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綜合征又稱舌痛癥,常表現為口腔黏膜的燒灼樣疼痛,伴有口干舌燥和味覺障礙,可能與更年期、口腔不良習慣和修復體、缺乏鋅元素、精神等因素有關。
1、更年期:多數女性在絕經期前后,會出現口腔黏膜的角化程度下降、抵抗外界刺激能力降低等情況,從而容易誘發灼口綜合征;
2、口腔不良習慣和修復體:如咬頰、夜間磨牙等不良習慣,以及被牙結石、殘根、殘冠、口腔填充材料成分等局部刺激后,均有可能會損害口腔黏膜或者導致過敏情況出現;
3、缺乏鋅元素:可能會引起口腔上皮以及唾液成分的改變,持續缺乏時甚至會導致口腔黏膜萎縮。當攝入辛辣食物后會刺激舌部,導致舌部感覺燒灼和麻木;
4、精神因素:處于抑郁、焦慮等狀態下的患者可能會不自主咬唇,長期發生這種動作可能會導致口腔黏膜受損,從而誘發灼口綜合征。
張大夫口腔疾病在發作期建議不要吃發物,如:蝦、蟹、魚、羊肉、牛肉等,忌食辛辣、煙、酒、油炸、熏烤食品,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飲食宜清淡,適當使用各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B、C、E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少熬夜,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中醫認為,“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舌的各部位分屬不同臟腑,并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變。手少陰心經之別系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厥陰肝經絡舌本,足少陰腎經循喉夾舌本,足太陽膀胱經之經筋結于舌本,故各臟腑火熱之邪,均可上攻舌絡而致舌痛。所以,中藥治療不同辨證來治療本病,療效滿意。
灼口綜合癥,在中醫上來講屬于舌痛癥范疇,中醫方面中醫文獻中記載有“舌痛”癥,但常與舌的其他癥狀,如舌破、舌腫、舌疔、舌瘡、舌絳等一起描述及論證,談的也是廣義的舌痛。狹義的舌痛屬于中醫“舌痛”范疇,“神農清口湯”認為,多因年老肝腎虧虛,氣血運行澀滯,脈絡受阻;或因情志不暢,郁而化火,肝火上擾;或因體弱多病,氣血虛弱,無以濡養舌之筋脈而發生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