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原始的大自然(散文詩)
羅金海/文/攝影
山泉東入海,蜂蝶繞繁枝。
落葉人何去,空巢露幾聲。
擊敲寒夜磬,盈繞一仙云。
世界輕塵抹,道門自然人!
? ? ? ? ? 我喜歡大自然,特別是最為原始的自然森林,它有一種讓人欲說還休,而又深深迷戀的碧綠情懷之美。只要走進郁蔥蔥的大自然,它總會讓我的眼前煥然一新,仿佛找到了生命存在的一種歸屬感;只要走進大大小小的叢林深處,它讓我暢游生命無限的美好,存在就是生命最遐意的美,無論是花開,還是結果,都是大地、天空、陽光、雨水所賦予的,成長就是生命仁美仁愛的享受。只要登上每一座山頭,它總讓我一覽無盡,天南西北,每一個方位不同,風景就不同,所以美的定義完全在靜生靜長的靈魂世界,一任的游走,一任的生根發芽;我的世界唯有大自然世界,大自然世界獨為我的人生世界。看,那云兒的飄蕩,從來不曾停留,我的歲月同樣不曾停留,接受大自然的綠意盎然,但同樣要接受大自然的蕭蕭木落,走過了春與夏,同樣會走過秋與冬,一切都在自然唯美的主宰之中。自然世界就是生命的真實,人的精神在自然統籌范圍,是一種有效的機制,作為靈魂思想為主觀世界的人,每時刻每刻在大自然交替與變幻中的。人的品性高尚與純潔完全來源于人的靈魂生長真知,是脫離一切低級趣味而存在的,莊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自然統籌意義上來說是人的靈魂與自然獨有的相通性,與天地日月周轉息息相關性!
? ? ? ? ?我們一家走進最原始的大山深處,路還是一條泥坑坑洼洼的路,有沙子、有土、有大小不一的各種巖石,一條通往深山峽谷的神秘通道。山峰的匍匐怪巖格外的顯眼,就連巖壁上生長的各種樹木,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強大與旺盛,一切都是不可復制的模樣,存在就是生命一種獨特的方式。在汽車沒有發明之前,古人的出行工具者是借助于各種動物,如古時候皇帝常用的是馬和馬車,這是非常好的交通工具,無論是人騎在上面,還是坐在馬車中間,都是神采亦亦,一路狂奔,好不痛快。在古代,“路是靠人的雙腳走出來的。”這時路旁一個老人家正挑著一些食物往回走,先生上前跟老人家攀談,三十年前先生曾經來過的地方,對當地人非常熟悉,我聽老人家說:“今年八十四歲了。”“您真不錯,身體健好!”先生跟老人家在一旁有說有笑。我真配服老人家有一個強壯的體魄,只見他不快不慢,面對著兩旁巍峨的山峰,聽著路旁清澈小溪“嘩、嘩”的流水聲,一步一步往前面行走。老人家獨是一輩子生活在大山里,一輩子走在走大山里,不問路途的遙遠,不計路途的辛苦,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大山里忙碌了一輩子,方是最原始的自然人,所以他日日的辛勤勞動換來的是身心健美和健壯!“山在我眼里,我一眼四季都望著它;泉水在我家里,我一年四季都喝著它。”老人家就是天地間最樸素的人,不計生命財產的多與少,不計生命的得與失;而是換取一輩子的身心健康,一輩子的生命存在真實感;換來年頭到年尾果實豐收,夠一家人衣足食暖。正當我們在一旁拍最純潔的瀑布水花,回過頭來,只見老人家已走出了一里路,我跟孩子說:“快,爺爺走了,趕緊追上去。”孩子二話沒說,撒起腿就跑,幾分鐘就追上了老爺爺,這是一種人要追求的執著精神,讓正能量彼此間相互傳遞著……我從小生在山村,知道身為一個山里人的苦,老人家一輩子勤儉節約為了兒孫,我從袋子里拿出面包,示意孩子拿給爺爺吃,讓孩子懂得尊敬老人,愛護老人的重要教育思想。
? ? ? ? ? ?十幾里路程,老爺爺走得很快,孩子毫不含糊的跟在老爺爺后面,這樣靠雙腿長時間的走路能培養孩子的毅力,是一種不依靠任何力量的獨立精神,也是人持之以恒的耐力。隨著山谷越來越深,鳥兒的歡唱越來越響亮,它們的歡唱打破寧靜的大自然,畫眉鳥的成雙成對好不熱鬧;花叢中一只飛來飛去的小蜜蜂正忙碌著,“這是秋天里最美的一片花香,”小蜜蜂“嗡嗡”飛在花叢中,獨是對大自然原始美的奉養。“看,一輪仙霧在輕盈的飛舞著。”山尖頭上的抽霧一陣又一陣盤旋著,似是繚繞輕漫,又似是盤旋跌舞,生命有形的美,完全在這五運六氣之道的感應上,它就是名副其實的“氣”體之交,屬于天地間無形的能。《素問·六微旨大論》提出"氣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曰:何謂氣交?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 "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這就是大自然生命命脈之門的運轉,是一種萬能之道的“氣”體在循環,合乎于天地日月的有形變化,合乎宇宙空間的無形之道。"正月二月,天氣始言,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選自《素問·診要經終論》,所以大自然的氣體運行是與人的生命節奏氣體的韻律息息相關的,人的軀體與整個思想靈魂始終是與大自然循壞相盈合,相關通,這就是莊子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宗旨境界,達到生命無形力量的遁化之道,從而真正領悟自然門之神!
? ? ? ? ? ?越往深山,人煙稀少,一樁木樓結構式的房子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先生決定前往看看,從房子后走進去,迎接我們的是一只純品的大白狗和兩只花貓。只見主人家正在忙,先生上前打招呼,男主人忙給我們搬來木椅子。往屋前一坐,讓我感覺整個身心從未有過的舒適,門前“嘩嘩”流動的純清山泉水就是飲用水,前面有一朵朵紫色浪漫的花開,還有各種各樣的綠色植被,一時間我沉浸在這華實的秋景里,不由自主的漫步在花海的世界里。這種深山林田園式的耕播真好,沒有一絲污染,是活到老,做到老的自然耕種,是衣足食暖的溫飽需求。臺階上,只見木箱邊上一只只蜜蜂進進出出,這讓我想起無比香甜的百花香蜂蜜,一口就能喝下整個大自然山水的美;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一只小小的蜂蜜終無怨無悔的為大自然進程和人類作出杰出的貢獻。人類在大自然生存生活,本身就是幸福模樣的完美歸至,不存在對地球各種資源的侵占;反而是資本家正在進行一場地球資源和非再生資源的開發與爭奪的浩劫,它正在威脅著全人類,發達經濟的背后,帶來的卻是整個人類生存危機始末。正在遐思中的我,耳邊響起了高中時候讀過的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的世界,就是自然的世界,任何時候是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生存,何來一生的功利名,恰恰是商品經濟發達下的人類精神自我枯萎;每個大城市看似的繁華至景,但實質上很多都是違背自然法則生存的方式方法。在古人的世界里,除了品德崇高外,唯有的是以一種文化精神的超脫存在。所以,人應該回歸最原始的自然生活方式,那里有各種花兒的香茗,讓人的心、肺、脾完全沉浸在百銘花香的清淅空間氣中;那里有清澈的山泉水花,讓人的身體在賦有生命的水分子里暢游;那里更有鳥兒的歌唱,一聲聲悠揚遠長,還生命世界的一次次自由來去;那里還有仙霧在山頭輕盈盤繞,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眼中停留的就是生命途經的每一個點。
? ? ? ? ? ? ?我們來到崎嶇的山上,各種植被的生長已覆蓋了整個山林,走在雜草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小鳥的窩巢,是準備來暖冬的,幾根干枯的蘆葦彎彎拆拆組成了一個圓形的窩,看上去非常漂亮,簡單明了。同樣棲息在這個世界里的人,特別是有錢的資本家已經到了極至的奢華地步,各種別墅、高樓大廈的建造有完沒完?人類越來越把自己關在筑起富麗堂皇的奢華世界,其實是在越來越失去成為自然人百般純樸的美好,獨能讓個體的精神完全變得虛偽與禿廢!繁華堂皇世界演譯的越來越是人類自我囚牢的生活劇本,更是人類自我膨脹的欲望體系,失去了作為自然世界獨有純樸的真實,越來越失去成為一個“人”奴駕的精神本領!一個窩,就是鳥兒的全部;一張床,無法代表人類的全部,人類除了制造各種物質資料外,更令人心痛的是不斷在掏空地球能源,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制造核武器。這就是人類的罪行,人類的共同命運體,它讓生機勃勃的地球毀于一旦。當今的人,當今的世界,在歷史車輪滾滾前進中,是沒有退路的;只有放下武器,重新回到談判桌上,維持全世界人類共同命運體的和平原則,還人類命運共同體生存空間的一個有效規生長機制,才能真正實現全人類共同繁榮。
? ? ? ? ?走了整整一天,我們誰也沒說累,相反我們在自然世界里得意忘形。最原始的大自然在大山深處,是動、植物生存的天堂世界,莊子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讓人回歸傳統的自然生活生存方式,不但要達到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更重要的是在大自然生長機制下,真正達到靈魂個體的唯美增長,道行天下,讓精神永不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23日晚于清風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