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習第三周,每天都有收獲,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以及“君子泰而不驕,小人嬌而不泰”。
以下是具體的學習內容:
1.知足才能長樂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茍合矣。’少有,曰:‘茍完矣。’富有,曰:‘茍美矣。’”
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譯文:
孔子說:“魯國的政事和衛國的政事,就像兄弟之間的事一樣。”
孔子談到衛國的公子荊,說:“他善于治理家政。當他剛開始有財物時,便說:‘差不多夠了。’當稍微多起來時,就說:‘將要足夠了。’當財物到了富有時候,就說:‘真是太完美了。’”
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為他駕車子。孔子說:“人口真是眾多啊!”冉有說:“人口已經是如此眾多了,又該再做什么呢?”孔子說:“使他們富裕起來。”冉有說:“已經富裕了,還該怎么做?”孔子說:“教育他們。”
我的體會:衛公子荊對物質的追求很很有節制,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這一點很佩服也很向往,這樣的感覺來源于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時也感覺很快樂,反而現在物質條件好了,人反而變得不容易開心快樂。
最近一次比較深的體會就是大學時跟室友偶爾組織打一次邊爐,吃的都是普通的菜和肉,但是每個人都吃的特別滿足,幸福感爆棚,而現在條件好了無論再好的菜色和食材,再也吃不出那種滿足感了。
所以,自己開始階段性吃輕食,偶爾讓自己餓一下肚子,每次嘗試后再吃飯,會發現吃什么都很香。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做欲望的主人,學會適當為生活做減法,適當的放棄一些物欲生活會更輕松更滿足。
2.欲速則不達,要給自己一點時間
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譯文:
孔子說:“假如有人用我主持國家政事,一年之內就可以見到成效了,三年便能成效顯著。”
孔子說:“‘善人治理國家一百年,也就能夠消滅殘暴行為和虐殺現象了。’ 這句話說得真對啊!”
孔子說:“如果有王者興起,也一定要在三十年之后才能推行仁政。”
我的體會:還記得上大學時有很多所謂的“興趣愛好”,彈吉他,上跆拳道,上校外職業規劃課等等,但是沒有一個是堅持半年以上的,為什么?因為心急,做什么事都希望能馬上出成果,學一段時間后發現要不斷重復很枯燥無聊,而且看不到什么成果,最后都放棄了,這就是欲速則不達,沒能給自己時間重復練習。
畢業以后工作這些年沉下心學習和投入工作,才慢慢有體會到成功從不會一蹴而就,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努力,成功才會如期而至。
3.欲速則不達:平心定氣,則萬事通透。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
葉公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讓近處的人快樂滿意,使遠處的人聞風歸附。”
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長官,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貪圖小利。急于求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小利則辦不成大事。”
我的體會: 在做銷售的這些年,多數成交的客戶都是大客戶,這些客戶都是自己主動開發出來的。但是開發這個過程特別的枯燥,得到的反饋不僅少而且很慢。如果心里太急,關注小利一味把時間花在大量終端客戶身上,不停重復做事,成長的速度會很難,而且最終的收獲必定不會太大。
把精力放到大客戶的開發上,雖然周期長,不過一旦成交一個客戶,延遲滿足的幸福感會成為自己下一次更大進步的墊腳石。
4.君子不會被時代拋棄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譯文: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父親偷了別人的羊,他便出來告發。” 孔子說:“我家鄉正直的人與這里不一樣:父子中有一方犯了事,父親會替兒子隱瞞,兒子會替父親隱瞞,這才是正直吧。”
樊遲問什么是仁。孔子說:“平時的生活起居要端莊恭敬,辦事情的時候嚴肅認真,對待他人要忠誠。就是去邊遠的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廢棄這些原則的。”
我的體會: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我個人是贊同這樣的說法的,從人性出發,父子情深,不忍看到父親/子女因錯受罰,大概率的做大事會替其隱瞞,實在瞞不住再共同面對。如果“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為了顯示自己正直而將父/子推出去任人指責,大概率父子之間的感情是有問題的。
5.言必行,行必果,做一個靠譜的人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譯文: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稱得上是‘士’呢?” 孔子說:“能用羞恥之心約束自己的行為,出使不辜負君主的委托,這就可以稱作‘士’了。” 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樣的?” 孔子說:“宗族的人稱贊他孝順,鄉里的人稱贊他友愛。” 子貢說:“請問再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樣的?” 孔子說:“說話一定要誠信,做事一定要堅定果斷,這雖是耿直固執的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說:“現在那些執政的人怎么樣?” 孔子說:“唉!不過是一幫器量狹小的家伙,算得了什么呢!”
我的體會:用萬維鋼老師的話說,士獨立而自信,總在提升自己。士有三種境界:
最高的一級是stakeholder,即士是某項事業的利益攸關方,對事情有決定權,事情越大,責任就越大。
中間一級是player。這種人不一定能管別人的事,但是對自己的命運有掌控感,拒絕接受別人的安排,喜歡琢磨規則,總在嘗試是否有其他方法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最低的一級是informed citizen, 就是所謂的“明白人”。即使必須要接受某個局面,但是心里最起碼是清楚這一切是怎么一回事。
從某些方面來說,我可以算是士的中間一級player, 我對自己的命運掌控感還算強,不喜歡別人給我安排的,總在嘗試各種能讓自己和所做事情更好的方法。
6.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你缺的不是成功,是恒心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子曰:“不占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找不到行為合乎中庸的人而和他們交往,一定只能和勇于向前及潔身自好的人交往!勇于向前的人努力進取,潔身自好的人不會去做壞事!激進的人勇于進取,耿介的人不做壞事。”
孔子說:“南方人有句話:‘人如果沒有恒心,就不可以做巫醫。’ 這話說得好哇!”《周易》說:“有想做的事卻沒有恒心來堅持,這是有可能招致侮辱的。” 孔子又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叫沒有恒心的人不要占卦罷了。”
我的體會:這兩年給自己主動加了一個標簽:做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這個過程是我這余下的人生值得堅持去做的事情。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挑戰,比如忙碌的工作,耗費精力陪伴孩子和家人,等等,但是這些不該成為自己不學習不成長的理由,如果某段時間沒這么做,不應該是客觀原因,僅僅這是因為自己不想學不想進步,僅此而已。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譯文:?
孔子說:“君子追求與人和諧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與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處。”
子貢問道:“鄉里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還不行。”“鄉里人都厭惡他,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還不行。最好是鄉里的好人都喜歡他,鄉里的壞人都厭惡他。”
我的體會:大到國家層面,比如中國56個民族和睦相處,一國兩制,小到公司,最好的人員架構是老中青都有,知人善任等,這些都提現了君子和而不同,尊重多元化,在發展中求和,這真的是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8.君子易事而難悅:升職加薪≠請客送禮.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譯文:?
孔子說:“在君子手下做事情很容易,但要取得他的歡心卻很難。不用正當的方式去討他的歡喜,他是不會喜歡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時候,能按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務。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難,但要想討好他卻很容易。用不正當的方式去討好他,他也會很高興;但在用人的時候,卻是要百般挑剔、求全責備的。”
孔子說:“君子安詳坦然而不驕矜凌人,小人驕矜凌人卻不安詳坦然。”
我的體會: 作為下屬一度也嘗試通過幫領導做事討好領導,但是這樣做后發現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能得到一丁點特殊對待。所以不如自己踏實做事,通過不斷學習取得進步,更容易得到領導的賞識。
9.不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譯文:?
孔子說:“剛強、堅毅、質樸、慎言。具備了這四種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
子路問道:“怎樣才可以稱為士呢?” 孔子說:“能和兄弟與朋友互相幫助、督促,還能和睦相處,就可以叫作士了。朋友之間要互相勉勵督促,兄弟之間要和睦相處。”
我的體會:為了不讓我一個人太孤單,到青春期14歲時媽媽生了妹妹,因為年齡相差太大,我跟妹妹的關系一直像是母女關系,很難做到真正的姐妹情深。當她還小的時候,相處的過程中會忍不住對她高要求,總會忘記她其實只是一個小孩子,很多事情不懂還需要學習和閱歷,而當她大一些后又總把她當孩子,不愿信任她。
這樣的結果就是小時候還好,她依戀我,但是當妹妹處于青春期以后能遠離我盡量遠離我,不愿再聽我的嘮叨和大道理。
自此我自己也做了深刻的反思,慢慢試著把妹妹當成自己的朋友,給予最起碼的尊重和自由,只在她需要時出現,這樣我們的關系開始慢慢緩和,她也愿意跟我說一下她的學習和生活。
10.好員工都是培養出來的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譯文:
孔子說:“善人教導訓練百姓七年時間,就可以叫他們去作戰了。”
孔子說:“讓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去作戰,這是拋棄他們,讓他們去送死。”
我的體會:目前只帶過有經驗的新人,而且還是半路接手的,這個過程中始終覺得不如新人帶起來稱手,因為他有自己的做事方法,前期的培訓也不清楚到底學了什么內容。
所以,最近在面試新人的時候開始思考是不是要用應屆畢業生,只要學習能力強,自己做好培訓規劃,上手應該也不會太慢。
11.做人不用那么使勁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譯文:
原憲問什么叫恥辱。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做官領俸祿;國家政治黑暗,也做官領俸祿,這就是恥辱。”原憲又問:“好勝、自夸、怨恨和貪婪這四種毛病都沒有,可以稱得上仁嗎?”孔子說:“可以說是難能可貴,至于是否是仁,我就不能斷定了。”
孔子說:“士人如果留戀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士人了。”
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言語正直,行為正直;國家政治黑暗,行為也要正直,但言語應謙遜謹慎。”
我的體會:在學習和提升自我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克制自己“克伐怨欲”的情況,但是越是刻意去約束自己,越容易動作變形,出現自我否認和反感的問題,特別是控制好勝這一點,常常有種壓抑自己的感覺。這種不斷提醒自己、反復克制自己的結果,往往是用力過猛,失去自己的本真。
12.仁者必有勇:愛就是你的鎧甲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譯文:
孔子說:“有德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論,但有好言論的人不一定有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南宮適向孔子問道:“羿擅長射箭,奡善于水戰,都沒有得到善終。禹和稷親自耕作莊稼,卻得到了天下。”孔子沒有回答。南宮適退出去后,孔子說:“這個人是君子啊!這個人崇尚道德啊!”
我的體會:還記得剛畢業那會一個人跑到深圳去找工作,僅憑著一個見過一兩次面的老鄉介紹就去了一個貴州人開的公司做外貿銷售。
當天過去深圳確認好可以入職就馬上在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一個人12點還在街頭買生活用品,半夜一兩點打掃衛生,睡兩三個小時天亮了繼續去上班。
那個房間的位置和味道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一整層都是單間,專門租給附近富士康的工人,里邊多數都是男的,每次上下班經過長長的黑暗和臭味并存的走廊時,心里都揪得緊緊的,生怕后邊蹦出來一個男的。
不過也只是起初自己心里作用,在那里住了兩個月后感覺慢慢習慣也就沒什么了,但是經過那一兩個月的工作和生活,讓我真正體會到了走出象牙塔步入社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凡事只能靠自己,同時還不能讓父母擔心,只報喜不報憂。
也正是這段精力讓我做適應能力逐漸增強,不怕陌生環境,再難也能想到辦法活下去。
總結:?
慢慢的能體會到《論語》學習帶來的好處,不僅有利于修正自己的?為,樹?正確的價值觀,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緩解焦慮,保持?律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