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跟我說,你認真的樣子真好看。
我有點楞,轉身報以微笑,沒有說話。
她以為我笑是因為羞澀,卻不知道我的內心滿是苦澀。
(1)
2015年的盛夏,是我來到洛理第一年的尾聲。
那一年的暑假,作為隨隊記者,我跟隊來到江西井岡山。
三名帶隊老師,18名學生隊員,作為僅有的三名新生,我有著足夠的理由感到驕傲,不僅是因為這一年的經歷讓我有這樣的底氣,更因為我的來到就已經說明問題不是?
途中的我深信不疑,之后的經歷卻告訴我,這不過是一廂情愿。
第一次大會堂的公開講演,我信心滿滿的論題,并沒有得到想象中的熱情回復。與此同時,我詫異于來自其他大學同齡人的發言,他們的經歷,他們所述問題的高度,都是我遠遠不可及的。
這是我第一次真實近距離地感受差距的存在,那種遠到追不上的距離。
當時的學長們告訴我,他們大都是大三的老生,你才大一,還有時間,別著急,慢慢來。
在這之后短短的七天里,我一直都在念叨著“慢慢來”三個字,感受著那種溫水煮青蛙的“慢”,直到這段井岡山之旅的終點。
旅程的最后,我經歷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我校代表隊的宣傳媒體分數在同期學校中只排名中間位置。這個問題上我不想逃避自身存在的問題,但更多是讓我看到隊伍的差距。第二件事,劉書記需要一份視頻作為佐證材料用于最后的總結,我不會,如果當時沒有范志強學長的話,我不知道如何收場。
在那之前我從未想過為什么我這個文字記者會去做攝影記者乃至導演,在那之后我知道,作為一名即將上任的記者團長,我差得還遠。
也是在旅程的最后,我拒絕和其他人一起去交換心儀高校的校徽,
那時候,我告訴自己:
“終有一天,我會憑自己站到他們的面前,平等地站在他們面前。”
(2)
2016年五月二十五日,“創青春”河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在鄭州舉行,我跟著領導一起出差。
出差第一天的晚上,我順著街道跑出兩三公里,就為了給第二天要參賽的學姐買酸奶,仔細想想雖然是出差,但真的可以說是大二最輕松的一段時間,最起碼當時校內安排對校長的參訪就不用我親自盯。
當然如果沒有之后的一段認知的話,我應該會更加的開心。
會展中心處,所有的參賽隊伍都在展示自己的項目,領導給我整了一張評委老師代表證,我就掛著它滿會場溜達,但也僅限于觀看,直到成哥說,“你去整個西紅柿吧,那邊展位有”
我觀察了一會,慢慢走去,裝作漫不經心,對他們一副好奇的樣子。
果不其然小哥就把我拉了過去,給我介紹起他們的產品。
說真的,在聽完他的介紹前,我沒有想過這會是如此龐大的項目,更關鍵的是,項目的發起人是大四,已經保研,我無話可說。
如果僅僅只有這一例,我倒不會有很多的感慨,但偏偏在我深入了解下,我發現在這個會場中,存在著太多大學生搞出的成功項目,尤其是我們洛理的詹一凡學長也在其中。
我的危機感又上升了,不同于上次外界驅動,這次是內部的壓力所致。
這也是為什么對于青年說我會如此上心的原因之一。
也是在那天,我開始真正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
“我到底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3)
2016年10月28日,是個特殊的日子。
不僅特殊在我參加了第十三屆中國(鄭州)模擬聯合國大會,更特殊在這段經歷讓我迷失了方向。
在那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一直都覺得將來我會從事傳媒類的行業,在那之后,我醒悟過來,那只是人生的其中一個選擇。
我無法將那種感覺描述出來,所以我節選幾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件小事情分享下。
會議中,有一個其貌不揚的人,從穿著發型來看,真的是超級沒品。
但這個男生確實非常nice,他的英文極其流利,特別是帶有一種很有味道的語調,這種感覺很舒服
但想到他的衣著發型我就腦殼疼,這個印象一直持續到我知道他今年高二為止;
模擬聯合國號稱是全球最大的婚姻介紹所,這里匯聚著諸多高校的精英,這里最容易的就是尋找到朋友,同樣最不缺的也是朋友。
交際會上,我們穿著正裝交談,兩年的歷練已經讓我不怯于任何場合,被問起來自哪所院校時,我可以毫不怯場地說,我來自洛陽理工學院。有的人無所謂,我們互加聯系方式。有的人臉色微變,同樣不必介懷,在這里,最不缺的就是朋友;
要說印象最為深刻,還要說到作為軍人的芳芳,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未來中國的外交官們,請你們堅定的發聲,我們在前線為你們爭取說話的權利與底氣。”
這次經歷讓我的視線從此不在聚集校內,開始向校外展望,那里才是應該追尋的地方。
也因如此,在12月18日拿下的河南省十佳高校新媒體“新聞最佳表現獎”和河南省首屆“新媒體原創作品大賽”二等獎,對于我而言,顯得更加意義非凡。
“他為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4)
2016年12月4日,很有幸作為學生代表前往廣州與華南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做交流。
這是我首次以官方名義前往外校做交流,也是這次交流促使我在校團委宣傳部長等一系列職務的最后任期進行了幾項比較大的改革。
他們的管理模式,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對于創新與傳承的關系看法讓人耳目一新;在這之前,我以為所有高校的學生管理者模式應該是大同小異的,事實上每所高校的設置都是不同的,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才是最好的模式。
也是在這次交流中,讓我知道了真正的新聞開闊地帶是什么樣的面貌,共和國新聞領域的最開放地帶之稱果然名不虛傳,想來也是,能把“搞事情”作為口頭禪的地方能是簡單的么?
這算是此行的收獲,但相比較于另一件事情而言,無足輕重。
在交流期間的某個夜晚,我們在海邊的一家靜吧坐到凌晨三點。
對面坐著的是我們的一位學長,他在廣州這段期間很招呼我們。
他是我們的老學長,從洛理考入了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生,現在混得相當成功。
與他的談話,對我們此次一起出行的人,都不亞于一次精神風暴。我不想具體談論我們都聊了什么,但這次談話直接影響了我接下去的一系列行為。
“也是在這次談話后,我開始行動中設計落實我的畢業。”
(5)
2017年8月12日,深夜,我躺在床上敲擊著鍵盤。
此時的我已經實習一個月,一個月的生活,過得很充實。
如果沒有那個小孩的話,現在的我應該無比的快活。
快活是因為,走到今天,我發現就算跟我同臺競爭的是來自交大的準研究生,復旦的學生,上財的學生,我也可以和他們站在同一個舞臺上起舞,甚至比他們要舞的好。
但生活真的很奇妙,他總是不經意間告訴你真諦。
我遇到了一個小孩,他對我豎了中指,他覺得我們在展廳中干得是高中輟學的人會干的事情,在那個瞬間我真的很想告訴他,不是這個樣子的,但飛哥搖搖頭,我笑了笑沒再說話。
他又來了,這次過來問我“你知道一加一等于幾么?”我說“等于三”他說“笨蛋,等于二”還有幾個胡攪蠻纏的問題,罵人不帶臟字,真是丟盡了教養。
我有點沒沉得住得氣,就說我們都是大學生啊,你別這么看不起人啊……他又變本加厲了,后續的我不想在描述,基本全程都是他再說我們在聽。
因為飛哥都沒說什么,我覺得我更沒什么好說的。
但因為這件事情,讓我快活的心落下去了。是啊,你有什么資格能去快活呢?你還差得遠呢,連一個小孩都可以嘲笑你啊,盡管他沒有教養,但你以為社會人就會都有教養么?
“我告訴自己,不要停,繼續走下去,不要停下來。”
我笑從不是因為羞澀,而是我的內心充滿苦澀;
我不知道我該說些什么,才能表達出這三年的所思;
你說我認真的樣子好看,只是因為我不想你說
“我難過的樣子真的好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