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洛青
(一)
闊的性格不像我,也不像老公。
比如,前些日子的規定,寫完兩篇日記后可以玩兩次電腦游戲。我以為他很喜歡玩游戲 ( 周末早晨睜眼就要玩,為此還鬧過脾氣。 ),為了可以多玩一次游戲會多寫日記,實際日記沒有寫,我高呼 “ 完成日記就可以玩游戲 ”,誰知他卻說,不玩也可以,最后電腦游戲沒玩了,日記也完了。
讓我有一種拳頭打進軟泥糊糊的無力感,很努力很努力可最后只是放了個屁,還不響。
(二)
對于闊的教育,我總是很焦慮,很害怕現在做得不好影響到他的未來。在每一個問題上,我獨自站在天平的兩端。一邊的聲音說,“ 要嚴格一點,要逼著他做一些對他未來有用的事情。” 另一邊說,“ 太嚴格會叛逆,什么都安排好了以后沒有主見怎么辦? 我們不能一直在他身邊。”
琢磨又琢磨,衡量再衡量,還是誰也不能說服誰。
今天的跆拳道課,他完全不再狀態,本應使勁的競技練習練得軟綿綿的像舞蹈,在一旁練習腿法時哈欠連連。我說了自己看到的,他對我的激將法好無反應,始終面色平靜,問他話也不答。我懷疑我們在一旁語重心長,他是左耳進右耳出,亦或者根本未聽進去,耳朵和心靈都關上了。
老公說,先不管以后,先解決目前的問題。
制定任務,嚴格要求、執行、達成。
闊是這樣的,你給他規定了并要求完成,他能完成,一旦我們沒去監督,他就放松了。
“ 自覺 ” 二字在高中時聽班主任姚老師天天念叨而不明其要。是不是有些事情有些道理一定要到了一定年紀才明白?可那時卻是為時晚矣。
一位同事對他兒子說,“ 做任何事都要爭上游!就算站隊你也要站在前面!” 之前對這個觀念,我是否定的,而現在卻已經在動搖。父母的嚴格要求在孩子孩提時肯定不會理解,長大后自會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希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