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還是2月11日寫的,中間只寫過一篇文章,還是篇不能用自己id發出來的商業軟文。
這段時間,我在做什么呢?其實我是在做角色扮演。讓我慢慢為你道來。
產品經理的角色
在過年前的1月10日發布過一篇文章《做一款自己完全主導的產品》,那時商業模式、demo、內容制作等節奏確定。找到一直以來的合作團隊,面基并敲定開發事宜,制定開發節點。
后面就是流水賬了,這個也算駕輕就熟。時間節點逐個確認,開發過程中的疑問電話交接,然后變道優化,終于在2月15日項目初步落地。
測試工程師角色
我們都找外面的合作伙伴了(俗稱外包),肯定是沒有正式的測試工程師了,所以這項職能也只能我自己來做了。不是專業的程序出生,白盒測試不用想,我只做黑盒測試。
我用的工具是表格,按照不同功能流程一遍遍的走。表格的記錄字段有:編號、提交人、提交時間、狀態、模塊。名稱、背景、描述、分類、優先級、備注。其實就是產品經理用的需求控制表格,我稍微改動下就用了。
在測試中,不能一發現bug和優化點就馬上通知開發團隊,一般是3天一個節點。通過測試,也在不斷調整后臺的內容。
這里大概耗費我10天時間,所以在25號就已經基本竣工了,后面的都是小補。
運營角色
一款產品做好了,總是要往里面填充內容吧。你沒看錯,運營的角色也是我來干的。而且我們公司沒有美工,所有搜索的圖片也必須我一個個ps出合適尺寸。
說道這里,有件事我其實是很生氣的。
在1月10日之前,我就規劃好部分內容由我另2位合伙人制作的,定下的時間節點是全部完成是2月15日。但是到了時間,他們都沒有完成,一個做了一部分、另一個壓根就沒做。只能歸納于公司情況特殊,而且他們的確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很多貢獻。
有好幾天,我是氣憤的不行,很想當面質問他們年前許下的承諾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后來冷靜下來想想也沒必要,生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讓情況變的更糟。只能就最壞的情況慢慢優化了,后面又定了2個時間節點,希望他們能在15號完成許諾。
他們在一點點給我填充內容,我也在不斷的做其他優化填充,逐步優化產品,耗費了大量時間。
產品感悟
首先就是累,做出一款產品,并且從0到1,會耗盡你的精神,有種精神虛脫的感覺。會想放松,不想學習、不想思考、不想干任何事。
其次是成就感,做出一款自己心意的產品,有種自己小孩長大的感覺。看著從一個創意到思維導圖,demo到能運行的程序,是有心血凝結的感覺。
最后就是工作態度了,做產品不能太較真,不能和程序太較真,不能和合作伙伴太較真,只要事情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不凡寬容些。
小公司中,獨自一人做產品真的很孤獨,沒人能理解你的內心想法與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