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總結: 表達憤怒的4個步驟是:(1)停下來,深吸一口氣;(2)辨識腦海中評判性的想法;(3)與自己的需要連結;(4)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未滿足的需要。有時,在第3和第4步之...

本章的總結: 表達憤怒的4個步驟是:(1)停下來,深吸一口氣;(2)辨識腦海中評判性的想法;(3)與自己的需要連結;(4)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未滿足的需要。有時,在第3和第4步之...
充分表達自己是很需要堅持和藝術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希望他人聽見我們的心聲,與我們的內心產生連結,我們需要先同理對方。如果對方還處于某種情緒中,他們就很難平靜下來體會我們...
為什么強調充分表達? 在我看來,通過打罵、指責或傷害他人的方式(無論是在身體或情感上)來宣泄憤怒,只是膚淺地表達心聲。如果真的很生氣,我們需要找到更強有力的方式充分表達自己。...
愛自己,還意味著對自己也識別出真正的能量: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覺察自己每個行為舉動背后的能量。當我建議人們“不做任何沒有樂趣的事”,有的人認為我太極端,甚至有些瘋狂。...
作者舉了一個自己的例子,他忙于給別人簽名、然后急匆匆走出會場,發現自己的新襯衫弄臟了: 在足足20分鐘內,我不停地斥責自己:“你怎么可以這么粗心大意?看看你干了什么蠢事!” ...
時間這一無時無刻不在的“概念”,其實一直是缺乏度量的: 生活在發達世界文化之中的我們感知時間流逝的方式對于早期的人們來說是無法理解的。在人類的大部分歷史中,時間是一個有著高度...
孔子論決心: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就是...
人做事,出發點是什么? 大義和志向不同,志向包含了自己的個人目標。所謂大義,不是利己,而是在自身之外尋求重大意義。 這是稻盛和夫說的。 老外怎么說? People want ...
具體來說: 就像我們已經學習了用需要來轉化他人的評判那樣,我們也可以培養對自我評判的覺察,并隨即將注意力放在這些評判背后隱藏的需要上。 作者稱之為: 在非暴力溝通中,所謂“哀...
愛自己,就是面對真實的自己,不采用評價的思維: 在一次工作坊中,我請學員回憶一件最近讓他們感到后悔的事情。接著,我請他們留意,當認為自己“犯了錯”“失誤了”之后,他們會對自己...
這一章是說NVC也可以用來對自己,看到自己的需求: 我們已經看到非暴力溝通如何改善與朋友、親人、同事乃至政治對手之間的關系。然而,它最關鍵的應用或許在于改變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
富有同理心的談話,還有其他副產品。比如: 我們都經歷過乏味的談話,也許是在某個社交場合中:我們無法從說話的內容中感受到和講述者的連結;還有些人一旦開始講話便喋喋不休,讓聽的人...
同理心意味著很多: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連結內心最深處的感受和需要,有時表達它們并不容易。然而,同理心讓我們能觸碰彼此共通的人性,我們的自我表達也會變得容易些。我們越是能夠與他...
我們太急著解決問題了: 安德森女士是一所實驗小學的校長,我很喜歡她和我分享的這個同理心小故事。有一天,她午飯后回到辦公室,發現有位叫米莉的女生正垂頭喪氣地坐著等她。她走到米莉...
溝通中,先別急著提出“解決方案”,關注情緒及個人: 我建議,在關注解決方案或提出請求前,讓他人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如果急于提及他人的請求,人們或許會以為我們對他們的感受和需要...
看到所有的痛、以及自己的痛: 我們越是這樣做,就越能夠領悟到一個簡單的真諦:我們以為自己受到了指責,實際上,人們之所以會說那些話,其實是在訴說他們有一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希望...
同理心傾聽,還有一個策略,就是復述 —— 復述對方的話: 復述對方的話可以讓對方知道我們是否已經準確地領會了他們的意思;如果我們的復述還不到位,他人就有機會加以更正。此外,這...
傾聽,是為了關注對方的感受和需要 —— 而不是事實,我經常犯這個錯誤。同理心的開始,是從別人內心開始,先不要從事實開始。 案例: (先生的表達:“和你講話有什么用?你從來都不...
除了自己的表達思路,面對他人,我們需要學會的是: 將這四個要素運用于溝通過程的另一部分——同理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同理怎么做和不做什么: 同理意味著,以尊重的...
所謂請求,是不同于要求的: 如果人們因為沒答應我們的請求而受到責罰,他們就會將我們的“請求”視為“要求”。在聽見要求時,一個人通常只能看到兩種選擇:屈服或者反抗。無論如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