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林語堂的愛情是日久生情,那梁實秋的愛情就是一見鐘情了。
?1921年秋,梁實秋在書桌上看到“程季淑,安徽績溪人,年20歲,1921年7月13日寅時生”的字條,他知道父母為他物色了一門親事。當時像他一樣接受新型教育的年輕人是十分抵觸父母包辦婚姻的,可他卻對這個父母之命的未婚妻有著莫名的好感,想要去了解她。其實父母包辦婚姻如果對方彼此互不討厭,想要嘗試了解對方,或許會過得幸福。因為婚姻并不等同于愛情,婚姻需要雙方共同用心經營。如果不用心,曾經相愛的兩個人也會分道揚鑣。
?梁實秋十分迫切地想見到程季淑,打電話給對方,當對面那溫柔細膩的聲音傳入他的耳朵,他知道,有一點點動心了。
?后來兩個人進入了熱戀,北平(北京)所有優雅(高大上)的地方都有了他們的足跡。或許所謂的一見鐘情并非一眼就非你不可,而是第一眼覺得你被對方的特質深深吸引,后來的相互了解才會更加確定自己的選擇。
?再后來梁實秋出國留學,這將意味著兩人將有3年的離別。那時的中國正動蕩不安,3年的等待是有多大的決心啊,可能是雙方對彼此都有足夠的信心,在經過3年的漫長分別后二人結為佳偶。
? 程季淑在婚后儼然一位賢妻良母,悉心照料家庭。1937年,北平淪陷,為照顧老人夫妻二人不得再次分別,可這一別長達6年之久。再次相見的兩人看著彼此,滄桑的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痕跡,相擁而泣。自此,他們決定再不分開。
? 梁實秋每次回家都特別急,一次跨兩級臺階,每次回家都氣喘吁吁。因為他內心牽掛著自己的妻子,他知道他的愛妻也在牽掛著他。
? 就這樣他們相伴了幾十年。正當他們決定安度晚年,過兩年共慶金婚但是不幸降臨,夫婦倆購物的時候,程季淑被商場的梯子砸到搶救無效身亡。無疑,這對梁實秋的打擊是致命的,然而,在亡妻離世半年左右,梁實秋邂逅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并深深被對方想吸引,開始了自己的另一段幸福生活。
?有很多人質疑和批判梁實秋,覺得他對自己的發妻不過如此。可是活著的人除了保留對失去的愛人的想念,也需要人來陪伴。程季淑在另一個世界看到梁實秋可以安度晚年也會同樣欣慰。
?愛不是自私占有,而是對方安好就心滿意足。每個人都是對方生命中的一個過客,能陪彼此走過一段路程,這段路程我們彼此珍惜足矣。
后記 ? ?這里的故事來自民國文林的《細說民國大文人》,因為太喜歡林語堂和梁實秋了,就想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他們的愛情來抒發一下情緒。喜歡的可以去看看這本書,很好看。