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輝同學
圖/來自網絡
《大學里應該知道的事情:學習篇(上)》產生了較好的反響,后來有簡友向我反應,文章還不夠全面。例如沒有涉及到學習方法之類的,我也意識到這一點。于是根據我的學習經驗和想法寫下了這篇作為補充。以供大家參考和閱讀。
上篇,我已經講了,學習是大學里的重中之重。除了上篇所談到的幾大要點外,還可以從這以下4個方面考慮,以便提升學習能力,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1.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讀大學了,我們不再像高中那樣純粹的背誦理論知識;到了外地讀書,父母不再身邊叮囑;計劃和安排多了更多的自由;有足夠多的課外時間用來學習。
我記得到大學的第一個星期,就有學姐對我說:“學弟,一定要逃課啊,不然你會死在課堂上?!甭牭竭@句話,覺得有些危言聳聽。怎么?不逃課,就會死在課堂里啊?我不信,后來我很少逃課,不是一樣活得好好的。如果有學姐或者學長,向你傳授有關逃課“聰明經驗”,你只能當做參考,謹慎踐行。
在大學的校園里,大家都心知肚明,逃課現象已司空見慣。根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各高校平均逃課率達到20%左右。基礎課程達到了25%左右,至于哲學等公共課程高達50%。這一現象,讓高校的老師以及整個教育界擔憂。
有人說,逃課是為了自主學習。當然了,有一些人逃課是用來學習的??墒?,在我幾年的觀察之中,很多學生逃課無非就是睡覺、打游戲,或者看泡沫劇。
我有一個學長對我說,他們創立了一個教派,叫做:回籠教(回寢室睡覺),這讓我很無語。
高校的教育制度、課程安排固然有其弊端,很多人以此為由,大肆渲染“逃課論”,但我是不提倡逃課。為什么呢?
第一、大學的知識重在廣。每一門課程能幫助你擴寬知識視角,學校的安排多多少少也有他的理由的,沒有哪一門課程是沒有價值的。
第二、大學是課外時間本來很多,不在于逃那么一節課來彌補所謂的“時間不足”。
當然了,如果萬一聽不下去,自己絲毫不感興趣,聽課像是坐牢,而你自己也有所追求(這里的追求不是睡覺、打游戲等浪費時間的活動),那么可以選擇性的逃課。把逃課的時間去做那些事情,要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放任自流”。
我們所熟悉的沈從文、汪曾祺這一文化師徒大師,他們在校期間,不約而同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逃課”,他們不同于我上面所講的學長們的逃課,兩位大師是去查閱喜愛的圖書,領路各地的風土人情,搞文化研究,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開闊自己的眼界,而不是窩在寢室睡覺做美夢、沉溺于游戲等。
利用時間,來做提升自己,而不是浪費時間,荒蕪自己。這是自主學習的核心思想。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吧,做一個會自主學習的人。
2.培養你的興趣。
上面講到了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建立在興趣和目標之上的。所以,大學里培養興趣和樹立目標至關重要。我們接下來談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軌虬l掘追求者身上的潛能,洋溢夢想的激情。大家都知道,如果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就會積極投入,以至于孜孜不倦、廢寢忘食。
海明威整日站著寫作,都不會覺得疲倦,終究寫成震驚文壇的名著《老人與?!?;歌德以60載的時間創作了《浮士德》……他們都在為自己的興趣而奔跑,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在大學期間要試著培養興趣,我們該怎樣培養呢?
第一,反觀你的經驗。我們都成年了,走過了人生的一段路程,有了一定的閱歷。以往的事情,都要學會反思?;貞浺郧白约涸谀男┓矫姘l揮的很好或者做得很棒。
例如,你高中有一個寫作夢,由于被高考“沖突”了,一直擱淺在心頭。那么,在大學里你就可以拿出來,重新點起寫作的火苗。
第二,結合你本身的興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并為之努力和付出。也許,你在興趣上所取的成就,在別人看來還不夠強大,但是它足以讓你動心,支撐你繼續前行。那么,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在興趣上做到認真,發揮它的最大作用。
例如,你喜歡攝影,拍得照片沒有別人那么好,你不要灰心,你有足夠多的時間和潛力來趕超別人;我喜歡詩歌五年,也零碎寫過一些詩篇,我知道和大詩人無法相比,但是一路走來,還是慢慢進步了。
第三,嘗試著培養興趣。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在培養一個興趣之前,你的心理要處于一種開放的狀態,也就是說,你不要帶著排斥、自傲自滿的情緒,而是保持接受、謙虛學習的態度。我以前不太喜歡寫情感小說,自從進入簡書以后,我就開始有興趣了,也在嘗試著寫。如果我排斥它,那么我無緣情感小說了。
當然了,在興趣上有幾點值得提醒。
一、興趣愛好要正面。你不能把抽煙、酗酒、打架等消極之事,作為自己的興趣。那樣的興趣,害人又害己,要堅決杜絕。
二、興趣應該跟學習同步。你的興趣不能耽誤學習時間,有些學生喜歡攝影,于是連專業攝影課都不聽了;有些中文系學生想提高寫作水平,于是整日想寫宏偉大作,寫作課也不去聽了……這樣都會得不償失,你的興趣應與學習之間互相促進,共同吸引,而不是彼此分離,互相排斥。
三、堅持興趣廣泛和專注的原則??梢远嗌婕耙恍╊I域,盡量使自己的興趣廣泛。那樣更能讓你體驗到生活的豐富,培養綜合思維,提高全面素質。
廣泛之外,要記得專注。你得有自己最喜愛的興趣,并為之奮斗。理應把大把時間放在這興趣上面,那樣你才更有競爭力,而不是自己看似什么都會做,其實什么也做不了。
結合兩者是不矛盾的,就像以前我講的“精讀與泛讀”的閱讀方法,“泛泛之交和至交”的交友原則,只要協調好時間就可以了,你自己好好去安排。
四、興趣要考慮你未來的事業。你的興趣最好對未來的事業有所幫助,因為生活不只需有興趣激發下的理想,還需經濟支撐下的面包。如果能將興趣和經濟妥善協調好,那么無疑是幸福的人生。
我喜歡寫作,我以后大有可能會成為一名老師。寫作有利于上課時講解的發揮,老師這職業空余時間多,也適合寫作,再加上我喜歡和學生打交道。所以現在我的寫作,能讓以后的事業,朝著很好的方向發展。
3.掌握學習的技巧、方法。
這是一個講究效率的時代,學習上更該如此。學習技巧的掌握,需要善于總結。托爾斯泰說:“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每一個人都應該在自己學習成長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的學習方法。
魯迅總結出了抄書、背書、跳讀、博覽等九種方法。你也應該有自己的。雖然每一個人的學習方法不太一樣,但是在某些方面可以共通的。
第一,學會做筆記。做筆記是課堂上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一本教材,只要做上了筆記才更能凸現它的價值。教材是濃縮的要點,而筆記就是拓展有關要點的知識。有很多學生很愛“干凈”,一本書一學期下來,還是干干凈凈的,這樣會讓人覺得沒有讀書。至于做筆記的方法,往后會為大家詳細介紹,在此就不多講,敬請關注。
第二,咨詢和交流。和同學的交流,能夠學習他們的方法;和學長學姐交流,借鑒他們的學習經驗;和老師交流,提升自己的認識;和專家交流,能在某個領域更深入了解。
第三,有自己的目標。目標和興趣一樣,能夠激發我們內心的潛能。樹立一個目標,我們就有了方向,就有了更大的動力,它能幫自己盡快獲得知識,盡快找準人生的軌道。大一,你想看哪些書?四年以后,你想從事什么職業?十年之后,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第四,利用好學習資源。剛才我講到了的咨詢和交流,其實這就是在利用資源之一。另外很重要還有:
1.利用好電腦。網絡資源相當豐富,你可以攝入想要的知識。你的電腦決不能膚淺的停留在看視頻、打游戲的范圍。
2.善于利用圖書館。圖書館的書很豐富,可以看想看的書,接觸學科前沿,博覽各學科的知識,積累豐富的資料。你的視野也決不能停留在教材的范圍。
4.提前做好準備。
在大學里,很多人的現狀就是得過且過,很是迷茫。這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準備,沒有目標。還有很多學生,只有到大三或畢業之際,才想起該讀的書沒有讀完,該考的證沒有考,該學習的知識沒有學……
早做打算,提前準備,可以使你的學習目標更加的明確。例如你想以后考取老師,那就盡快的了解相關的信息。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教師資格證需要考試及格才能拿到(師范類的學生也要去注意,具體是從上面時候開始,自己去弄清楚。)另外,已經是教師了的,也要五年一次的審核。于是你知道,教師不再是鐵飯碗了,也不是想進就能進的行業了。如果想拿證,進入這個行業,就應該提前備考,做相關方面習題,例如《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并且規劃在某時刻把它們都過了。當然,要及時的關注相關領域的信息和政策。
面對未來的競爭,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做準備。你考研為好,做其他方面也好。提前,就意味著你先行一步,你就離成功更近一步。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都是空閑時間造成的。當別人在打游戲、睡覺、或者沉迷于泡沫劇時,你在學習提升自己,于是你就朝著理想更近一步了。那個時候,也是你超越別人最好的時機。
早做準備吧,不要以為時間還很多,也不要等到大四才碌碌無為。人生如白駒過隙,大學四年也一晃而過。走過大學,我們就面臨就業。社會的競爭很是激烈,你是否提前做好“作戰”的準備了呢?
這是我用心寫的學習篇(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參考。愿你在大學里獲得想要的東西,學到應有的知識,掌握相關的技巧,提升自己的素質,做無悔的大學生,做會學習的大人。我們一起加油!讓青春綻放美麗的火花。
如果對你有啟發、有用或者喜歡,點顆紅心鼓勵下,或者關注下我,給我動力。我是小輝,期待和您分享更多的原創作品。有關學習方面,以后還會陸續創作,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