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去世了,留下了張大娘,本來張大娘和張大爺相濡以沫,日子倒不覺得孤單,這忽然張大爺走了,張大娘每一天都掰著指頭數天數,煎熬得很。
張大娘是個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和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的人一樣沒有多大本事,也沒有多少值得眷戀的喜事。唯一驕傲的是,她省吃儉用培養出來三個有出息的兒子,大兒子考了公務員官至科級,二兒子成了省城響當當的企業家,小兒子在縣城里的一家中學教書,他們在村里都是人們茶余飯后討論的風云人物。
張大娘的大兒子、二兒子在西安買了房、小兒子也定居在了山陽縣城,個個有了小家庭,日子都過得不錯。
怕張大娘一個人悶出病來,三個兒子就勸張大娘和自己一起住。
老大說,我們家孩子大了,家里就我和慧英,小區也清凈,你就住我們家吧。
老二怕老婆,看著老大當著眾人面表達孝義,自己也坐不住了,忙朝老婆使了一個眼色。老二媳婦是個聰明人,忙走到婆婆身邊說,娘我們又買了一套房,已經裝修好了,你搬過來吧。你放心,不遠的,離我們的房子就50米遠,我和桂榮早就想把你接到身邊來盡盡孝心,你還是來我們家吧。
老三說,娘你住我們家,樓層不高,夏天不熱冬天不冷的,縣城離家近想回去就回去了。
張大娘看著三個兒子說,孩子們你們的心意我領了,娘的身體結實著呢,還能顧得了自個兒,就不拖累你們了。我自己種種菜、串串門,你們閑了回來看看我就行了。
張大爺的喪禮一過,房子就空蕩蕩、冷清清了,只要一閑下來就會想起老頭子。為了讓自己忙起來,張大娘決定繼續種地。
三個兒子聽說張大娘要種地,都不同意,都快七十歲的人還折騰啥??蓮埓竽飯桃庖N,說城里的菜農藥、化肥太多了,吃著不健康,多種點果蔬孩子們回來了也好帶點出去。還說,干不動活也就吃不動飯,吃不動飯肯定活不長。兒子們沒有辦法,只好囑咐鄰居多關照點她,勸她別太辛苦。
左鄰右舍看了張大娘孤零零地下地又孤零零地回來,就建議她養只小動物,貓或者狗。
親戚將一只病懨懨的狗送到張大娘家來,瘦瘦小小的,渾身的毛黑不溜秋,眼睛大而無神,一開始還有點怕人。張大娘一見它,眼神里充滿了慈愛,他給小黑狗起了一個名字“黑子”。
張大娘心善,一開始就用牛奶、雞蛋喂小黑狗,時間一天天過去,小黑狗越來越精神,不到三個月不僅毛發黝黑透亮,還胖了一圈。
張大娘在地里忙碌,黑子在一旁玩耍;張大娘回來,黑子就緊緊跟在后面;開飯了,她吃什么,給黑子喂什么;張大娘除種地外,還養了很多雞,附近的貓多,到了夜晚黑子就有了大用處,貓只要一靠近它就裝出一副很兇的樣子汪汪大叫,貓從來不敢靠近。自從有了黑子,家里的老鼠似乎也少了,黑子像個護衛一樣守護在張大娘的身邊。
有了黑子,張大娘每天看起來都精精神神的。再加上地里的活兒很多,張大娘每日心里都很充實,漸漸從失去老伴兒的悲傷中走了出來。三個兒子見張大娘過得不錯,也都放心了,不再經常打電話回去,探望也沒那么頻繁了。張大娘老了,耳朵越來越不好,聯系三個兒子:“你什么時候回家?”,他們起初解釋一大堆,張大娘依舊熱忱地問“你什么時候回家?”幾次三番,他們都沒了耐心,吵吵嚷嚷地掛掉了電話。
隔幾天,院子里的石榴花開了,雞仔也破殼而出了,張大娘想告訴兒子這個好消息,電話接通后第一句話仍舊是:“你什么時候回家?”
大兒子說:“忙”。
打給二兒子,二兒子說:“在開會。”
發給小兒子,小兒子說:“在備課?!?/p>
她只好嘆口氣,默默地掛掉了電話。
張大娘和兒子們的聯系越來越少,偶爾的偶爾,會絮絮叨叨地說上幾句:“蘋果熟了,梨熟了,豆角熟了,雞又下了好多蛋,回來帶點出去吃吧!”
一晃,三年過去了,自從那個春節一別,三個兒子再也沒有接到張大娘的電話。
一個月以后的一天早晨,鄰居老王頭剛睡醒,就聽見窗外傳來一陣汪汪汪的叫聲,起初他還以為是村子里來了只野狗,沒有理會。又過了一會兒,只聽門鎖叮叮咣咣地響了起來,伴隨的是一陣更洪亮而急切的狗叫聲。老王頭開門一看,只見是張大娘的黑子,以為是它餓了過來找吃的,掰了半塊兒饃扔在了地上,沒想到黑子并沒有興趣,撲過去咬住老王的褲腳。
老王頭嚇了一跳,以為黑子瘋了要咬人,準備把他送回去。門半閉著,推開,喊了幾聲“王姐”都沒有人回應,于是三步并作兩步地走進里屋,只見張大娘斜斜地躺在房子中央,用手去試,已沒了氣息,胸膛倒還是熱的。他嚇壞了,趕緊打電話給她的三個兒子:“你媽不行了,趕緊回來吧!”
原來張大娘早在兩年前就查出來癌癥,她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就不斷打電話催促著兒子們回來,想多看孩子們幾眼,想多和孩子們說幾句話。
大兒子顧不得悲傷,趕緊讓兩個弟弟準備壽衣,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弟兄三個給張大娘辦了一場很隆重的喪禮。
七天之后,張大娘入土為安。燒了紙,放了鞭炮、化了靈、親戚朋友相繼散去,眾人紛紛離開。誰也沒留意,那只叫黑子的狗還守在墳頭。
按照當地習俗,人去世后的四十九天,孝子們還要到墳上祭拜的,意味著向亡靈道別。弟兄和親友們三來到墳前,遠遠地,就看見一條瘦骨嶙峋的黑狗躺在墳前的一棵榕樹下,氣息微弱,眼角的淚未干。
原來自從張大娘去世,誰也沒空管黑子的,它這些天一口東西都沒吃。臨走時,老大提議把黑子帶到省城里,好好喂喂,雖然他不喜歡狗,但看在母親的份上,他不能將它活活餓死。
這只黑色的一生都沒出過遠門的田園犬就這樣被老大帶進了西安豪華的小洋房里。給它弄了肉、饃、狗糧,它都不吃,黑子看起來總是熱淚盈眶。
看到黑子悶悶不樂,老家的李嬸剛好出來辦事,老大就托她帶回去養了。
幾天后,有人在張大娘的墳頭又看見了黑子,它早已尸身冰涼。村人聽說了這事,紛紛感慨:“養兒養女又有什么用呢,還不如養一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