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食用: 橄欖油或椰子油炒或蒸蔬菜。 大米、小米、蕎麥、藜麥、無麩質燕麥。 扁豆、鷹嘴豆和其他豆類 用杏仁、大米、椰子制成的奶、普通酸奶和開菲爾...
《傳習錄》跋 這是錢德洪為《傳習錄》所寫的跋,所謂“跋”就是后序,對序言的一種補充。在王陽明所有弟子中,錢德洪最看重《傳習錄》。當然,凡是學陽明...
黃修易錄 不作惡,就是行善 中國儒家有個人生信條: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或者說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大多數人認為,儒家人最高境界是“達則...
黃直錄 良知沒有全體部分之分 黃以方是王陽明弟子中靈性極高的人之一,所以他的問題很刁鉆:“您格物致知的學說,是通過隨時格物來實現良知,這樣就使得...
《傳習錄-下》 陳九川錄 心外無物 這段洋洋灑灑的陳九川追憶,歸根結底,只是說了一個主旨:心外無物。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包含三個內容。 第一,萬物...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如何給孩子上好一堂國學課(1)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和后面的《教約》相輔相成,都是王陽明教育思想的呈現,前者是綱,...
答聶文蔚(一) 致良知是治理天下的唯一法門 聶文蔚,即聶豹,是王陽明弟子中的佼佼者,陽明心學江西學派在他手中奠定并完成。王陽明給他的回信很多,《...
答羅整庵少宰書 格物是一,一即一切 回答羅欽順的這封信,主要說了這樣一個問題。 第一,性無內外之分。如果認定學問必然是向外求,就是認為自己的天性...
答歐陽崇一 故良知常覺、常照 這封信主要說了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良知并非由見聞產生,但見聞卻是良知的作用。因此良知不滯留在見聞之上,卻也離不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