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字都是練出來的,誰都想讓自己的文字被更多的人接受,甚至崇拜。可是,沒有人知道,每一個暢銷作家的背后經過多少的廢搞,才能寫出一篇讓世人接受的文章。沒有那個作家一開始就會寫千古流芳的文字,沒有哪個自媒體作者寫一篇文章就能閱讀量十萬+。
我們都知道,成功離不開一點一滴的積累,最好的積累,就是練習。
今天看了句子訓練的教程,順便就練練手吧。
今天,練習的主題是如何寫風起。
風聲還未至,樹葉早已微微顫動起來,覺不到一絲風的氣息,不聞風聲,便知風起。
一雙巧手,溫柔的修剪著低垂的柳樹,時而變換姿勢,時而靜止不動,悄悄地來,悄悄的去,不帶來片云,也不帶走絲綠。
窗外的樹葉,突然簌簌的作響,偶爾幾片葉敲打著窗戶上的玻璃,還以為比他你在我女人敲,開窗一看,風已經大了,夾雜著小雨點,拍打窗戶的節奏,好聽極了。
春風,從不遠處走來,像極了剛出浴的亭亭美女,嬌娜的身姿,吹過面龐,絲滑柔順,輕柔的從身邊走過,留下點點芬芳,怡然清爽,不愿她離去,怕是夏天的烈風,燒灼著自己內心的煩躁。
風呼呼的吹著,猶如一個大大咧咧的女漢子,呼嘯而過,走過還不忘留下唾沫星子,淋濕了衣衫,好久沒下雨了,這場雨來的太是時候了,地里的莊稼都要渴的喘不過氣來了,這下終于可以痛快的喝幾口甘霖,秋天到了,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湖面,靜悄悄的,像一面鏡子,映射著岸邊的數,和樹上的鳥兒,偶爾啄一下羽毛,像是照鏡子的女人,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好去跟心愛的情郎見面。忽的一陣風來,樹枝不停地搖晃,鳥兒像是受到驚嚇一樣,也不顧是否美貌,四散逃竄去了,湖面起了一陣漣漪,細小的波浪,折彎了樹干,像是蚯蚓,時而又像彈簧螺旋,悠悠的蕩來蕩去,看的眼睛直暈。七月的天,就是這樣,上一分鐘還風平浪靜,說不定哪個下一分鐘就會狂風驟雨,雨水被風吹的幾乎成了三十度的角,才落到水面,噼里啪啦的,聲音穿入耳中都不減分貝,更別說雨點砸著樹葉的聲音了。啪的一聲,狂風吹斷了樹干,落入湖中心,蕩起的水花,也分不清是雨滴,還是水花了。岸邊的我,躲在車里不敢出去,任憑雨刮拼命的掃水,也還是看不清車窗外的情況,清凈的心,也開始激蕩了。
大自然的聲音,永遠都無法描繪的那么真實,無論怎么寫,有時候都會覺得少了一點什么,就算身臨其中,日日相見,寫出來的味道,仍然差那么一點純真。
喜歡大自然的聲音,尤其是風聲,喜歡大自然給我們創造的一切景象,就算稍有不和諧,那仍舊是我們文字工作者最親愛的朋友。寫作者,無非就是寫情與寫景,景可以襯托出任何的心情。
自古借景抒情都是文人墨客最愛的表達方式,他們給我們留下太多經典的詩句,那些經典之所以經久不衰,正是他們一遍一遍的把對凌景物的描寫練到了極致。
沒有一個文人,不會寫景就會好寫情的,情和景本身就是文字最本真的體現,它們以文字作為載體再現在我們的眼前。
文字功底如果稍差,我們讀上去就會覺得枯燥乏味,品一杯咖啡,它本身很苦,可是如果放一塊方糖,就會成了最珍貴的飲品。而這方糖就像我們文字描寫的技法,賦予文字生命力,那樣文字就鮮活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了。
我不會寫文章,但我會努力練習,終有一天我的文字,也會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