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是很多人的夢想,我想它之所以稱為夢想,說明很難實現,現實也的確如此。
前兩天北京出差,跟機關一位何姓朋友聊天,他是兩年前從南京調去北京的,當時賣了南京的兩套房,在北京買了一套170多平的房子,總價1000多萬。
雖然在北京有房有車,但是他說生活并不輕松,主要是兩個孩子花銷大,兩口子的工資基本能維持平時的生活,但感覺離財務自由還很遠。
當時我就在感慨,現在財務自由的門檻都這么高了嗎?
那什么是?財務自由?呢?
所謂的財務自由就是被動收入能夠覆蓋日常開銷,這樣就可以不用工作也能保持生活品質不變。
這樣定義可能有點抽象,那具體要多少錢才能叫財務自由呢?十年前,這個數字可能是幾百萬,而現在,即使有上千萬的資產,也只不過是北京的一套房子而已,離財務自由還差得遠,就像我那位朋友一樣。
換句話說,財務自由并沒有統一的財產數目要求,往往這個數目是因人而異的。
有的人日常開銷少,即使很少的被動收入就覆蓋了,也算實現了財務自由。而有的人雖然收入多,但是日常開銷也大,想要維持生活品質,光靠收入還不行,這也沒有實現財務自由。
當然,這樣說還是有點抽象,你也可以這樣來感性認識:假如你今天一個人吃飯花了一千塊錢,你沒有感覺,然后隨時還可以這樣花,那你基本上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
很多人都想實現財務自由,網上也有很多人教你怎樣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但是據我觀察,大部分都是不切實際的,都是那些所謂的牛人?割韭菜?的把戲。
前幾年,作為一個有志青年,我學這些課程也很受用,每次學完就感覺特別有收獲,仿佛自己找到了財務自由的終極秘訣,只要按照這些牛人教的方法,實現財務自由不是夢。
但是,我很快就發現,很多方法僅僅滿足了我當時?學有所獲?的假象和快感,并不能幫我實現財務自由。
比如?寫作?,很多牛人都講寫作是一個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好方法,因為只要你寫出了好書,一份付出可以有很多份回報,而且可以一直賣,完全的?被動收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啊有沒有。
但是這些牛人沒有告訴你的是,這些能寫出好書并大賣的人,都是默默在文字領域耕耘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人,而在全民寫作的時代,這樣的人仍然是少數中的少數。
大部分人都是一波接一波被收割的韭菜,不僅喂飽了這些所謂的牛人,也讓一批教寫作的“老師”實現了財務自由。
再比如?投資?,一些牛人從原理、邏輯再到具體操作,一步一步告訴你,要相信國家的發展大勢,要買股票,要買優質股票并長期持有,要定投。
他們說的或許是對的,但并不能幫助你實現財務自由。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作為一個普通人,你往往并沒有那么多閑錢來投資。
很多人不理解這一點,于是他們把買房、買車、有用的錢拿來投資,結果輕則被套,重則輸個精光。
更有甚者,借錢或者貸款來投資,從此走上了歧路,人生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第二,由于你的本金很少,可以賺的錢十分有限。
舉個例子,你拿10萬元出來投資,一年哪怕翻一番也才20萬元,離財務自由還差得遠。
那你說,我這還有復利效應呢?每年翻一番,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變成一百萬,甚至一千萬。
別傻了,一年翻一番的投資項目就是100%的回報率,你投到這樣項目的概率比你遇到騙子的概率低的多得多,而連續幾年翻番的項目幾乎沒有。
更何況,很多人還沒有10萬塊的閑錢拿來投資。
在股市中賺錢的人是極少數,能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也是極少數。
這么說,可能讓人很絕望,但這就是事實。
作為一個普通人,不要想那么多,理想可以有,但是要落到實處。財務自由的目標太遙遠,我們不能總是想著走捷徑。
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把家人照顧好,把工作干出色,把日子安排好,勤勤懇懇,踏實本分,該結婚結婚,該買房買房,有點余錢再買一套,慢慢積累,基本上生活都會越過越好。
俗話說,小財靠勤,中財靠運,大財靠命。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處著手,才能實現財富的不斷積累,才有機會實現財務自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