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4她發朋友圈:
當你有了新的信仰,新的關系,新的知識,新的觀念體系,新的對待自我的方式的時候,再看看那些關于自己父母的深深的遺憾,你會發現它們已在你身后,而你的目光早就投向了更遠的遠方。(轉)
他沒有回應。
11:31她發朋友圈:
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無法脫離自己,除非我們能完全接納自己。然后改變就幾乎不知不覺發生了。
我們對他人的大多數話語的第一反應是迅速做出評價或判斷,而不是去理解它。
如果我讓自己去真正地理解他人,那么這種理解可能會改變我。我們所有人都害怕改變。所以,允許自己理解某一個體、帶著同感完全深入到其話語中并非易事。
我發現能夠允許自己理解他人是非常有價值的。
(卡爾羅杰斯)
他沒有回應。
15:08她發朋友圈:
個體的分離性,每一個體都享有以自己的方式運用經驗并發現其中意義的權利——它正是生命最無價的潛力之一。
當我試圖傾聽自己以及正在發生的內在經驗時,我越是試圖將這種傾聽的態度擴展到他人,我越是對生活的復雜性充滿崇敬之情。于是我變得越來越不急于得出結論,設定目標,改變他人,操縱并推動他們朝著我所希望的方向改變。我更滿足于僅僅是成為我自己并使他人也成為他自己。
我的經驗中自相矛盾之處就在于,我越是僅僅想在生活的所有復雜性中成為我自己,越是想理解和接納真實自我和真實他人,那么似乎就帶動了越多的改變。這是非常自相矛盾的——當我們每個人想成為他自己時,那么他就會發現不僅他自己在改變,與他相關的人們同樣也在改變。
(卡爾羅杰斯)
[呲牙]卡爾羅杰斯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反而驚喜,這些話我很能理解并非常認同。不過,當初第一次看宗薩的書也是這種感覺啊[偷笑]以后還很難說,說不定哪個觀點無法接受,我就又看不下去了[調皮]
16:25他回復:[暈]
16:36她回復:感覺心理學偏實用一些,佛學太高深莫測[偷笑]
15:37她發朋友圈:
我發現當自己相信了某種內在的非理性感覺時,就在行動中發現了智慧。
我傾向于認為這些不清晰的想法或者直覺會指引我到達重要領域。我認為這就是相信我的全部經驗,過去我對它心存懷疑,但其實它比我的智力更高明。
雖然我會聽取并考慮他人的評價,但它們永遠不會左右我。
我必須一次次地反復驗證,在成為自我的過程中發現和接近真相。
圣經或預言,弗洛伊德或科學研究,上帝的啟示或人類都沒有我自己的直接經驗重要。
研究就是持續地、訓練有素地努力從主觀經驗的現象中尋找意義和秩序。這是正當合理的,因為將世界視為有序令人感到滿足,而且當人們理解了自然界的有序關系后就會隨之出現有用的結果。
(卡爾羅杰斯)
他沒有回應。
17:34她發朋友圈:
我們每個人身上最個人化最獨特的東西可能就是與他人進行最深層談話的要素,如果它被分享或表達出來的話。它使我認識到藝術家和詩人都是勇于表達自身獨特性的人。
最個人化的也是最普遍化的。
我感到個體被理解和接納得越充分,他就越趨向于擺脫自己在生活中曾經遇到的錯誤,越趨向于選擇向前的方向。
最佳生活狀態是一種流動的、變化的、其中任何事物都非固定不變的過程。
我發現當自己能讓經驗載著我朝著似乎在前進的方向、朝著我模模糊糊意識到的方向流動時,我處在了最佳狀態。
當我隨著錯綜復雜的經驗溪流漂浮時,當我試圖理解其不斷改變的復雜性時,顯而易見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固定不變的。當我能夠處于這種過程中時,我很清楚不存在封閉的信仰系統,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體系。
我相信,現在很清楚的是,為何沒有一種哲學、信仰或規則體系讓我可以鼓勵或說服他人去堅持。我只能依據我對自身經驗的當前意義的解釋來生活,并且允許他人有自由去發展其自身內在的自由,以及他們對其自身經驗有意義的解釋。
(卡爾羅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