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20點57分,天津市南開區(qū)大悅城商城內發(fā)生一起慘劇,兩名幼童從4樓墜落至負一層,當場身亡。”
看到這樣的新聞,太讓人痛心。
大概的經過是孩子的母親在大悅城一樓的屈臣氏購買東西,兩個孩子由父親抱著在4樓,孩子要找媽媽,于是父親便把孩子抱到了高1.3米的圍欄處,然而其中一個孩子沒站穩(wěn),掉了下去,父親伸手去抓,結果另一個孩子也掉了下去。
父母傷心,孩子也沒了。
而像這樣因為安全問題造成的悲劇新聞上還有很多:
有父母把孩子鎖車上悶死的,有父母把孩子丟家里孩子爬窗戶摔死的,有父母疏忽造成孩子從電梯上摔下來的,有父母玩手機造成孩子走失的,有出車禍后孩子從車上甩出去的.........
太多太多了。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們有表示同情的,有責備父母的,有怪社會的,有怪場所的。
可是,作為家長,我們首先最應該反思的是,自己到底盡到這個監(jiān)護義務沒有?到底有沒有最基本的安全意識?到底有沒有盡到保護孩子安全的那份責任?
有很多人,總認為事情沒有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聽聽,聊聊,根本沒有切膚之痛,也根本沒有引起自己的足夠重視,依然做一些對孩子、對自己都特別危險的事情,總是存在有一種僥幸心理,總是沒有引起自己足夠的重視。
而自己在養(yǎng)孩子的這三年里,也親身經歷過、看到過一些危險的事情:
1、孩子掉床。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孩子剛剛幾個月,剛學會翻身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翻下床了。
想起寶寶八九個月的時候,為了防止她掉床,把床挨著墻放,睡覺放最里面,可是,那次她還是掉床了。爸爸和她一起睡覺,我在客廳,她在最里面,爸爸在外面擋著,唯一的口就是腳下。忽然聽到砰的一聲,緊接著就是孩子哇哇的哭,我趕緊去臥室,寶爸聽到孩子哭聲這才醒來,誰也不知道寶寶是什么時候醒的,是怎么摔下來的,我趕緊抱起來,心疼加責備,還好沒事。
從那以后,就連孩子的腳底,也加上了一個防護欄。
而那個朋友家的孩子就沒有這么幸運,一樣的情節(jié),摔下來卻把頭摔破了,流了好多血,全家人半夜跑兒童醫(yī)院,擔心受怕,生怕孩子腦震蕩。
同樣的事情還發(fā)生在老公小時候,婆婆把他放在炕上,那會的炕一般比現在床都要高,轉身去沏奶,結果孩子就從炕上摔了下來,胳膊骨折了。
直到現在,婆婆想起那件事情都后怕,如今看自己的孫女時,總是提心吊膽,生怕有任何閃失,一眼都不敢離開,出去都要緊緊拉著孩子的手,眼睛也一秒都不敢離開,除了小心還是小心。
有些事情沒有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總引不起自己的重視。
身邊還有朋友的孩子掉床都好多次了,卻依然不采取任何措施。裝個護欄,鋪個地毯,抑或換一個矮點的床,竟是那么難的一件事?
2、坐車時的隱患。
盡管有很多公益廣告宣傳兒童安全座椅,宣傳大家要系安全帶,可依然會有人因為沒有系安全帶而喪命,因沒有讓孩子坐安全座椅而失去生命的。
在路上,還經常看到周圍有媽媽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看到有媽媽抱著孩子,孩子站著車上開著天窗往外看,還看到過一個明明車上裝了安全座椅,卻依然抱著孩子的。
自己身上就發(fā)生過一個特別危險的事情,想想心里就發(fā)涼。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出門,寶爸把車停在路邊,去一個小店買東西,我和寶寶就在車后座玩,她趴著要看爸爸的駕駛位置,一伸手,摸到了車檔,往后一扳,車突然緩緩地往前走了,我嚇壞了,趕緊一把把她拽過來。另一只手伸過去把車檔推到了N。寶爸看到車動,也趕緊跑了出來。
一陣吵鬧,寶爸怪我沒看好孩子,怎么能讓她碰車檔呢?我怪寶爸停車干嘛不熄火?他只是把車檔放在了N檔,把手剎拉上。寶寶也嚇哭了。
還好車前邊沒人,還好街上沒有什么東西。
我們想想都后怕,萬一前邊有人呢?太可怕了。
于是,從那以后,開車帶著孩子,我們都會有一萬個小心,讓孩子坐好安全座椅,自己隨時觀察她的動作,提示寶爸車啟動后鎖好車門車窗,防止寶寶亂動,停車時一定要熄火。
3、逛商場時的擔憂。
在看到那些安全事故后,每次帶孩子逛商場,總想著做直梯,可直梯總是人滿為患。而孩子,最喜歡坐電梯。于是,每次到電梯旁邊,就加倍小心,生怕出現一點閃失。
如今的商場,也是各種保護措施,全都加上了安全網,可是卻還有像開頭新聞里的那個悲劇,大人抱孩子趴在護欄上望。
孩子的多動性,好奇心,總讓他們感受不到危險的存在,可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安全意識,卻依然在我行我素中讓自己忽略不見。非要等到悲劇發(fā)生的時候才后悔莫及。
可還是能看到有人推著嬰兒車就去坐扶梯,結果孩子不小心摔掉的,還是有人在電梯門都快要關上了,還推著嬰兒車往里擠,還看到有孩子在自動扶梯上跑上跑下追著玩家人視而不管的。
每每看到他們,自己心里都害怕,也就自己跟老公念叨念叨,這些父母真拿孩子的生命不當會事。
4、因疏忽造成孩子走失的。
曾經,一個媽媽哭訴著自己的不幸遭遇,呼吁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有安全意識。
大概經過是,自己因為要應付什么考試,所以在公園里一邊帶孩子,一邊背書。和孩子約定,自己待在原地背書,孩子跑一圈,回到媽媽的位置,然后再跑。一開始都沒問題,孩子都順利地跑了回來。可是后來,孩子就再也沒有回來了。這個媽媽痛心,自責,難過,真的可以用痛不欲生來形容,死的心都有了。一家人都責備她不好好看孩子,哪能讓一個幾歲的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自己跑?
可是孩子終究還是沒有找回來。
她把自己的不幸寫了出來,呼吁大家要有安全意識,用自己的切身之痛告誡大家,一定要看好孩子。而她,內心的痛苦不知道何時才能夠解脫。
想起小區(qū)里一位奶奶曾說過一件事,說兩個奶奶推著孩子玩,正和別人聊得高興,根本沒在意,后來一回頭,孩子被一個女人抱走了,而自己的腿腳,怎么也沒追上,眼睜睜地看著那個女人坐上一輛車跑了。
許多事情,只要我們稍微注意點,稍微心細點,稍微重視點,稍微有點安全意識,都不至于發(fā)生悲劇。
像是孩子掉床的事,像是孩子坐車里可能發(fā)生的那些安全隱患,像是我們帶孩子去逛商場、逛公園、出去旅游時可能發(fā)生的涉及安全的事情,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只愿我們每個父母都能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都能及時發(fā)現自己身邊的一些安全隱患,都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都能夠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護孩子,讓他們平平安安地長大。
這也是每個父母都應該負的責任,不要等到悲劇發(fā)生以后,才去追悔莫及,到那時候,等待自己的,終將是一生的痛苦與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