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生發(fā),一切都生機勃勃的時候,三月初上映了溫暖人心的電影——《一條狗的使命》,而我也無意中,在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
一開頭,電影便拋出了“活著為了什么”、“人生有什么意義”、“活著有什么使命”這樣深重的話題,匪夷所思地是,這出自一條正在思考問題的狗,讓我哂笑不已。當然,整部影片的基調(diào)就是如此,嗯,來自狗的自述,它講述了小狗貝利歷經(jīng)四世輪回重生,與最初主人伊森的寵物情緣。
1.橄欖球童和撩妹利器金毛
最開始,小狗出生在垃圾堆旁,與流浪狗媽媽和兄弟們一起玩耍,很快被執(zhí)法部門捉住,然后結(jié)束了短暫的一生,雖然生前快樂無憂,生命卻戛然而止……
當然,這時候它重生了,重生在一家寵物養(yǎng)殖基地,逃離了籠子卻被兩個賭徒抓住,馬上就要被轉(zhuǎn)賣的時候,主人伊森跟媽媽發(fā)現(xiàn)了在暴曬車內(nèi)的小狗貝利。
還是孩子的伊森把它帶回了家,跟媽媽一起努力,懇求爸爸,收留貝利。
“誰喂它吃飯?”“我?!?/b>
“誰給它洗澡?”“我?!?/b>
在院子里聽到爸媽在爭吵的伊森很不安,跟貝利決定好了,如果爸爸不同意,他們將一起離開,尋找第二個家……好像在我們八九歲的年紀時,好像也曾經(jīng)這么想過“如果……我就……”
結(jié)果,爸爸跟伊森說:“你有了一只狗?!?/p>
于是,小狗貝利陪伴小主人伊森一起長大,他們形影不離,一起玩耍,一起睡覺,也一起鬧出許多有趣的笑話。生活一起在繼續(xù),即便爸爸工作不順意,即便家里發(fā)生許多事情,即便歲月如梭,小伊森長成了翩翩少年郎,他們一直在一起。更甚,貝利為伊森找到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友……
電影的這個梗蠻感人的,青蔥歲月,賞心悅目的戀情,肆意玩樂的“三人行”(當然,貝利在其中有著不容置喙的調(diào)和作用),無憂無慮的年紀,直到伊森因為火災(zāi)腿部受傷,幸福戛然而止……
伊森毆打了嘲笑他爸爸的同學,而他報復性的在他家里放了個鞭炮,卻意外引發(fā)火災(zāi),在火光中,貝利叫醒了伊森與媽媽,伊森最后跳下來的時候,被燃燒的木梁砸中了右腿,而他剛在前不久,獲得了四年免學費的橄欖球獎學金。
整部電影輕快溫馨而又搞笑的節(jié)奏在這里有了一個很大的起伏。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伏筆,當然更是電影《一條狗的使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命。
伊森受傷后,選擇就讀農(nóng)業(yè)大學,選擇跟女友漢娜分手,選擇獨自一人出發(fā)。他再也不是那個意氣風發(fā),肆意灑脫的翩翩少年郎伊森了。
一次無意的口角,一次沖動的揮拳,一個沉重的打擊,往往毀的是,一個人的一輩子。我們并沒有隨意揮霍人生的資格,因為生命加注在我們身上的使命感那么的強烈。一切都是那么該死的巧合,一切都是那么無助的悲哀,伊森在這一刻并沒有勇于直上,他選擇了后退,甚至退掉了他這輩子所有的希望。我很為他可惜,真心的。
當然,電影終歸是電影,它具有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偶爾為了人們能引發(fā)思索,讓我想了這么多,估計就是它的目的。
最后,貝利慢慢地在等待伊森、思念伊森的守望中,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
2.警犬黑貝
再次醒來,貝利成為了威風凜凜的警犬,它忠于職守,在關(guān)鍵時刻總能起到關(guān)鍵作用,與警察主人出生入死,陪伴主人度過了無數(shù)個寂靜孤獨的夜晚。最后死于槍傷,為了救它的警察主人,跟持槍歹徒進行了一場生死搏斗。讓我數(shù)次哽咽的是,它的主人在意識到即將失去勇敢的貝利時,那種無望、悲痛、心傷,眼淚慢慢聚集,漫過眼眶的那一刻,仿佛你感同身受……
3.萌寵柯基
不出意外,貝利又重生了,這次它來到了宅女的地盤,做了女主人形影不離的小跟班,在公園里看上了一條兇猛的狗,順便幫女主人捕獲了一枚男主人,牽線搭橋,紅娘技能滿點,做了一輩子萌寵小狗,最后它說:這輩子我過得很幸福。
4.重回伊森身邊的忠犬圣伯納
不錯,歷經(jīng)三世輪回了,貝利也將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及整部電影的使命了。
可惜,這輩子貝利被收養(yǎng)后一直拴在院子里,日曬雨淋,炎夏寒冬度過了漫長的前半生,后來女主人含淚叮囑男友,你一定要幫它找一個好主人,對嗎?
其實我蠻觸動的,寵物即便是寵物,雖然它只是一條狗,可它也是大自然孕育而成的生命,與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卻沒辦法決定自己的一生,無論是圈養(yǎng)如斯,還是像個朋友一樣一起成長,完全看它跟著的主人,對它有著怎樣的念想,這太令人悲哀,尤其是它即使臟兮兮的,卻總是保持著守望的姿態(tài),挺拔而優(yōu)雅,從無怨言。
男主人把它扔在了馬路上,它成了流浪狗,在無意中他聞到了熟悉的味道,那是屬于漢娜的,原來他遇到的是漢娜的女兒。它回到了之前在伊森老家的地方,然后奔跑向記憶中的方向:風,草,樹,還有一只像馬的狗……
順理成章的,它見到了老年版的伊森,并回到了他的身旁。
伊森一生未娶,漢娜前夫去世后獨自養(yǎng)大了女兒,在貝利的牽線搭橋下,他們終于在一起了。
在我看來,伊森是可悲的,可他又是幸運的,而他的幸運在于,他養(yǎng)了一條通靈的好狗,貝利跨越萬千重阻,回到了伊森身邊,并且為他又搭上了昔日的戀人漢娜,于是他們才可再續(xù)前緣。
雖然電影有電影的表現(xiàn)手法,可我非常反感討厭伊森的種種做法,即便他年少時帥氣得讓人無法把控自己,恨不得撲到他,可惜,受挫時拒絕了所有人的善意,推開了愿與他共患難的愛人,憤世嫉俗,即便分開的幾十年里他沒有一天不再后悔,可他并沒有做任何事情來彌補自己內(nèi)心的后悔。明知道某些事是錯的還要去做,某些事是對的卻隨波逐流不去努力,在我看來這是愚蠢而不可原諒的。
貝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電影也就結(jié)束了。愛狗的人真心在愛狗,不愛狗的人就不會對此部電影投入著迷,我蠻愛狗的,所以會被電影里面的場景觸動內(nèi)心,因而由此感發(fā)。貝利歷經(jīng)四世,分別成為金毛、黑貝、柯基、圣伯納,品種都不同,可一樣呆萌。
觀影后,我跟梁先生商議,以后有機會也養(yǎng)一只高智商高顏值的狗狗吧,他同意了,說:把兒子養(yǎng)到七八歲,然后把小狗交給他就好了……⊙﹏⊙b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