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 ? ?世界之大,陸有七洲,水有四洋,唯地球之表而已。時間之長,史不過萬年,人不過百歲,彈指一揮罷了。
? ? ?有史以來,人類繁衍至今,膚分四色,國近兩百,民族數千,人口竟有70億之巨。衣食之外,學習交友,旅行娛樂,科學藝術,聲色犬馬,小邦縱橫,大國攻伐,皆無止境。故比之昔時,一日所耗,不可計數。
? ? ?資源有限,欲壑難填。以有限侍無限,終不可圓滿。故人生須知 “舍、得”,大勢必向 “合、和”。
? ? ?和合生財。天下雖大,土地終有貧富;人口雖多,技藝各有千秋。獨木難成林,眾木爭水土。唯各展其長,互通有無,天下方可安和。既而,合則共贏,分則雙輸,故有家國,其勢不可當。金錢者,萬物之中介。其借勢而生,可換萬物,故人人想賺。
? ? ?羅馬雖遠,道路萬千。古今中外,財富者,有盡之礦產,恒久之土地,不息之人口而已。
? ? ?礦產有盡,故弱者以財富換之,強者以刀劍奪之,智者以計謀取之。土地恒久,萬物生長所依,不盡財富之本;然其難轉移,故須以生命守之。人口不息,雖是無盡之富,其質卻又有高下之別。萬眾一心,人盡其才,則移山填海;烏合之眾,爾虞我詐,則不擊自潰矣。故人心須以信念聚之。
? ? ?此三者,皆可換金錢。
? ? ?然,以礦賺錢,需輔之以智勇;故中東、澳非之流,僅附庸耳。以地賺錢,需輔之以地廣民勤,故沙俄、印度之屬,守寶山而待斃耳。以人賺錢,需輔之以向心文化;故歐洲民主眾國,欲圖復興,唯合并一途。
? ? ?故欲賺其錢,先聚其人。能馭此術者,古有漢唐,近有美蘇,必為雄霸。故金幣之側,必有盛世強邦。
《二》
? ? ?國之如此,家、業亦然。
? ? ?一國之內,百業紛爭,資金流動,逐利耳。然百業亦環環相依,其勢如海,雖有起伏,放眼千里,便知其平矣。故業無優劣,優劣者,時也,勢也。金錢如水。錢利百業而不爭,故他物莫能與之爭。金錢無害,害者,人也。
? ? ?然一業之利,終有盡頭,故多元之道,乃擴張之必然。一家之產,難悅天下,故壟斷成奪利之必然。業業欲擴張,則難合;家家圖壟斷,則難和。和合不得,則難久長。欲圖大業,必先樹德。德生信,信生利,而利可久。
? ? ?利勢向均,天道酬勤,地道籌新。故,有賺一時之錢者,有賺一世之錢者,有賺百代之錢者。
? ? ?一時之錢者,礦產也,權位也,際遇也。故得意莫忘形,失意莫自卑。一時之成敗,時也,勢也,個人之功豈非末節?
? ? ?一世之錢者,土地也,學識也,品德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今世之人,多長于知而短于行,疲于奔命而懶于修身,愚乎?
? ? ?百代之錢者,樹人也,家風也,立言也。夫無盡之資,唯人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富一時,際遇也;富三代,家風也;百代之富,可思而不可求。以一言而澤備萬民,圣人之為。既已為圣,則金錢如器物,如糞土,何須賺錢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