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4日,我寫了一篇讀書計劃如下: 本來去年就應該結束《詩經》的,但是想想還是覺得學得不扎實,舍不得讓《詩經》這本可靠的古文語言學材料...
我是帶著一絲疑慮來看曹文軒的《草房子》,我的擔心是,這本書講的故事會不會太陳舊?會不會已經和時代脫節了? 讀下來,感覺文字是明顯比翻譯的西方小說...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倡導擁有少量的物品,通過極簡欲望而達到自由、自在、自立的生活。 我看過很多這類書的讀書筆記,包括《斷舍離》、《極簡主義》...
去年看了兩本書,把我雞血得開始寫日記。因為這兩本書,我對什么是日記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原來,日記是很自由的,不管是什么內容,什么體裁,只要有日期...
《愛彌兒》出版于1762年,作者是250年前的盧梭,就是寫《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社會契約論》的那個法國思想家盧梭。此書不僅對康德、裴斯泰洛齊...
很多人在沒看過這本書前,可能都聽說過這個“一萬小時理論”。 但當我看完丹尼爾?科伊爾寫的這本《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我才真正理解到,這個理論的關鍵...
我和梭羅之間有接近200年的歷史距離,但我卻感覺和此人一見如故。 梭羅的名著《瓦爾登湖》不是小說,沒有什么故事情節,雖說是散文集,但經過翻譯后的...
By逆水行舟讀書會 一段時間里瘋狂讀各種育兒書,其中有本書把我的寫作欲望也撩撥了起來,這本書叫《我帶兒子走進閱讀之門》,作者巴述麗。 這本書的題...
這位猶太媽媽名叫沙拉,她生長于上海,后來獨自帶著三個孩子返回以色列生活。 兩個國度、兩種文化傳統的強烈碰撞,讓她產生了巨大的理念變遷。現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