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結束后有家長問:父母一定是根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管溫飽,沒時間管教育。《讓孩子成才的秘密》中,寂靜法師告訴了答案。“我沒有孩子,卻可以告訴別人孩子怎么教;我沒有結過婚,卻可以告訴別人夫妻怎么相處。我是怎樣懂得這些道理的呢?有一個結論就是:知識和形式是專用的,智慧和境界是通用的。一切都是通的。現象是不同的、變化的,但其中的道理和規律是相通的,我再向這些方面的專家請教、學習,再加上自己的觀察、思考、總結,就知道一些這樣的問的答案了。”父母是不是呢能從中間找到了原因和答案?
父母教育孩子有有形和無形兩種。林院長說他總是很忙,沒有很多的時間去陪著孩子,但孩子們能感受到父親的愛。有形的陪伴著孩子,一定要是高質量的陪伴,是有互動和智慧的陪伴。無形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到了親情就在身旁,在心里溫暖。
儒家也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的是遇到困難和挫折,或者人際關系處理的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平時的做法卻往往與圣人背道而馳,有了問題不是反省自己而是找外在的,別人的原因。
當下的家長以忙為借口,愿意花錢在昂貴的電子產品,花時間做無謂的人際關系,卻沒有時間去學習做優秀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認為是件簡單的事情,等孩子大點了,就埋怨孩子難教,社會風氣不好,從來都沒有從自己做起,在自己的言行中找原因,找答案。在家庭教育中,一個焦慮不安的媽媽,加一個缺位的爸爸,培養了失控的孩子!
父母回歸家庭,靜下心來去觀察孩子,給予孩子溫柔而堅持的愛。教育從來都不缺少方法,缺的就是堅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