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一個人要想博學多才,充滿智慧,必須要多和外界接觸,多聽、多看、多接受別人的意見,一個人故步自封就會孤陋寡聞。而充足的閱讀量恰好能彌補這些知識的空缺。來看看這些優秀的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看盡天下事。
《雖去不了遠方,也不負春光》
2015/湖南考生
? ? ? ?這天一直在下雨。春樹給臥病在床的父親喂了飯后,就拿了個板凳坐在門口,向門外望去,看著朦朧的遠方發著呆。
春樹是個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里的貧困戶,媽媽因為忍受不了這個潦倒的家而離去,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樹和父親住在這破舊的屋子里。春樹小時候被開水燙過臉,在臉上留下了難看的疤,雖然村民們都很淳樸,沒有排擠他,但他內心深處卻有一塊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學習,成績優異,卻讀完高中后就回家干活,照顧父親——家里沒有足夠的錢,父親身體越來越差。
春樹很喜歡看課外書,從課外書里,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有高樓大廈,有摩天輪,有很多新奇的事物,他是多么渴望外面的世界啊。可是他的父親,他的臉,都讓他無法在外面的世界生活。
雨漸漸停了,春樹站了起來,他想到外面走走。他很郁悶,想散散心,走著走著,看到一個果農在采摘水果。那果農見著他,就咧開嘴笑了:“哎呀呀,來得正好。來,揣幾個橘子給你爸爸吃。這橘子啊,銷得可好了,它可是要運到全國各地的呀。既然是熟人,就多給你幾個,貴著呢!”春樹看著一棵棵橘子樹,它們的形狀并不好看,扎根在又臟又濕的泥土里,卻結出這么甜美的果實,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幾天前寄來的信。有幾張城市風景的照片,突然發現背后有幾行字:“弟弟,大城市雖美,但繁華背后也有無盡落寞。你這么聰明,一定能在家鄉有所作為的!”
若干年后,還是這個村莊,那里雖不富裕,但村民仍很淳樸。你只要走進那里惟一的小學,就會看到一群小學生坐在老師周圍,滿臉笑容地聽他講課。老師瘦瘦的,臉上有疤,但他的聲音是那么自信,那么洪亮動聽。他在這里教了好多年書了,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哥哥”,他教的小學生,有的考上大學,去了大城市;有的畢業后,又回到了這所小學。這么多年,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了。
有記者采訪他,問他為什么要在偏僻的山村里辦小學。他平靜地說:“只想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記者想采訪他早年經歷,他不好意思地說:“以前,總想去外面,但又去不成。后來一想,自己出不去,可以幫助別人出去嘛,就在這里辦了學校,雖然去不了遠方,也不辜負春光。”
《文學歧長道,實步趨長空》
2016/甘肅省考生
泱泱舉國五千積淀,成就了文明一番韻味悠長。厚、瀚、遠、煉、弘——朝夕間文學走入私塾門戶,造就萬千才識過人之士,教育由早先仕官獨權至隋唐天子喜雀伸欖枝,至如今才子輩出,語文素養千百年來為愈多人所有、愈普遍、愈高。何以修己素養?可謂三面:積、閱、感。
何謂素養?素,即為向來。故素養,為平日厚積所得,積,即累。一時欣然提筆,不得一詞,蓋素昏噩度日不學所得,古來有士大夫不學無術,羞下私塾,難上青天。故學為根本。星隕繁而霄河瀚,細水匯而海壯瀾,點滴筆墨繪萬卷。厚土所積便是從這細微而始。學亦有方,如今應試如口腹填鴨,只得身飽不得心足。便必將思融匯其中,才食髓知味。故有孔儒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亦警醒世人活于思想,卻不可無視這點點忽微所積。
閱,即讀。欲高己素養,則看文人揮筆吐盡蒼瀾海闊,才得以累積一胸感懷,以作極致行文。看陶潛東籬蹁躚共度流瀲,野鶴云閑蒹葭經年,踏遍山河笑歌自若,湖光流色引鳳落。看杜甫奈何莽莽然彈指間白頭搔更短,空嘆年歲殘忍渾欲不勝簪。蒼顏易老,歸墟皆妄。每覽昔人所作,方悟道,如此!愈多,愈能多尋與其共鳴。開闊所觀,橫縱文墨遠海。必閱大量篇章,述其所想,悟其所道,將其精髓、文眼收于囊中,開篇則與市井凡夫所異。否則談吐、走筆蒼白無力,限鼻眼觀于狹隘筆墨字句,井底之蛙,池中游魚。
再便是感。所謂真知自實踐來,哲學中固有其意。“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為人所詬病、暗諷。社會、時局,往往然奠定其文作基調,使行文其意更深。每感時遷,欣然有得。世殊時異,往往有一番慨嘆憂扼,鼓角聲聲聲震破五更寒夜,一柄刀劍劃破蕭風獵獵。西關斬將河邊骨,孟姜一曲泣如訴。杜甫歷難凄凄亂世,方有其戎馬醉臥關山北,憑軒獨倚江欄看滾滾濤波,慨然涕泗流。若他于盛唐,雕欄玉砌間醉酒笙歌,這泣涕漣漣亦是矯揉造作。《蘭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且聽造化,頹然由命。兩晉政治可怖,互傾軋殘殺,方才有了暮春初時會稽山修其禊事,才有文人嘆出“死生皆浮云”之凝練了郁郁之情的千古名句。又或魯迅先生文風犀利、字句珠璣如戰矛一桿赫赫橫掃蒼茫濁世,亦是那肅殺時局環境下的洗煉中壓抑了滿腔的憤憤浩然之情所出。故,若欲深其文意,修其心性,必凝社會實景于其中。
此三者缺一不可,以致心境高遠,莽莽然必與常人相異。相與漫漫文學路,道阻且長,愈通三者,其道為一架飛橋南北,天塹變通途。朝夕間步步登臨渺渺長空,踏入萬里長歌,揮毫如劍舞茂林,一覽眾山,揮斥字句,如滾石雷碣,劈山重斧,瀉出篇章如壯瀾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