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地方/不曾有過風浪/每一道光都在遠方/跌跌撞撞/向著光亮那方/每一座城市都在生長/匆匆忙忙/沒人可以阻擋/每一段青春都迷茫/我們一樣該怎么堅強/
相信很多人也都跟我一樣,喜歡劉同的這本《誰的青春不迷茫》。同哥說,能鼓勵你的人,只有自己。同哥說,因為年輕,所以沒有選擇。只能試試。
最近在看劉同的勵志三部曲,與《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和《向著光亮那方》一起看。每當我說喜歡一個人或者一個人的作品的時候,那一定是那人的話或者文字說到我的心坎里去了(就是所說的共鳴)。
同哥說,《誰的青春不迷茫》是他20歲到30歲的成長日記,寫給自己看。但他的這種面對自我時的真實的剖析,與那么多的人產生共鳴真的一點也不奇怪。20歲的我們,未來的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而且,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你無法預料你的明天會是什么樣子。但可以預料到的是,如果你不主動去改變,便會被這世界吞噬,你若被這青春的迷茫打倒,就失去了機會,很難再爬起來。
年輕是資本,卻不是用來揮霍的。年輕的我們,青春靚麗、思維敏捷、頭腦清醒、身體健康,可是如果不懂得去利用這些資本,那也不過是廢品而已。
同哥說,《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主題是孤獨,可一個人待著待著就發現,和孤獨也能化敵為友。一個人來到這世上,注定還要一個人離開。這一生,你遇到的人,都曾陪你走過一程,但又都各自離開,出現在你生命里的那些人和事,都值得感恩。孤獨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連你都不認識你自己。
從懵懂的少年,逐漸褪去青澀,我想要認識這個世界,我想要認識我自己。我想要啄破蛋殼,睜開眼,去看看這世界的遼闊與豐富,我想成為我自己。
同哥說,《向著光亮那方》主題是光亮,是在茫茫黑暗中追逐希望,是和固有積習一刀兩斷。那些看似負面的關鍵詞(不被理解?無法轉彎?失去原則?從不相信?付出代價?抗拒告別?)假以時日,全是照亮人生的盞盞明燈。時過境遷,回頭再看,都會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成為大浪淘盡后的金沙,成為屬于你自己的一部分。向往未知的世界,想要去往未曾達到的地方。雖沒有人會一直陪著你,但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都不是一個人。我們都要變成更好的自己,所以一路奔跑。
誰的青春不迷茫,迷茫背后是光亮。
我今年20歲,大三,普通學校的普通二本專業,相貌平平,成績一般,至今依然在迷茫。我對未來依然沒有具體的概念,也不知道該如何整理當下的自己,更不知道該如何才能活出一個真實的、讓自己覺得舒服的自己。同哥的總這三本書被稱為勵志三部曲,我不知道是為什么,也不想知道。當然,我連書也還沒有完整讀完,沒有立場去評論什么。但我還是那么喜歡這個愛總結、愛思考的男青年。
他總是能夠一語道破我們在這青春年少的時節的奇怪而且荒誕的行為:或許人越年輕的時候,就越會想一些深刻的話題以證明自己的不淺薄吧。或許真的是吧。
年輕的,就做該做的事,別到老了后悔啊!你看到的都是大咖們明面上的光鮮,可是,你看到的有多光鮮,背后的付出就有多努力。大家都是普通人,看自己的選擇,或許多數也都是沒得選。
20歲的自己,最不應該說的,就是放棄,因為一切都還來得及!
成長的點滴,終將會化成一條河流,滋潤你的生命。心靈的那方凈土,也將隨著你的成長而不斷得到豐富。我愿意去學習同哥,做一個愛總結、愛思考的人,去努力成為自己世界的建造者。畢竟,能鼓勵你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