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veran 挺好的。
蝸牛的春天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本文參加【不一樣】主題寫作之聽感篇 一 像是炮竹縮小很多倍的綻放聲;又像是春蛇脫皮的窸窸窣窣聲;更像是昆蟲爬行時,身體與細沙的靜謐摩擦聲。 手指從脖頸開始...
兮(池兮)曾以為販賣野生動物離兮很遙遠,直到之前(疫情前一兩年吧)有一個兮兮娘(我媽)的客人來到家里,全程沒有說話同父母說一句話,而是自顧自的對著手機那頭大聲囔囔,談話內容依稀透出“販賣野生動物”“穿山甲”“黃X(沒聽清)”“賄賂列車長”“分紅”“好處”,那時候兮除了哀嘆兮兮娘交友不慎和無奈嘆惋外,唯一的念頭就是離他遠點,再遠點——據兮所知,那人死于新冠泛濫成災的那一年。
此文以蝙蝠的視角溯源那場災疫,從生物的視角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動物間本是互不相擾的,就像是少時語文課本上有關蝙蝠仿生學的課文,以及時至今日在兮校圖書館的幽暗長廊里依舊有那些名叫“蝙蝠”的暗夜精靈盤旋,亦如一兩年前倒掛在兮房間上方的那只沒有帶來任何叩擾的小蝙蝠,或許兮才會發現,它們一直都在,形影不離,只不過經過那場災疫后,它們才真正走入尋常百姓的視野——而這一現象的緣由正是人類對野生動物無止盡的捕殺。地球并不是人類無法破壞的,相反人類已經將地球破壞得太過嚴重了。相比此文創作之期的2020年,其后世界又發生太多太多事了,乃至今年的那場海洋的浩劫。人類追求發展本是無止盡的,只不過人類在傷害過后,在今日采取各種手段做出力所能及的彌補,也不過是減緩地球徹底失去平衡后的那場劫難的發生時間,譬如物種之滅絕,海洋之污染,愈發極端之氣候,只升不降之氣溫,以及能源危機引發的各種爭端。唉,不提了,兮身為一個高三文科生,由于地理一科的緣故,對氣候與人類破壞自然一事還是耿耿于懷的。
另:無需對兮翻舊文一事感到訝異,因為兮可是把隔壁《黑暗開的貓》翻了個底朝天(兮和小部分貓粉將這一行為稱之為“考古??)嗯,此文的風格同隔壁的大長段確實差之甚遠,不過兮也喜歡(^▽^*)))莉莉撕有沒有更邪惡的“莉莉撕文”推介一下?
兮
周
末
再
來
??
一班十年之約,轉眼已過去37個月·37 庚子 2024年8月總結 三月底搬入新家之前就從國內訂購的實木大桌這個月終于裝上了,手藝不精,稍微有點搖晃,但顏值和實用度不負期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