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好像來的比往年早,感覺薄外套穿了才沒幾天就要換上羽絨服了;冬日的慵懶將出去逛街的興致掃的蕩然無存,在屋子里轉了一圈還覺得不如在家裹著小毯子看看電視刷刷網頁,但有一件事情例外,那就是吃。熱愛騰騰的火鍋,飄著香的參雞湯,還有冒著熱氣的牛肉粉,這都可以成為風雨無阻出門的理由,愛吃的人比較快樂,這話不假,生著氣帶著淚呢,看到好吃的也頓時明媚起來了。味覺的滿足,從來都是一種幸福。
家里囤了各種各樣的火鍋底料,好吃又方便,燒鍋水,放幾勺火鍋底料,?把肉片,青菜,粉條扔進去,就是一個簡單的一人食;人多也不怕,每樣東西的份量遞增就好了,一群人圍在一起,騰起的熱氣模糊了我的眼鏡卻還能聽見你爽朗的笑,這種感覺,是一種溫暖的安心。
一群人叫著“先把東西都撈起來,撈起來,可以吃了,可以吃了; 我加點水再下些新的東西”,五六雙筷子齊齊在冒著泡的熱鍋里掃蕩,夾起自己愛吃的放碗里;樓主是個潔癖很嚴重的人,一群人吃一個碗里的菜總覺得很奇怪,但火鍋例外?,火鍋就是要邀著一群人一起吃才韻味的食物。自己夾自己愛吃的,蘸著蒜泥香油碟,滿口留香。蒜泥香油好像是絕配,單獨吃蒜泥沖的慌嘴里還有奇怪的留味,單獨蘸香油也膩得慌,但這兩種食材放一起居然調和出了獨特的美味,口齒溫潤留香,沒有一絲異味。
北方人好像喜歡吃麻醬碟,我也不是不喜歡,但總還是更偏愛香油的醇香,還好,這一點上,沒有甜咸豆腐腦般的爭議。
火鍋里最喜歡的是成都的牛油火鍋了,滿滿一盆紅油鍋端上來,還沒煮開就散開著濃厚的牛油香了,不膩的香,回味的醇。往里面扔大片的牛肚,裹滿辣椒的麻辣牛肉,黃喉,肥牛,肥羊,掌中寶,鴨腸等;牛肚一定要掌握好火候,七上八下的原理錯不了,一口咬下去帶著脆也帶著微微的韌,樓主最喜歡的口感是咬下去還有微微擦擦響的脆,這時候再來一口肥羊,香油包裹了熱度和鮮香,待咬下去才感覺肉的滋味在舌尖迸發出來,感覺每一個舌苔都像春天的新芽一樣充分舒展了開來,全是歡喜與幸福的味道。
掌中寶這時候也應該煮好了,扔進嘴里了嘴還在吹起試圖把它吹涼一點,咬下去感覺一口咬不到盡頭,越嚼越香,越香越嚼,這時候趕緊補一口剛倒出來的冰鎮的雪碧,還劇烈散發著二氧化碳的那種,二氧化碳的散發沖擊著口腔,冰鎮的口感中和了剛才的巨熱,一口咽下去,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般的酣暢淋漓。
這時候樓主還總會挑小料里的牛肉粒直接吃,這個習慣沒少被人笑,可是還是放不下這種穩重的口感,有一種剛才吃累了現在歇一歇的感覺,剛才的巨辣巨燙之后就需要這種咸咸的口感來平衡一下,最好再加點點香蔥粒在里面,要那種原料很細很嫩的香蔥,稍老的味道都嫌太沖了,只有那種很嫩的,有香蔥的味道卻還沒長成霸道的樣子的才最可愛,只有香,沒有沖,調在小料里配個味,卻也不搶主角的風頭,甘當配角。
牛油火鍋好像跟肉食才是絕配,吃蔬菜還是配番茄鍋來的比較好,做的最好的番茄鍋應該是加了很多番茄還加了很多番茄醬的,比例都精確計算過,吃過很多家,還是海底撈最對我的胃口,自己也買了海底撈的底料在家試過很多次,卻還是不一樣。金針菇和娃娃菜跟它都是絕配,這兩種食材都是越煮越好吃的,煮的軟爛浸著酸酸甜甜的湯汁,夾到口里先吸一吸湯汁,再來嚼食材也發現原本食材的味道也被完整保留下來了,清香甘甜,還帶著絲絲的韌勁,嚼在嘴里感覺鼻子里都是清香。
還有豆制品,豆筍和千張還有凍豆腐都是每次必點,凍豆腐煮透吹涼,放進口里,咬下去全是飛蹦出來的汁水,感覺整個口腔都在跳舞。豆筍可能還需要注意一下煮的時間,但千張和凍豆腐卻好似都是煮不爛且越煮越香的,因為太好照顧了便顯得不金貴,每次都是最開始就扔進去煮,想起來才撈一兩塊起來吃,正欲待夾另一筷子卻發現別的食材已經不能再煮了,所以每次即便偏愛也還是吃的少。閨蜜每次都笑,這真是人生啊,會來事的女人才金貴。我鼓著腮幫子正閉著眼嚼,睜眼卻發現她已經在笑,一副“你吃,你吃,吃飯的時候不跟你談人生”的寵溺。
酒足飯飽感覺全身都散發著對人生的熱情和憧憬,這時候的脾氣也特別好,對一切都特別看得開;媽媽總說沒有脾氣壞的人,只有肚子餓的人,這個道理不假,肚子餓的時候就容易覺得悲觀,覺得很多事情沒有意義,胃里面那種暖暖的感覺呀,真是蔓延到心里激起心底的快樂與純真,一切都還有希望,一切都來得及,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