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理論中,音程指兩個音高(pitches)之間的差距。音程可以被描述成水平的(horizontal),線性的(linear),旋律的(melodic) 比如一段旋律中的兩個相鄰音,垂直的(vertical)或者和聲的(harmonic)比如說和弦中的音。
西方音樂中,音程一般指全音階(diatonic scale)中音之間的差異。最小的音程是半音程(semitone),小于半音程的音程被叫做微音程(microtone)。在非自然音階(non-diatonic scale)中有時就會形成這種音程,其中一些最小的音程被稱為逗你玩音程(commas)[注:這是我亂翻譯的,我覺得可能是減二度?],他們被用來描述一些特殊調音體系(tuning system)中像C?和D?這樣的同音異名(enharmonically equivalent)的音之間微小的差異。[注:在一些調音體系中C?和 D?是不一樣的音,盡管在鋼琴或吉他上這兩個音被認為相同。]音程可以任意小,甚至小到人耳感覺不到。
從物理術語的角度來說,音程是兩個聲波的頻率之比。例如,任意兩個八度音(octave)之間的頻率比為2:1。這意味著即使人類耳朵理解的每個音每次增加同一音程聽起來像是線性(linear)增加,但事實卻是會導致頻率的指數(exponential)上升。基于這個原因,音程經常被以分(cents)記,這個單位是將頻率比取對數(logarithm)后得到的。
在西方音樂理論中,最常用的對音程命名小伎倆能夠描述一個音程兩方面的性質:性(quality)(純(perfect),大(major),小(minor),增(augmented),減(diminished))和數(number)(協(unison),二(second), 三(third),等等)。比如小三度(minor third)或純五度(perfect fifth)。這些名字不僅描述了高低兩個音之間半音數的差別,還包括了這個音程應該怎么拼讀。拼讀的重要性源于區分兩個同音異名音程比如G–G?and G–A?的歷史實踐。
【未完待續】
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val_(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