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讓每個同學課前輪著做演講,主題自定,別講黃段子就行。(其實這個語文老師的風格我是很喜歡的,班里同學私下叫老馮或馮頭,其人逸事極多,以后再說,回到正題。)
課少演講這個行為其實對提升學生的能力有非常棒的作用。在前幾年那個唯高考是瞻的時候,在我們當時的重點學校里的重點班級,老馮力排眾議,一定要搞課少演講,因為他深知這種類似“小劇場”的演講,對提升學生的文章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擴展,課后資料的積累,人際交往良好導向等等都有極好作用。老馮看得更遠,深知應試教育有其劣根性,對學生長久發展幫助甚少,所以一如既往地堅持讓學生課少演講,直至高三時間最緊張的階段都沒停止。老馮這人做事有始有終,我最佩服。
有一回語文課前,我做了這樣一次演講,講了自己親身經歷的選擇。前幾日我換了手機號碼,移動的客服說可以設置五個親情號。這本來沒什么好說的,但只要細心,沒什么事是小事。我手機里存有一百多個號碼,而我要從這其中選出五個號設為親情號。如果給你五十個名額,自然不用費心,可是只有五個名額,以前你沒認真考慮過和誰熟親熟遠,現在在你心底一定會有比較了。當然,你可以從一百多個人里先選五十個,這非常簡單,然后再從五十個里選二十個,這也算容易,再從二十個里選十個,這就稍難了,但想想還可完成。最后就十個人的名字了,把他們寫到紙上,這十個人和你的關系都是親密的,而以中國人的情感價值觀來看,五個親情號的名額里有兩個一定會給父母,盡管你并不是和他們聯系的最多。還有三個名額,差不多就是要給朋友了。有些朋友見面不多,電話聯系也不頻繁,但卻是你的摯友或發小,有些朋友近期和你電話溝通很頻繁,你也覺得他不錯,但交往還沒那么深,或者還有其他的情況,那么你會怎么選擇?平時不用深度思考的事,不用區分如此清晰的感情,現在一定要你去剖析自己,把關系分個熟親熟遠。
當時的我,十個名字寫在紙上,兩個親情號名額留給父母,剩下的要一個一個劃掉我非常熟悉的名字,直到還剩三個。對于高中時敏感細膩的我來說,這是極其痛苦的事,說實話,我當時邊劃邊差點哭了。
當然,人的選擇是不同的,后來我也問過其他人,有的人說把名額留給電話聯系最頻繁的,發揮它最大最省錢的功能就可以,沒必要自己為難自己,也有人說把名額留給最好的朋友,可能聯系不多,但就為了情義選擇,還有人說只把名額給父母,剩下的名額就放著,省得鬧心。
這個選擇,沒有對錯,沒有褒貶,只看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