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尊重
為什么要學會尊重這個好像比較容易回答,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估計就沒有那么容易了,怎么在平常做到尊重就更難了。
知易行難,在“尊重”這個問題上,更何況我們其實未備真知真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尊重這個話題。
1
尊重首先要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礎上。從人性角度,一般情況下,對于長者或位高權重或比自己更優秀更富足之人,我們容易產生尊重。
這里面有一個問題比較嚴重,那就是當我們選擇尊重這個“禮”或行為或心態時,我們心中放了一個天秤,要把尊重的對象放在與自己比較這個天秤上稱一下——重則敬之,輕則慢之。
一說起某某是有來頭的,是德高望重的,是富甲一方的,自然而然就肅然起敬;一聽說某某沒有背景,年少無知,貧困僚倒,很自然就起“不如我”嘛之心。
后者不值得提倡,前者也未必是發自內心真的尊重,是否有攀緣附會之心在其中呢?這里需要看看我們的初發心。
尊重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平等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無論其高低貴賤,一視同仁,既不向上攀緣,亦不輕視不如自己者。這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特別要學會向下給予尊重,這會讓世界變得更友好。
2
尊重要學會彼此了解,讓自己的心給對方一個位置。無論生活還是工作,無論家庭還是職場,我們總是希望別人了解我們尊重我們。
有時候為了讓別人了解和尊重我們自己,往往我們容易積極主動去爭取發言表現的機會,并把自己最優秀最亮麗的一面展現在他人面前,想用“您看,我多優秀,我多棒,我有什么,我干過什么,我干成過什么…”去獲得他人的認可。
這沒有什么不對,我們是這樣想的,別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比耸巧鐣缘膭游?,都有社交需求,都有成就被認同的需求,都有渴望被了解被尊重被愛的需求。
尊重要學會去了解,學會用耳朵去傾聽,用心去體會,去共情。
3
尊重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學會關照到對方的心,讓對方做選擇而不是代替對方做決定。
我們太容易掉進我認為,我想要的模式陷阱之中,很難關照到被尊重人的心。有時候會打著“我是為您好”的旗幟,干著“傷害您的心”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仗著自己年齡大,學歷高,經歷多,自以為“吃過的鹽比別人吃過的飯多,走過的橋比別人走過的路多”就開始代入感很強幫助孩子、幫助家人、幫助同事、幫助他人做自己認為該怎么做的決定。
這個決定本身可能是對的,但是在程序上我們未征求對方,更別說是啟發對方來做自己想做的選擇。
“我贊同您的決定,但我不贊同您沒有跟我商量就做了決定?!?/p>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尊重需要程序尊重,程序不對,沒有充分征求關聯方意見那不叫尊重,那叫自以為是。
4
尊重要從心出發,要有恭敬感恩之心。尊重不是相上的尊重,尊重也不是法上的尊重,尊重是心上的尊重。
有一位智者說過一句話,“什么是價值觀,就是當遇到事的時候,您內心中起的第一個念頭,做的第一個選擇。”生命中無數這個念頭和選擇的集合,決定您會采取的行為,并最終決定你的命運。
這就是為何說尊重要從“心”出發,要真心誠意的發自內心的尊重,我們才會把對方放在放在心上,去思考、去理解、去恭敬。
萬法唯心,有心用心的去尊重,尊重自然能走心!謝謝您用心的閱讀和分享!
止善先鋒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