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說的美味,可不是什么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而是小時候吃的煎雞蛋。當然,我指的是小時候,現在無論是普通的雞蛋,還是土雞蛋,好像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那種味道了。
那是一個物質極其貧乏的年代,人們普遍的都很窮。雖然拼命勞作,省吃儉用,但是僅能勉強維持溫飽。
物以稀為貴,雞蛋在當時那就算是奢侈品了,好多人家養的雞下了蛋,自己根本舍不得吃,而是拿到合作社(也就是現在的小賣部)換一些鹽、醬油等生活必需品。
我小時候自然也是很少能吃到雞蛋,因為我們家養的雞下了蛋,雖然沒拿到合作社,但是都被我媽攢起來了,好孝敬我姥姥。
我媽和我姥姥的感情很深,我媽是個孝順的女兒,可是因為家里窮,沒有什么好的東西孝敬姥姥,所以每次去姥姥家,總是帶些攢的雞蛋。
姥姥年紀大了,身體不是太好,經常咳嗽。我媽聽別人說,吃煎雞蛋對治療咳嗽有幫助,所以每次去,都給姥姥煎雞蛋吃。
每當這個時候,我和姐姐別說吃了,光聞到煎雞蛋的香味,就已經饞得直流口水了。想像著煎雞蛋的美味,越想越覺得好吃,我和姐姐一致認為那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味。
有時候,姥姥實在不忍心,就偷偷給我們吃煎雞蛋。被我媽發現后,就會責怪我和姐姐。我記得我媽說,小孩子吃東西還早,以后有的是機會,雞蛋不多,先給姥姥吃。
我和姐姐當時小,不理解,以后就明白了。我媽何嘗不想讓我們也吃,只是因為太窮了,顧得了老的,就顧不了小的。
我媽經常給我們講她小時候的事。我媽之所以和我姥姥感情深,那是因為姥姥最疼我媽了。姥姥一共生了四個孩子,我有三個舅舅,我媽是姥姥唯一的,也是最小的女兒,姥姥自然是格外疼愛,甚至是有些溺愛。
那時候,姥姥家也很窮,吃了上頓沒下頓,姥姥每天都為吃飯的事發愁,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盡管如此,只要有一點稀罕的東西,姥姥總是留給我媽吃。家里的活,姥姥也舍不得讓我媽干,有時候我媽剛要幫姥姥干點活,小伙伴們就來喊我媽一起出去玩,于是我媽就一溜煙沒影了,玩起來就是一整天。以至于后來,我媽結婚了,一些家務活都不會做,是慢慢現學的。
盡管當時很窮,我媽仍然說,那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我能理解我媽對我姥姥的感情。
現在,每當我吃煎雞蛋時,總是想起小時候的情景。耳邊總是回響起我媽說的那句話:‘’小孩子吃東西還早,以后有的是機會,雞蛋不多,先給姥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