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為《四歲男孩燒傷毀容想上幼兒園屢遭拒絕》的報道在網上引起熱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貝貝的四歲小朋友,家住溫州,兩年前因一場意外爆炸導致面部燒傷。
圖:貝貝和爸爸(來源于法制晚報)
貝貝的爸爸姓鄔,四川人,長期從事藥品銷售行業(yè),每個月的收入不到四千元。爆炸發(fā)生后,一家五口人(貝貝和兩個姐姐以及爸爸媽媽)全部失去知覺,醒來后,全部都躺在了醫(yī)院里。“
經過搶救,不到兩歲的貝貝活了下來,可是五官嚴重變形。自從燒傷后,貝貝的母親也辭去了工作,一門心思的照顧貝貝。
去年貝貝三歲了,本該上幼兒園的年級卻遲遲沒有入學。每次報名都被招滿為由拒絕了,直到有人告訴爸爸,是因為幼兒園覺得貝貝毀容,怕嚇到其他的小朋友。
多家教育機構表示愿意接受貝貝
有關貝貝的報道刊登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目前已經選定了入學的幼兒園。關于孩子的治療難題以及后續(xù)的學習,貝貝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比別人更加的艱辛。
話題:父母老師應該干涉孩子的交友嗎?
從古到今,長輩對于晚輩的教育就極為慎重,古有孟母三遷,今有虎爸虎媽,將孩子送進學校開始,孩子就已經算是出身了“小社會”了,而且環(huán)境和朋友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健康。
于是不少父母就擔心了: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無法明確分辨好壞、對錯、善惡。那么,父母是否應該引導孩子擇友?如何引導呢?
作為老師或者父母的你,會干涉孩子的“朋友圈”嗎?
U? ?| ? 有你 · 有我 · 有他
童??| ? 童心 · 童年 · 童伴
行??| ? ?心 ? · ?行走 · 踐行
帶著愛,接納孩子的天性
帶著尊重,點燃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帶著崇敬,滋養(yǎng)人們的心靈
帶著感恩,綻放內在的自由
來U童行
讓我們陪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