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常有一個名詞--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
培養和喚醒同理心的方法:感同身受,換位思考,保持覺察。 什么是同理心?就是能懂自己和別人的心理。 如何擁有同理心?我們內在本來就有這種心態和能力。只不過有些人沒有發現和展露出...
打掃,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很平常普通的家務而已,但如果我們帶著與每個物品、每個角落連接的心態去做這件事,打掃就會成為一種療愈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掃除內心的雜亂,整理思緒,從而恢復...
最近追了一部劇《捫心問診》,一個專門講咨詢師和來訪者的故事。因為是課程需要,所以觀看的是一個來訪者的全部過程。 單單從這一個來訪者就能看到很多的細節,咨詢師要面對來訪者的移情...
自責越深,自戀就越重 長久以來一直在往前奔跑,對于已經取得的成績,笑一笑就過了,總是盯著自己沒達到的地方,這固然有讓我前進的動力,可總會有一部分力量去抵御來自內心對自己的評判...
剛從《讓孩子心悅誠服》這本書上看到家長守則,以后可以每天對照給自己打分,用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教育孩子還是從自我教育開始吧! 1.尊重孩子,不過多干涉孩子,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