觀的意見在贊助它的這個很毒這件事情。那這個要如何解決我不知道。

我覺得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些修正的空間啊。

就像我教中醫,為了要幫自己拉生意,說什么西藥的副作用會很多啊,很毒啊之類的。可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要吃西藥的話,你還是把它當救命仙丹比較安全一點。你越覺得它很毒,就會越吃越毒。所以還是要有一點正念的是不是。

這個要如何的調整,那我不敢講,只是生命之中很多很多我們覺得會害到我們的東西,我覺得需要反省的是,我們很清楚,那個它害到我這件事情到底是它本身有害還是我讓它害到。這件事情很要緊。

就像是最簡單的例子,你家里面有一個人很啰嗦,他每次啰嗦你都被他搞得很煩。那到底是他啰嗦這個東西很毒,還是你自己要煩?如果你真的能夠練到不會煩的話,他再怎么啰嗦也沒有關系。我們很多很多生命中覺得是和我們處于敵對關系的種種,有些是我們在借題發揮,自己在害自己。如果能夠在自己里面的這個層面轉化,不要讓它變成毒藥的話,那也就不會那么容易被毒到。

我聽過這樣一個江湖傳聞,就是那種對于生命能練得比較精的人有這樣一個說法,姑妄聽之。如果有一個人做一件事情讓你很難過的話,你在難過的時候,它是可以吸你的能量的。所以很多人年過中年啊,就專門喜歡去找店員的,因為他找店員的麻煩,然后店員難過,然后他就可以去店員那里吸能量。所以那如果那個人要讓我們難過的時候,我們能夠硬的不要難過的話,我們就可以把能量倒吸回來。

我認為有這么一個方法,就是人家要來使你難過的時候,你硬是不難過,真的做到的,從此以后那個人不太敢在你面前犯壞。因為他吸不到東西了。如果你真的不為所動的話,對方反而會去找那些對他來講比較好的獵物。那你就不是他好的獵物,他在你面前不管怎么鬧你都沒什么感覺的話,他自然而然就不會找你來鬧。就是生活之中一些解套的方法啊。

就像我,我爸媽他們很懶得罵我,并不是說我很完美,不需要他們罵,而是他們覺得罵我很沒意思,就是沒有樂趣。你知道罵人的樂趣在哪里?就是對方要很難過,你罵人才會有樂趣。所以我講一個話,把你電得心痛如絞,這樣子的話,罵人才有樂趣。那這種你不管怎么罵,都像淡淡然,笑瞇瞇,罵不動,就是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我不太清楚這篇實際上是在教我們什么,姑且就這樣子隨便講講。

故事No.8 藝道之路的進階

接下來講到養斗雞的故事,這也是莊子里面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小故事。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
十日而問:“雞可鬥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
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
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
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難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見者反走矣。”
《莊子·雜篇·達生·八》

原文 翻譯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 這個人幫國王養斗雞,
十日而問:“雞可鬥已乎?” 養了十天,國王就問說,你養這個雞訓練到可以打了么?
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 結果這個養斗雞的專家就說,這個雞現在還不行,常常擺出一副要和人打架的樣子,像好像那個黃飛鴻哦,還沒有敵人來,就在那邊啪塔一個招數就擺開那種感覺啊,就隨時要握拳跟人家拼的樣子,那這樣子不行,功力不足。
十日又問, 又訓練了十天,國王再問說可不可以啊,可不可以送去打了?
曰:“未也。猶應嚮景。” 他說它看到那個東西閃過去,有一點風吹草動的聲音的時候,它還會這樣子轉過頭這樣的斜瞟一眼,代表這個雞還在怕,它還在還會怕有敵人進攻,那這樣子功力不足。
十日又問, 又過了十天,問他說養好了沒
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 還不行呀,它還是目光炯炯的,就是看起來還是一副我很會打架的樣子,那不行。
十日又問, 又過了十天呢,再問他,
曰:“幾矣。 差不多了,
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 雖然這個雞前面有別的雞對在對它叫,它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反應了。
望之似木難矣, 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就是這邊來的。
就是這個雞達到一個淡淡然的境界了。

引用香港電影鐘無艷的說法,鐘無艷曾經說什么,離婚有三種層次嗎,是什么怒沖沖,恨綿綿,淡淡然。等到淡淡然的時候,也就是離婚離得很輕松了

原文 翻譯
其德全矣, 這個雞的打斗功夫已經完美了。
異雞無敢應,見者反走矣。 別的雞看到它根本不敢上去挑戰,看到他就掉頭就跑啊,這樣的一個狀況。

我們回到達生篇關于藝道之路的主題上。非常會讓人覺得有這種會心一笑的感覺大概就是這個故事了。就是當我們練一個什么東西,還沒有比較熟練的時候哦,就會心虛,心虛就會很怕別人看不起我,那怕別人看不起我呢,就常常需要花力氣去說服別人說我這樣是對的。

那這是很可憐的一個狀態啊,當然我們中國人有另外一個說法叫什么“半瓶醋響叮當”之類的,我就想到,我十幾年前啊,剛開始學中醫的時候,我的臺大同學,跟我修同一堂課的同學給我取個外號——herbmen,就是(藥草人)。就是你不管跟誰一開口講話,都是“中醫好,中醫妙,中醫呱呱叫”。那時候是我剛開始學的時候,醫術非常差的時候。然后等到十幾年走下來,到現在的話,我就覺得,好像比較沒有像一開始學的時候,看到誰生什么病就說你可以吃什么藥,你可以怎么樣,就比較沒有這種沖動了,就覺得比較淡淡然了。

就是反正人吶,生死有命,隨便啦,就是平常積善行德,就會遇到好醫生啦。就那種感覺就已經不是很有那種覺得自己是中醫就很要緊,或者是很需要別人承認的這樣的一種想法了。

還有就是我一開始對中國傳統的東西比較有興趣,我那個時候常常會穿唐裝出門,擺出一副我很熱愛中國傳統的那個樣子。我的衣柜里面現在依然是一大堆古裝,只是我不太會把它再穿出來。就是覺得穿的很沒勁,因為干什么擺架子,你教莊子教中醫就要穿古裝嗎,就是覺得這件事情很可笑。

就覺得一流的職業殺手應該看起來不像殺手才對,不想再擺出那個樣子,那個調調。但是我覺得,偶爾在家說到幾句話我還是會覺得很糗,就比如說有一個不太熟的人,他就跟我聊天他就說,聽你講話就知道你是教書的。我就覺得很糟糕,一定還有那個調調,就是講話的時候可能讓人家覺得我在教人,然后怎么樣,就是讓人家有那種感覺,我覺得這些都是不太好的職業病啊。教中醫就要像中醫,教莊子就要像莊子,現在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所以我就覺得這個學什么東西,真的能夠走到一個和這個技術的交情很好的時候,大概都會漸漸走到從一個很激烈的斗雞漸漸變成呆若木雞的狀態啊,那這樣一個過程還是會經驗到。那想我現在經驗到的就是,啊我和莊子這本書的交情大概一年比一年好了,對不對。那一年比一年好的感覺就是我周遭人越來越不會感覺到,我和莊子有什么私情了。

故事No.9

下面一個故事我覺得蠻可愛的,講孔子遇到一個很會游泳的人的故事。

孔子觀於呂梁,縣水三十仞 , 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鼇之所不能遊也。見一丈夫遊之,以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並流而拯之。數百步而出,被髮行歌而遊於塘下。
孔子從而問焉,曰:“吾以子為鬼,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
日:“亡,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孔子曰:“何謂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
日:“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莊子·雜篇·達生·九》

原文 翻譯
孔子觀於呂梁, 呂梁是一個觀光勝地,有個瀑布。
縣水三十仞 , 縣水,就是水這樣掛下來,
一仞是八尺
就是這樣一個高度的瀑布。瀑布沖下來,會起很多泡泡
流沫四十里, 瀑布流水很湍急,泡泡可以漂到四十里都還沒有消散的。
黿鼉魚鼇之所不能遊也。 這么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瀑布底下應該最難游泳的,那個地方的水是最激烈的。烏龜類的,魚類的東西呢,都是在那里面幾乎都是要沒頂的
見一丈夫遊之, 看到一個男的在那里游泳
以為有苦而欲死也, 孔子也是好心人啊,以為那個人心中有什么痛苦,是來自殺的
使弟子並流而拯之。 就叫他的學生,儒家的工作就是做好人啦。趕快沿著河去打撈這個人啊,想要救他。
數百步而出, 然后發現那個人在瀑布底下,掉進水里之后,到了數百步遠的地方,那個人就從水邊冒出來了。
被髮行歌而遊於塘下。 那個人披散著頭發啊,濕濕的,一邊唱歌,一邊慢慢慢慢走到比較淺的岸邊,然后才發現原來不是自殺,就是來游泳的。
孔子從而問焉, 看到有人可以這么子會游泳,實在是太強了。孔子就好學寶寶,忍不住去問了
曰:“吾以子為鬼, 我還以為你要死翹翹了
察子則人也。 仔細一看,誒你是人捏
請問,蹈水有道乎?” 在水里面這樣的玩來玩去的,這個踏水啊,有道么?
日:“亡,吾無道。 達生篇前面的標準版本都是“吾有道”,養生主也是殺一頭牛也是“有道”。可是這個人他說,沒有,我沒有道。我完全沒有什么訣竅可以跟你講
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 他說我只是這樣子而已。
與齊俱入, 齊通于肚臍的“臍”。
水的肚臍就是有漩渦的地方,
如果水有往底下卷的漩渦,那我只是順著它被它撤下去。
與汩偕出, “汨”,那個屈原跳汨羅江的“汨”是水字旁一個“日”,這里是水字旁一個曰,念“谷”,就是水涌出來的地方。

河水就是有卷下去的地方,有沖出來的部分。所以如果,這個好像是有此一說啊,說是如果在河里游泳遇到漩渦的話怎么樣,就是讓它把你拉到底,因為拉到底就會把你推出來啊。但是如果你拼命掙扎,反而會沒頂,大概有此一說啊。那這個,就被水拉進去,被水推出來。

原文 翻譯
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 我就順著這個水運行的方法,不要再加什么自己的意見。

這個說法就有點像是前面講的“因循原則”對不對,既然水是這樣流的,我們就順著它流就好了。

原文 翻譯
此吾所以蹈之也。 我游泳就是這樣子而已,就是順著來。
孔子曰:“何謂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 那孔子聽到他講說這個“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就會說這是什么意思呢(何謂)?
日:“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 這個很會游泳的人就說,我是一個出生在路面的地方的人,那我就開開心心的當一個陸地人。
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 可是我的生長環境附近都是河,既然都是河,就在那邊就游泳啊,然后就玩水啊,就是漸漸漸漸的因為環境的不同,我就產生了一個不同的生命調子啊。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到最后,我也不曉得我為什么會游泳,就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生長,就變成會游泳了。

那就只好說這是上天的安排了啊,這也不是我自己要給什么意見的。

像這樣一段的陳述,在生活之中如果要實踐的話,我覺得有它相當美好的一面。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呢,人生一路走來,經驗過各自的人生經驗,而我們能不能用一種比較正面的心情把這些這些體驗當成是我們生命的資糧——資本跟糧食。就是我們能不能對自己的整個走過的人生道路有一種友好的心情,或者是一種感謝的心情。

有些人的人生一路走過來可能經歷過很不愉快的感情創傷或家庭暴力,或者是身體的疾病,可是其實這些東西換個角度來說,也都是我們的資本。就在這個領域里面好像我們比別人更能夠了解什么,怎么去處理,這是我們可以分享的強項啊。就是在不幸里面找到自己的力量,這也是一個蠻重要的一個修行。我說修行可能太重了,就是在念頭上面可能要轉一轉,就是化悲憤為力量的一種方法。

大家各自都有各自的人生故事,如果我們回頭去看一看,說不定能找到一些覺得“我的人生這樣走來,的確是在某些層面比別人更過得有滋味一點”。那個更有滋味的部分,其實就是生命里面的一些資糧,一些資本。這樣子看待我想會感覺比較幸福一點。

故事No.10

接下來的第十段,很像是養生主篇的因循原則。

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
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滑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與!”
《莊子·雜篇·達生·十》

原文 翻譯
梓慶削木為鐻, 有個名字叫慶的木工,他削木為鐻,
鐻是古時候的一種樂器,好像是掛在一個架子上敲的有點像鐘的一個東西。
鐻成, 做好了一個鐻之后呢
見者驚猶鬼神。 真是鬼斧神工啊,怎么會有看起來怎么這么好的工藝。
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 魯國的國王就召見這個工人,問他,你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讓你的這個產品有這么動人的一個狀態出現?
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 那這個木工就回答了莊子里面的標準答案:
我只不過是個做樂器的,什么招數都沒有。
雖然,有一焉。 不過一定要講的話,那就是有這么一回事啊
臣將為鐻, 我要做這個樂器的時候
未嘗敢以耗氣也, 我一定不敢在身體狀態不夠調和的時候來動手。
必齊以靜心。 那個時代“齊”跟“齋”是同一個字。就是一開始就要齋戒,要吃的清淡,身心能夠干凈,心平氣和的
齊三日, 齋三日。就是閉關靜修,
而不敢懷慶賞爵祿; 三天之后,心里頭一定不要讓自己去想說我做出這個樂器之后,會得到多少的贊賞和報酬。

我們大部分的人也都有工作在上班的啊,上班的人會不會斤斤計較?會不會覺得說我做這個事情有什么好處?那就是說,你做一件事情要做的漂亮的話,就先不要想我做這件事情會有什么好處。

原文 翻譯
齊五日, 又這樣子靜心到第五天的時候呢
不敢懷非譽巧拙; 我的心里可以排除掉這種想法,就是我做這個事情會不會有人會說我做的好?會不會有人說我做的不好?就是人家對我的肯定或否定的這種擔心。
齊七日, 到了第七日
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 忘了我這個人是有手腳的人了。就是忽然之間覺得我四肢形體都不存在了。當我們道家說到身體不存在,就是跟身體相關的種種的周邊事物就不放在心上了
當是時也, 到了那個時候
無公朝, 我在做這件事情時候的心中再也沒有公家朝廷這種權威角色,就是我弄這個東西,會不會國王不喜歡砍我的頭呀,是不是有誰會有意見這種,再也沒有了。
其巧專而外滑消; 這個時候我所有顧忌的東西都沒有了,就是前面也講的,就是“外重者,內拙”,就是當我這些外在的世界,我所有在計較這些得失的部分,都消滅了之后呢,這個外滑就是外面亂紛紛的東西都沒有了。那我的技術就很精純沒有雜質了。
然後入山林, 然后還要怎么樣呢,要看有沒有做這個樂器的機會。什么叫機會,就是然后入山林,到山里去找木材,
觀天性; 看這個木材是不是真的適合做成這個樂器的木材。
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 我必須要看到這棵樹,它整個結構紋理,就是要變成這個樂器的,我才會動刀,幫它把里面這個樂器挖出來。
不然則已。 不然的話,齋戒沐浴很多天,到山里去找木頭,找不到合適的木頭的話,就算了,就不做了。
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與!” 這一切的事情,我都不要有任何的勉強在里面,就是什么事情當你覺得都對的時候,再動手。

如果你是今天明天就等薪水不然就會餓死的人,很難有這種感受。可是像我這種爹娘還算有錢,不急著賺錢、不會餓死的人,我就常常會去感覺這件事情。

比如說我要做一件事的話,常常會經驗到故事里面講的這種感覺,就是首先我做這件事情是我自己想做?還是為了別人給我錢?為了要討好別人,得到掌聲而做?這個要先搞清楚。然后要做也要看這個世界有沒有要我做。就比如說,我覺得有點時候我中醫那部分,我上課的稿子,印了一兩本書出來,其實有的時候也會有出版社來跟我談。可是呢我常常覺得,出版社每次跟我談,我都覺得“好了,我不要出版”。就是說他們很用力給我一些意見,或者點子,應該怎么樣怎么樣,讓我覺得,好像這不是我本來要的東西了,就算了。因為我是覺得出版社的意見,我并不是抱著敵對的態度,我自己在出版社做了20年了,就是并不是敵對,而是我覺得出版社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觀點,就是我應該如何如何改這本書,才能夠讓更多的大眾獲利。就是他告訴我說這本書應該怎么改,才有什么用的時候,我就覺得這不是我要標出的東西。就是“應該怎么改怎么用”這個自由,我覺得比我更專家的人可以講這個事情。所以就是屢屢就是遇到出版社跟我談,他們給一些善意的意見,那我就說“那不要做了。我意識到我的書原來是這么孤僻的東西。所以就,就這樣就好了。

我學莊子以來,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要陷入莊子所不贊成的那種救世情懷。就是我要做一件什么事情來幫助社會大眾,我不要那樣想。我覺得莊子里面一直讓我感覺到的就是,我自己本人能不能變成一個快樂的人,而我本人變成一個快樂的人之后,我能不能傳染到我身邊我的爸媽,或者是我其他家人,或者我的朋友,也變成快樂的人。如果這個非常核心的部分我不能做到的話,你非常悲憤的出去救世,你想要救誰呀?就是你本人都沒有這個能量的時候,你以為你能怎么樣?就是我比較警惕的是這一個。

它講到說,除非你看到這個樹的結構已經要變成一個樂器了,你才去動手雕刻它,我也覺得說真的是這樣。人生啊沒有那么多好妥協的。你妥協這個妥協那個,做出來的東西是你不要的東西的時候,那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如果我是那種拯救蒼生之后會很開心的人,那我就去努力拯救蒼生好了。問題我就不是啊,對不對。我根本搞不清楚蒼生是什么東西,我是超級孤僻的人,就是我對人沒有那么多的感情。對我來講,我的快樂是在一個學問里面鉆研,我可以得到快樂。可是什么幫助到很多其他人,這種事情我不太清楚是什么快樂。

練莊子,一直有這種感覺,就是這樣子老老實實練著練著,一年也會比一年快樂。我覺得別人要快樂,那你也拿一本莊子老老實實去練,也會一年比一年快樂。道家是講救人要讓人家不感覺到被你救。我真的覺得是這樣子,就是每個人都有充分自己救自己的能力,每個人都是要自己救自己,而不是靠外人來救你。自己怎樣一個人越活越快樂,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功課。

那莊子為什么要把這件事情限制到這么孤僻呢,我就覺得真的要誠實來看待。就是每一個人能夠快樂的事情真的不一樣。沒有辦法說是我出的一個什么主意大家都能快樂。每一個人能夠享受的人生功課是不同的。所以他說要“以天合天”,就是要看自己內在的呼喚,外面的人要坳,坳不出所以然來的。

所以這樣一種因循原則,我也是覺得無論如何,我們自己要有個底。就是像跟我比較熟的人,比如說我的朋友,或者說我的助教,我都覺得這幾年來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閉嘴”,就是不要告訴人家你應該怎么樣,就是你告訴他應該怎么樣,他不見得會覺得很幸福。如果我有那么大本領告訴你你應該怎樣做就會幸福,那就簡單,但是我沒有這么大的本領,這個很難。

那另外一點啊,如果把這段文字,純粹是以一個中國人的工藝或者美學的角度來看的話,它還有另外一層的意義。這層的意義是:我覺得日本人做的比較好一點,我們現在臺灣人比較沒有這個修養。就是日本人,對一個產品的美感,常常會講究一個說法叫“用之美”。就是什么東西啊,一個茶杯也好,一個什么東西也好,一個茶壺也好,你放在家里面,會讓你覺得很美很可愛,覺得擁有這個東西很幸福。它的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它好用,不是要有裝飾的。現在臺灣做室內裝潢的設計師,如果有一百個人,最頂級的那4個人大概沒有犯到這個問題,從第5名到第100名都有這個問題。就是當你裝潢房間的時候,你會變得有設計感。那個所謂的設計感,就是那種好像弄的很花俏,好像看起來很有設計感,可是不好用的東西。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

就是我發現,比如在一個房間里面,首先是廚房或者書房,怎么樣會讓你最后覺得你的房間充滿美感,第一個,要有所謂的動線,就是你什么東西在什么位置你拿起來是最順手的,而你拿起來最順手的那個情況啊不是設計師做什么設計可以搞出來的,而是你自己工作有自己工作的方法和習慣。那像如果我要布置我的書房的話,一定是要有什么,大量的桌面,因為我準備我的工作的時候,書是一本一本攤在桌上的。所以對我來講,有一大堆桌面可以攤書,然后我會覺得很好用。如果我得到這樣一個很好用的空間的時候,那通常啊你會得到一個副產品:就是人家到你家會覺得“哇,你家好有品位啊”。其實這個不是品位,是用之美。就是你把這個家弄到功能性非常齊全的時候,那個本身會有一個美感出來。就是好用的茶壺再丑都會很美,不好用的茶壺再美都會很丑。那廚房也是這樣子,我覺得廚房就要看你平常常不常下廚。如果你根本不下廚,那廚房就打掉當儲藏間算了,對不對。那還有就是我的房子啊,我住的家里面,通常最大的問題是客廳,因為我常常覺得客廳是形同虛設,因為我沒有客人。就是為什么要把家里面最好一個空間,最大的坪數然后放在等著不會來的人。我到后來我處理房子第一件事情就是消滅客廳。就是客廳要放一塊塊的桌面,當做我的工作間,最好的空間拿來工作專用。然后那我再看說,我的生活里面到底有多少時間是、看電視的。就是我不是很愛看電視的人,那這樣子的話,那電視就留給一個最爛的角落,然后我就覺得我的家真有品味,而且人家來我家也會傻傻的覺得我很有品味,這就是妙處。

就是你一旦這個所有物質都是在實用價值上達到一個頂點的時候啊,那就會很好,就會看起來很帥氣。那如果你不能達到這種帥氣,而你去找一個什么100名里面排名第5到第100名后的設計師,來幫你設計房子的話,你會陷入悲劇,你的房子會充滿那種很奇怪的顏色的搭配,或者是很奇怪的餐桌。然后你的客人第一次來的時候,都會說“哇,好炫,好有設計感。”但是你在里面住得難過的要命。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在你家里面你的能量不能運轉如意,很痛苦。

所以就變成在設計的領域走到盡頭就會出現一句話“不會設計的設計才是最好的設計”。現在為了設計而設計,其實都已經落于下層了,就是沒有辦法到達一個他上面講的這個“見者驚猶鬼神”的地步。那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怎么看書,你就要想——我平常,就像我在淡水的那個家,因為那時候我處理資料很多,所以我書房的燈飾有好幾盞炫亮的燈,因為我可能在這邊看書,在那邊看書。所以我的采光是照我所需要的方法來安排的,那這樣我用起來才舒服。

故事No.11 熱情最忌諱完全燃燒

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人鉤百而反。
顏闔遇之,入見曰:“稷之馬將敗。”公密固而不應。
少焉,果敢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
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
《莊子·雜篇·達生·十一》

原文 翻譯
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東野稷他是很會騎馬的專家
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 他拉著這個馬,前進后退轉一圈,好像用尺和圓規畫出來的一樣。就這個整個線條,活的馬可以轉得像圓規畫出來的一樣圓
莊公以為文弗過也, 魯莊公以為畫圖的人都沒有你畫得這么整齊,就覺得很好
使人鉤百而反。 讓他再打一百個圈圈,再表揚一百個圈圈啊。
顏闔遇之, 然后顏闔就進來了。
顏闔在下一篇《人間世》篇會出現。
入見曰:“稷之馬將敗。” 看到這個莊公叫人打一百個圈圈,顏闔就說,這個人的馬恐怕要出事了,可能就是要摔跤或怎樣。
公密固而不應。 魯莊公聽了可能有點心虛,就嘴巴就閉起來不講話
少焉,果敢而反。 過了一下,果然那個人就摔馬了。
公曰:“子何以知之?” 莊公就說你怎么知道這個人會摔馬?
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 顏闔就說,那個馬這樣子搞會累的。累了你還逼它繼續表演,那這樣子它撐不住了。

那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生活里面有什么樣的實踐意義呢?

我覺得很重要,就是我們有熱情往某個方向發展是不錯啦,但是我個人的意見就是,熱情最忌諱完全燃燒。熱情是非常需要冷血規劃的一樣的東西。

什么叫做忌諱完全燃燒?就是類似“今天起我要發奮減肥呀!”發奮減肥的人會怎樣?就是硬逼自己吃的非常清淡,然后每天要跑步多少公里,然后上健身房跳什么大班課,有氧舞蹈,然后撐到兩個禮拜受不了了,再吃回去。又吃回原來的肥肉去了。

我們做什么事情,要有最后的結果。那個結果如果是真的是要到達我們的原來的目標,我覺得必須要很冷靜的去配速。就是我到底怎么樣可以花最少的力氣達到我們的目標,而不是在那邊亂燃燒一通,讓自己好像自我亢奮。那個自我亢奮,其實是在這個修道之路求道之路上面啊,不要說求道,藝道之路上面是非常不適合的。

當然我自己要舉個例子還是比較是中醫這一塊。中醫誰也知道不是兩三個月可以達成的,就是慢慢學就好。我之前有開了個中醫課,其實上是為了我自己讀書,有學生來捧場那是另外有賺到。那個為了自己要讀書而開的中醫課叫傷寒論慢慢教,就是傷寒雜病論這本書有幾百條,我就每個禮拜就讀個幾條,然后好好把這幾條相關的書都查好,然后跟同學報告一下。然后下個禮拜再讀兩條,然后就查好資料再報告一下。這樣子做結果怎樣?結果進步得非常合乎我意。就是你每個禮拜只要讀幾條,這個東西有點像從前有一位太極拳高手叫鄭曼青先生,他好像自己演講,講到太極拳他就說練拳這個東西哦,就好像是每天放一張紙上去,就是你每天漲的功力都是薄到看不出來的一張紙,可是你每天練一練,每天放一張紙,你一年兩年后你放的紙已經有這么厚,可以拿來打人了。就是這樣一種做法,就是每日一張紙的做法,我覺得是非常好駕馭的。因為中醫這個東西你真的沒有什么好拼的。就是你花一個月什么什么,拼命讀拼命讀,你也生不到那么多病啊,也遇不到這么多病人啊,就是也沒有練的機會,是不是。就是這樣慢慢來,單身配速配得很安穩。這三年中,每個禮拜處理一點點,每個禮拜處理一點點,那三年,等三年回頭再看,覺得針對醫術實在比三年前好太多了。

我覺得人容易在有一點不安的時候非常喜歡用拼命奮發來虐待自己,把自己跟這個東西的感情搞差。就是比如說,我偶爾在教中醫的時候,會遇到那種學生就是很急著要出來濟世救人,于是他很想兩個月內就中醫大成了。我說不要這樣搞,就是兩個月要中醫大成,你會讀得太辛苦,你會把你跟中醫之間的感情挑撥離間到很壞。到最后你會覺得這是一個很讓你討厭的東西。

像我在臺大的時候,每個科系的老師都在抱怨同一件事情:中文系的老師在抱怨中文系的學生不愛中文,日文系的老師在抱怨中文系的學生不愛日文。為什么會這樣子?因為啊,你本來對這個東西有一滴滴興趣就好了,每天從早到晚都在讀日文,你也要翻臉呀。人吃太多會噎到。結果到后來,英文系讀了四年跟英文的感情差得不得了,中文系讀了四年跟中文的感情差得不得了。就是大部分的學生到后來就是這樣子,就是感情搞壞了。

那如何做好一個配速的這個事情啊?

我會覺得,真正會的人,是不會把事情搞難掉的人。我覺得我在學中醫也是這種感覺。就是我覺得為什么要這么拼,就是每個禮拜處理這幾條就好了。這要會配速,速度配到你三年之內把該讀的這本書都讀完,這樣就很好了,不要那么拼。就是各個領域的訓練其實都要了解一件事情,用功日本人叫“勉強”,就是沒人喜歡這個事情,都是很難過的。就像我覺得我雖然很喜歡中醫,你硬要我讀書,我也會很累,也會很不喜歡的。但是這種時候,你就要盡量讓這個“勉強”的部分降到最低。就是不要虐待自己。

比如說練肌肉其實還有很多花招,可以有很多花招,但是我真正聽過一些很成功的人講的事情,我會覺得“啊,那么簡單啊。”就比如說,我們中醫班的大方助教,他剛來的時候很瘦弱的,那現在很大,很塊頭的一個人。那他是怎么樣讓自己變塊頭的,關鍵就是我曾經教他一件事情——我自己都很懶得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中醫說是這個地方有個穴道叫大包穴,有一句俗話叫“肉會大包”,就是人的肉啊。如果你常常摸一摸大包,它會刺激你的身體把該送到哪里去的營養送到該去的地方。那大方助教呢他就,我這么講反正也無所謂,就隨便吃完飯隨便摸一摸嘛,左邊摸幾下,右邊摸幾下,就每頓飯吃完就這樣摸一摸。那三年下來,真的肉變得多很多。

女生要減肥要摸別的啊,然后我有一次有個學中醫的朋友,也是看到她,誒怎么瘦了一大圈?她說很簡單啊,敲膽經啊,大腿這邊側面這樣敲一敲。我說就這樣?她說就這樣。敲膽經三個月瘦一大圈。盈盈說他沒有瘦啊,有人沒效?我意思是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這么辛苦的成功。就是揉大包穴,真的是不花力氣啊,真的很輕松,吃晚飯就像猴子抓癢一樣,就這樣摸一摸就摸完了,對不對。可是你真的三年下來真的很長肉哦。當然敲膽經我是有點懷疑啊,因為我曾經有個中醫的前輩友以前也說,人的十二經絡如果都不通的話,你光通敲膽經一小段有什么用。也有道理。我是覺得很多事情不用把它搞難。

因為我是那種超級不愛運動的人,所以那種怎樣可以讓你身材變健美的藥,我是開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了,幾乎是呼吸就可以維持生態的狀態。這個比如說什么,像我中醫班的同學,如果要練健身來講的話,如果要做運動,要肌肉長的大塊點的話,就是什么小建中湯也可以啊,真武湯也可以。小建中湯那這是以男生來說,女生是要苗條,對不對。那肌肉要長得,就是說真武湯長出來的肌肉比較有棱有角的,小建中湯比較圓形的,然后如果你是要做有氧運動的話,那你做之前最好吃一點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再搭配一點生脈散,這樣子的話,你原來做15分鐘就喘得要死的,你可以做半個鐘頭都覺得不太累啊,這樣子。然后,還有什么,女生的話要看是水肥還是肉肥。水肥的減肥法我不太喜歡講,要去水肥的真武湯,它的破功的可能性太高。就是你喝到一點冷東西,它的效果就會很差。那肉肥的話——就是肉不是泡泡的,而是很扎實的——那那個是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姜附子再加點阿膠大棗。那個是吃一段時間之后,一些肉的部分就會被燃燒掉,就會看起來太塊的女生就會吃起來會變苗條之類的。

還有,像我現在如果要說練肌肉,男生要練肌肉的話,我有一個唐代千金方的里面的方子,靈飛散很強。就是那個靈飛散他是說吃了之后走路會變快哦。那個方子是用什么云母石,菊花這些藥,然后整個請藥局打成粉回來,然后你用新鮮的天門冬榨汁,去蒸那個藥粉,和小米一起蒸熟,然后再送到藥局去烘干成粉,然后每天吃一小勺就可以了。那那個的話你幾乎不用怎么動,就是你只要有一點動就會長肌肉。就是那種超級強壯藥,不過現在新鮮的天門冬已經斷貨了。

我就覺得實在是有很多省力的方法,那我省力的方法已經開發了這么多了,最后是一個,我依然是個肯運動的人,所以還是在我身上沒有用。可是但是在這個過程里面,我還是可以了解到,很多事情真的不必把它搞難掉。就是簡單就是好,簡單比較容易上手。因為我自己有在教語言,教日文,英文什么的,那我也覺得我們的一些教育好像把東西搞得太煩了。就像我教日文我就覺得,我就稍微發現我有發展一些方法就是讓學生學得比較輕松,就像是有一些老師,他教日文會教一些會話,對不對,然后哪會話課會讓你背,可是我過去學日文的經驗是,背那些日常會話其實是非常難背的。因為你沒有和日本人相處,如果你和日本人相處,你說“不用客氣,不用倒茶給我”幾分鐘你就學會了。可是你沒有相處的話,背起來非常難的。那我就覺得這樣子的話,要怎么樣置換這個背書這件事情。后來,我教日本都是教流行歌嗎,如果你聽一聽愛唱,唱一唱就會背了。一首流行歌的歌詞,比你被那個會話要多。可是實際上很容易就背起來了。然后你就一直被了很多生字了。那我有個朋友他教英文的,他就用我的這個方法去教小朋友英文,他就唱歌啊什么的,然后就發現小朋友英文就進步得很快,就不必那樣子死背那么多東西,就很容易能學起來。

那還有就是像我自己在教中文——因為我是教莊子——我就覺得,從前教小朋友莊子的經驗就是,一個中文能力很差的小朋友,莊子這樣笑瞇瞇讀過來,他也能變得文言文看得很順。因為莊子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文言文,所以你看了莊子以后,看其他的文言文都會變得像白話文一樣很容易。可是我們現在小朋友在國中,老師教文言文那種教法,我真的覺得教起來還蠻痛苦的,小孩子一定在背這個是什么詞,然后那個是什么詞,這樣子搞文法,這樣搞來搞去。其實那對我來講都覺得太辛苦了,就是你直接把莊子拿來,這樣從頭讀到尾,其實很多該會的就會了。也不用花那么多力氣這樣子,去拆解這么復雜的文法,然后讓小朋友增加那么多負擔。以我教語文的經驗來說,我就覺得,現在的兒童的語文教育有一些也是教的太辛苦,讓學的人太辛苦了。變成他還沒有學會以前,就對這個東西已經失去感情了。在這個部分我們還是要稍微有點反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